他被稱為正德年間的“伴食宰相”,其實一肚子學問和善良

李東陽是明朝 內閣首輔,前期升遷緩慢,後在明孝宗和明武宗時期深受信任,去世之後得皇帝上諡號“文正”。

李東陽作為明朝內閣首輔,又有“伴食宰相”的稱號。“伴食宰相”自然不是什麼好稱號,之所以會有這麼一個稱號,據說是因為李東陽在太監劉瑾專權之時不僅無作為,而且還討好劉瑾。內心充滿激憤的文人對此十分不滿,因此作詩嘲諷,“伴食”的說法就源於這首詩。

他被稱為正德年間的“伴食宰相”,其實一肚子學問和善良

明孝宗去世之時,詔命李東陽和劉健、謝遷等三人為顧命,輔佐當時還年幼的正德帝。正德帝繼位的時候,還是個孩子,難免好奇貪玩。當時太監劉瑾,帶領其餘七名太監,討好逗趣正德帝,因此受到正德帝寵愛,這八名太監在後來有“宦官八虎”的叫法。

劉瑾是八虎之首,深受正德帝寵愛,一躍而上成為權宦。劉瑾憑藉皇帝的寵愛,大肆攬權,打壓正直反對他的大臣,權利越來越大。李東陽和劉健、謝遷等人對此無可奈何,時勢難為之下,共同上書請辭。

最開始的時候,皇帝是不恩准的,後來幾次之下,同意了劉健和謝遷的請辭,卻獨留下李東陽。李東陽對此十分惶恐,深知自己獨木難支,曾言:“臣等三人事同一體,而臣獨留,何以自容?不知何以為處。”其後又多次上書請辭,都未曾得到正德帝的恩准,反而被任命為宰相。

李東陽和劉瑾的關係,在於劉瑾十分欣賞他的文名,所以多次在皇帝面前說他的好話。李東陽於是依附劉瑾,據傳劉瑾於朝陽門外造玄真觀,東陽寫了碑文,極其稱頌劉瑾。後來張永揭發劉瑾罪行,朝廷下令逮捕劉瑾,此事提前洩密,當時人都認為是李東陽搞的鬼。

國子監一監生趁黑題詩於其門嘲諷他:“才名應與斗山齊,伴食中書日已西。回首湘江春已綠,鷓鴣啼罷子規啼。”此詩極具諷刺,後人根據“伴食中書日已西”一句,給李東陽取了一個“伴食宰相”的稱號。

他被稱為正德年間的“伴食宰相”,其實一肚子學問和善良

李東陽劇照

實際上這事兒李東陽還是挺悲劇的,對於一個愛重文名的人來說,自然不願意和劉瑾這樣一個奸宦混為一談。但是局勢難為,朝廷被劉瑾把控,想要請辭又得不到皇帝的恩准。同時期的老臣又都紛紛離朝,獨木難支,事情難為。除了避讓劉瑾,又能做些什麼呢?但也正是他的不作為,使得李東陽被後人唾棄。

李東陽之所以受到這樣一個誤解,是在於他和內閣大臣劉健、謝遷等人一同上書請辭,劉謝二人都辭官,唯有李東陽一人留在了朝上。於是此後朝臣對此大為不滿,就連他的門生和劉健、謝遷二人都認為李東陽是留戀內閣權利,因此未能辭職。

李東陽和劉健、謝遷都是明孝宗一手提拔上來的骨幹大臣,三人共同輔佐明孝宗,勵精圖治,促進了明朝的發展。明孝宗是一位十分勤政的皇帝,後來積勞而死,將大明的江山留給了自己的兒子正德帝。正德帝繼位的時候,年紀還小,於是李東陽和謝遷、劉健三人受命為顧命大臣,共同輔佐正德帝。

正德帝頑劣不羈,對政事毫無興趣,不重用李東陽、劉健、謝遷三位大臣,反而對自己幼時的玩伴劉瑾十分信任,最終造成了劉瑾的專權擅政。李東陽三人多次與劉瑾鬥爭,最後都是劉瑾憑藉皇帝的寵愛獲勝,在朝中的權利越來越大。

事不可為,李東陽和劉健、謝遷三人於是上書請辭。後來劉健、謝遷二人都得到皇帝的恩准,只有李東陽一個人被留下來。你說是李東陽貪戀權勢,還真不是這樣。要是看過李東陽年代大事的人可以知道,李東陽請求辭職的次數,不下十五次,曾經一年之內多次請辭,只不過皇帝不準們,一切成空。

他被稱為正德年間的“伴食宰相”,其實一肚子學問和善良

未曾與謝遷、劉健一起離朝,還真不是李東陽不想走,實際上就是皇帝不放人,所以這個鍋不應該讓李東陽來背。

還有人說,李東陽面對劉瑾的專權毫無作為,甚至於劉瑾勾結在一起。這兒說句公道話,不是他不作為,朝廷上謝劉二人還在的時候,拿劉瑾都沒辦法,如今兩人都走了,獨留李東陽一人,更不可能達到目的。李東陽唯有選擇保全自身,與劉瑾周旋,同時解救了不少被劉瑾殘害的忠直大臣。

尚寶司卿崔睿奉使冊封、湖廣副使姚祥赴任、工部郎中張瑋巡河,三人因乘轎超標,被劉瑾派遣的東廠特務發現。劉瑾對三人施以枷刑,想將人折磨死。還是李東陽求到皇帝那兒,說:“崔睿等三人曾有微薄之功。因自己不小心犯下重罪,遭此懲罰,今命在旦夕,實在值得同情。何況今已示懲戒了。望聖上稍釋威嚴,特加寬免。”三人才得以保全性命。

劉瑾後來作“奸黨榜”,將劉健、謝遷二人列入其中,想取二人性命,還是李東陽從中周旋,才讓劉瑾放下這個打算。

除了解救大臣,李東陽還與楊一清、楊廷和等與劉瑾站在對立面的大臣聯合。楊一清當初吧被劉瑾誣陷修築城牆浪費銀錢,差點丟了性命,還是李東陽為他說情。後來楊一清和張永聯合,共同鬥垮劉瑾,李東陽起的作用不小。所以單純以李東陽在劉瑾專權的時候,未曾離朝,就說他貪權而與劉瑾勾結,是十分魯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