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牛”的營業員

好“牛”的營業員

1988年9月3日,我在上海市第三百貨商店拍攝到一組該店營業員在工作時間勞動記錄鬆懈的現場抓拍照片(見題圖)。後來這組照片以《某知名百貨店營業員的眾生相》為題,先後在《勞動報》、《工人日報》等媒體發表。新聞刊出後,當時在上海的財貿系統引起很大反響,全系統還專門為此召開大會,舉一反三。

計劃經濟年代,流行“大鍋飯”一詞,它的意思是單位不論經營好壞,職工們的工作效率、勞動紀律如何,他們的平均工資、獎金一樣照發。上世紀80年的中後期,各個方面都在改革之中,唯有國有商企還處在大鍋飯階段,怠慢客戶、出工不出力等現象普遍,上班“嘎三胡”、“結絨線”、“隨便離崗”等現象見怪不怪。我清楚的記得,當年和女朋友逛百貨商店有一次多挑了幾件衣服,最後沒成交,被營業員調侃道:買不起麼,有啥多看頭,扎啥“臺型”,甩啥“浪頭”,弄得我在女友面前好生尷尬。難怪有人說,計劃經濟年代的營業員真牛!

多年前,我在網上曬了這些照片,留言眾多,特摘錄兩位的評論 ——- @舌甘言己的網友:“要感謝拍照片的人,讓他們更早意識到職業危機,好過一把年紀才失業的下崗工人。”@小澍終於聽懂有你的將來:以前店裡的人牛逼,因為他們是上帝。感謝改革開放政策和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還了我們消費者上帝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