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來敲門》:要有一顆追求幸福的心,並付出行動

摘要:

《幸福來敲門》:要有一顆追求幸福的心,並付出行動

《當幸福來敲門》是由加布里爾·穆奇諾執導,威爾·史密斯等主演的美國電影。影片取材真實故事,主角是美國黑人投資專家Chris Gardner。

克里斯·加德納(威爾·史密斯),生活在舊金山的黑人男青年,靠做推銷員養著老婆還有幼子。克里斯從沒覺得日子過得很幸福,當然也沒很痛苦,就跟美國千千萬普通男人一樣過著平淡的生活,直到有一天,一系列突如其來的變故才讓克里斯知道,原來平淡的日子有多珍貴。

首先,他丟了工作,公司裁員讓他丟了飯碗,妻子因忍受不了長期的貧困生活憤而出走,連六歲大的兒子(傑登·史密斯)也一同帶走。沒過多久,妻子又把兒子還給了克里斯,從此克里斯不僅要面對失業的困境,還要獨立撫養兒子克里斯從此遭遇了一連串重大打擊。沒過多久,克里斯因長期欠交房租被房東趕出家門,帶著兒子流落街頭。在接下的兩三年中,這對苦命父子的住所從紙皮箱搬到公共衛生間。克里斯堅強面對困境時刻打散工賺錢,同時也努力培養孩子樂觀面對困境的精神,父子倆日子雖苦,但還是能快樂生活。

一次,克里斯在停車場遇見一個開高階跑車的男人,克里斯問他做什麼工作才能過上這樣的生活,那男人告訴他自己是做股票經紀人的,克里斯從此就決定自己要做一個出色的股票經紀人,和兒子過上好日子。完全沒有股票知識的克里斯靠著毅力在華爾街一家股票公司當上學徒,頭腦靈活的他很快就掌握了股票市場的知識,隨後開上了自己的股票經紀公司,最後成為百萬富翁。

一路上克里斯經歷了不少挫折,但是年幼的兒子每次都能給予他最大的鼓勵,兩父子相互扶持最終完成了又一個美國夢。

影片背景:

影片描述美國80年代初期的事情,當時美國為里根執政時期,對外,仍在跟蘇聯搞冷戰,比較著名的,就是里根丟擲了星球大戰計劃。當時的美國社會,經歷了70年的經濟危機,美國經濟處於高通脹時期,失業率較高,為此,美國宏觀政策的重點從擴大有效需求轉向了反通脹,同時實施了由需求管理政策向供給管理政策的轉變,即由政府幹預經濟的凱恩斯信條轉向促進生產力增長,加快供給結構調整。其中有一條跟電影有關,就是建立為技術創新活動提供融資和激勵的金融體系,即金融立國,正是因為這樣,今天的華爾街才能掌控全球70%的金融資金。

主題:

《當幸福來敲門》具有很好的教育意義,主要是叫人怎樣在逆境中,積極面對困難,透過自己的努力獲得逆襲。我想這部片子給我們傳達的是:幸福是很平凡的,也是很難得到的。它包括了一個小人物為了自己的家庭幸福的拼搏,為了實現理想的努力,一點一點的往上爬,表現出社會中那些平凡的人在追求幸福的過程是很艱難的。但影片有很多感人的地方,它不是指單方面的幸福,也是人們渴望得到幸福,父愛,夢想,還有對幸福的渴望。

影片中突出主旨的橋段,列舉幾例

影片中有一次父子在籃球場打球的場景,孩子打籃球試了好多次都沒有投中,克里斯嬉笑說我打籃球的基因就不好,你也不會打好的,孩子沮喪,克里斯察覺到後立即激勵孩子說“別讓別人告訴你,你成不了才,即使是我也不行”,呼應主旨。

《幸福來敲門》:要有一顆追求幸福的心,並付出行動

2。 克里斯經常抱怨幼兒園門口的宣傳欄中“幸福”寫成了“辛福”,他有一顆追求幸福的心,有著對幸福的美好憧憬。他想不出來一個連“幸福”都寫不對的人,如何去擁有幸福。他也一次來激勵自己,努力賺錢,給孩子一個好的學習環境。

