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救不了華為,但這次華為沒有退路,必須迎難而上!

​生活中各種智慧裝置,都用得上晶片,然而臺積電不給華為代工晶片是在9月14號之後,也是受美國製約,臺積電才無法代工華為晶片,事實上,華為跟臺積電已經有很多年的合作,這一次臺積電的選擇,會導致關係回暖有困難。

中芯國際救不了華為,但這次華為沒有退路,必須迎難而上!

華為被摁住晶片的喉嚨,所以國人看向了中芯國際,但是中芯國際真的能幫助華為渡過難關嗎?單憑一箇中芯國際,救不了華為,也救不了中國晶片產業。

中國發展晶片產業,晚了荷蘭ASML20年左右,就好比上海微電子的光刻機,如今的上海微電子也只是28nm,而荷蘭ASML都到了7nm/5nm,差距就在這兒,我們不得不承認有差距,但是我們也不必灰心,現在已經有了自研的態度,光刻機這回事總會翻篇。

中芯國際救不了華為,但這次華為沒有退路,必須迎難而上!

而其實中芯國際一個公司,擔不起大任,單單中芯國際,哪能帶動中國晶片產業的發展?中芯國際的光刻機還是買來的,並沒有自己的光刻技術,而實際上中芯國際還有美企控股,這麼看來,中芯國際的確能做,只不過中芯國際的14nm技術,還只是高通驍龍660的技術,這還是兩年之前的晶片。

而且,把這份責任抗在中芯國際肩上,未免有些太重了,中芯國際只是一個代工企業,除了能用生產鏈代工,中芯國際還能做些什麼?仔細想想就會明白,華為如今需要的是國內整個晶片產業的整合以及幫助,中芯國際,期望不能太高。

中芯國際救不了華為,但這次華為沒有退路,必須迎難而上!

國內真正進入工業化不夠短短三四十年,各項科技領域都在追趕別的國家,各種都要爭取第一的話,未免太難,不過這也是必須要走的道路,不實現自研自產,很多時候就會受制於美國企業,所以這是需要我們一直堅持的道路。

晶片製造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做成的,在荷蘭ASML說給我們圖紙也造不出光刻機的時候,我們不應該義憤填膺,而是該砥礪前行,深刻認識到不足,厚積薄發,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的晶片行業,分為了晶片設計、製造、封裝三個分支的原因。

中芯國際救不了華為,但這次華為沒有退路,必須迎難而上!

晶片是科技產業運轉的核心,說晶片是目前中國需要突破的關鍵,一點不為過,如今的高階科技基本上都不可或缺晶片,以至於現在中國“芯”才會成為行業之痛的原因,如何破解晶片光刻機問題,是中芯國際目前的重中之重,但堅信,風雨後總會有彩虹出現。

未來中國對晶片的需求是海量的,不論是手機業務還是PC業務,甚至於更多智慧裝置,用得上晶片的地方都有需求,而中國把這一晶片問題解決之後,就能迎來春天,更何況現在步入了5G萬物互聯的時代,在華為5G的支援下,物聯網勢必成為近幾年一直熱門的話題。

中芯國際救不了華為,但這次華為沒有退路,必須迎難而上!

要是海外晶片供應鏈全斷供,那自然需要依賴國產自給自足,而中芯國際需要明白的是,缺的不是市場,中國市場這麼大,而是缺技術和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