《幸福來敲門》:要有一顆追求幸福的心,並付出行動

《幸福來敲門》:要有一顆追求幸福的心,並付出行動

獲獎情況:

提名 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提名 第64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原創歌曲(電影類)

提名 第64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劇情片男主角(電影類)

背景音樂:

恰當的音樂

這部電影不同於美國其他的大片,靠慷慨激昂的配樂給人以聽覺衝擊。它的配樂在整部戲中都在烘托著劇情,感染者觀眾。

貫穿整部戲的音樂使用鋼琴演奏的猶如小夜曲一般柔和、舒緩。旋律優美、聲音婉轉,在故事的開頭,已經吸引了大批觀眾。都說好的開頭,是整部戲成功了一半,好的配樂開頭,給整部電影增光添彩。這部電影的配樂不是最好的,但毋庸置疑那些音樂在電影裡是最到位的。

在克里斯快樂的為生計奔波、勇敢地追求幸福時,影片採用的是歡快、跳躍的音樂

在克里斯路上奔跑的時候,影片採用的是急促的、緊張的音樂

在克里斯最窮困潦倒,他和兒子無家可歸,睡公廁、擠收容所時,影片採用的是憂傷的、低沉的音樂。

畫面:

在混亂中給人一種和諧感

影片開始時,先是某座海濱城市遠鏡頭,緊接著給的是舊金山市標誌性建築 大橋的一個遠鏡頭,再接著是某座大廈上面的美國國旗的長鏡頭,首先交代了故事發生地,把故事的發生地點框定在了美國的舊金山市。然後是幾個舊金山街頭的近鏡頭,都是一些正趕去上班的人們的。那些上班族們在街頭匆忙急促的腳步是相當混亂的,但想想那是在八十年代初的舊金山,那一切都顯得非常和諧。

《幸福來敲門》:要有一顆追求幸福的心,並付出行動

《幸福來敲門》:要有一顆追求幸福的心,並付出行動

細節方面的特寫鏡頭,除帶給觀眾真實感外,更多的給人對主人公遭遇的同情以及發自內心的感動。

克里斯在監獄中給琳達打電話時,特寫鏡頭中琳達的哽咽。由此可知,她的離開絕對不是貪慕虛榮背信棄義那麼功利,她已經在承受很多女人未必能承受的事情了。

《幸福來敲門》:要有一顆追求幸福的心,並付出行動

《幸福來敲門》:要有一顆追求幸福的心,並付出行動

父親躲在地鐵公共廁所內,兒子已在疲倦中熟睡,門外的人不停的拍打著緊鎖的房門。無奈的父親顯得膽怯又無所適從,想到自己淪落到如此境地,捂緊了兒子的耳朵,生怕門外的敲門聲吵醒孩子,也是在下意識地保護兒子免遭外界的傷害,而自己卻再也止不住悲傷的淚水。就這個特寫鏡頭,以及克里斯臉上掛著的淚珠,令人心酸,深度解析了克里斯處境的艱難和無奈。

《幸福來敲門》:要有一顆追求幸福的心,並付出行動

《幸福來敲門》:要有一顆追求幸福的心,並付出行動

《幸福來敲門》:要有一顆追求幸福的心,並付出行動

《幸福來敲門》:要有一顆追求幸福的心,並付出行動

剪輯特點:

流暢的剪輯,不緊不慢的節奏

開始畫面的剪輯切換,一直圍繞著白色的掃描器進行,從克里斯送孩子上學的鏡頭——送完孩子漸行漸遠的鏡頭——公車上等車的鏡頭-公車內抱著掃描器的鏡頭趕路的鏡頭——在醫院賣儀器的鏡頭,國面的切換以掃描器為線索,連貫了這一段的表現。剪輯很連貫,銜接也很恰當。

白色的恰當過度,從醫院裡面滿眼的白色——琳達工作的車間的白布——廠間白色的門出去——馬路上呼嘯而過的白色貨車,都是由白色的事物來銜接。而且這些地方的配樂節奏很快,旋律清脆,過度更加緊湊。

“淡”的方式剪輯,在影片當中,不僅僅用了一處用白色來過渡,很多地方都採用了這個方法,我認為只採用白色可能有一點單調,但是白色這種單色類顏色用來過度更加流暢,不存在“跳”的感覺。

攝像:

多鏡頭,多角度運用使場景更加真實、親切。

在影片中,克里斯走到證券大樓的時候,雖然和旁邊的行人處在同一時間,但是克里斯與周圍人的動作並不同步。這一類攝影方法並沒有使觀眾看得眼花繚亂,而是把觀眾的情緒和理智全部吸引到主人翁身上,於之同步。這樣的表現手法在影片的末尾也有出現,似乎起到了首尾呼應的效果。

《幸福來敲門》:要有一顆追求幸福的心,並付出行動

《幸福來敲門》:要有一顆追求幸福的心,並付出行動

畫面光的運用。在克里斯拿著簡歷去證券大樓的時候,陽光從側面照亮了克里斯和手裡的簡歷表,使他整個人顯得很有層次感。光線照射均勻,沒有大面積陰影。表現出克里斯充滿朝氣,高調的要吸引人的眼球,容易引起注意。

《幸福來敲門》:要有一顆追求幸福的心,並付出行動

在走向證券公司大門的路上,為了立體表現出人物的橫向運動,縱深運動,和垂直運動,畫面中克里斯先向右同時畫面中有一組人朝大門裡面運動,表現出縱深運動,然後克里斯的腳登階梯往上走,和周圍同樣上階梯,但是克里斯上樓梯的速度與他人不同,表現出垂直運動,在上了階梯後,鏡頭出現幾組平行行走的人,由於行走的速度不同,表現出豐富的橫向運動,而此時的鏡頭總是時不時有模糊的人略過,使得鏡頭更加的真實,立體。

《幸福來敲門》:要有一顆追求幸福的心,並付出行動

《幸福來敲門》:要有一顆追求幸福的心,並付出行動

在克里斯追嘻哈女的時候,運用的是一組搖鏡頭,來表現克里斯追一個拿走他掃描器的嘻哈女的慌張。在克里斯再次遇到那個偷他機器的嘻哈女時現實運用了追趕時的快剪,然後在克里斯追上車時,同樣也是運用了搖鏡頭,可以看清他追趕的全過程。

《幸福來敲門》:要有一顆追求幸福的心,並付出行動

《幸福來敲門》:要有一顆追求幸福的心,並付出行動

計程車逃單。剛開始克里斯往畫面的右邊跑,表現是積極的,感覺他看起來跑的很快,應該可能跑的掉。鏡頭用一些中景來表現他跑步的姿態,鏡頭從一邊切到了另一邊,從司機的角度看逃跑,這時候克里斯就變成往畫面左邊在跑,此時他又處於弱勢,跑步看起來很艱難。在地下鐵車站跑的時候,鏡頭一直用正面拍攝他跑的樣子,這樣就感覺克里斯跑步的速度減慢了,更覺的跑的艱難。過了收票口,鏡頭拍向側面,克里斯在向右跑,情形似乎又變得積極。但是鏡頭一轉,克里斯又向畫面的左邊跑,雖然趕上了地鐵逃掉了,但是結局還是消極的,他的掃描器卡在車門外,掉了,車也向畫面的左邊開去。這-一組鏡頭左右側面的切換,真的有種山重水覆,柳暗花明的感覺。

《幸福來敲門》:要有一顆追求幸福的心,並付出行動

《幸福來敲門》:要有一顆追求幸福的心,並付出行動

音畫蒙太奇:

音畫蒙太奇的自然運用。影片中,主人公克里斯生命中“搭公交”、“冒傻氣”等一系列的生活狀態,那是利用克里斯的畫外音和蒙太奇的剪輯手法表達出來的。在不同時間,描述了主人公不同的遭遇,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

文|小米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