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性資本董事總經理鄭燦:SaaS企業將助力中國傳統企業智慧化改造

線性資本董事總經理鄭燦:SaaS企業將助力中國傳統企業智慧化改造

2019(第9屆)天使及早期投資峰會於2019年11月20日在上海舉行,由上海市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會、全球創業週中國站組委會、上海市創業投資行業協會、創業接力科技金融集團主辦, Recruit聯合主辦。

企業服務投資話題板塊,組委會邀請到6位專注企業服務領域的一線投資人(Recruit中國投資副總裁王曄、盤古創富創始合夥人劉凱、梧桐樹資本創始合夥人童瑋亮、DCM合夥人趙磊、AA投資創始合夥人王浩澤、線性資本董事總經理鄭燦)圍繞“企業服務的早期投資方法論”展開討論。

線性資本董事總經理鄭燦:SaaS企業將助力中國傳統企業智慧化改造

以下為線性資本董事總經理鄭燦的分享實錄(有微調):

投資策略

線性資本是一家投數字智慧領域的早期基金,最大的特點是所有投資的同事都在技術領域做過很長時間,所以我們說自己是技術人建的一個基金,我們希望幫助中國最優秀的技術創業者創業。

線性資本14年9月成立,到現在三期五支基金,投了差不多70多家企業,典型的有做人工智慧晶片的地平線機器人,有做反欺詐領域的同盾科技,做使用者行為分析的神策資料等,我們都是他們最早的機構投資人。

投資方向,基本上15%-20%的精力放在基礎設施上,就是純技術領域的突破;但我們覺得大量的機會、更大的價值在新技術的產業落地中,在不同行業中創造價值,那是我們放剩下70%-80%精力的地方。

說到整個經濟形勢對投資策略的影響,總的來講,企業服務是一個長期過程,尤其在中國,要走很長的路。經濟形勢下降,很多企業開始考慮經濟化運營的問題,之前飛速增長,大家更關心怎麼增長,很少有人會想改造運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今天,越來越多的企業,尤其是很多傳統行業的大企業,都在考慮這個問題,所以長期來看,不是壞事。

中國企業服務SaaS領域,企業面臨的困難

之前說SaaS沒成,我覺得這和企業本身發展有關,企業的內部流程離標準化還差很遠的時候,每個解決方案都要經過大量的定製化,之前拿一個標準產品去打,如果涉及企業發展流程,一定是定製化。現在正在逐步好轉過程中,很多企業的流程相比之前標準很多。另外也可以放到SaaS當中去的一類企業是有一個強大的SaaS平臺,做定製化成本很低。

總的來講,我們對未來抱很大信心,中國的SaaS企業應該會走出像美國那樣很大的企業。最近一兩年我們越來越多的往傳統行業走,傳統行業智慧化改造程度相對較低,一個好的解決方案可以幫企業改善運營。越接近生產的上端,能在製造業的上端,還有其他比較前端的一些環節切入的話,就有可能像童總剛才講的,把後面的物流供應鏈納入,有很多可以最佳化。

技術在企業服務行業企業中的作用

從我的角度看,技術其實是用來創造可能性的。怎麼理解?這波AI浪潮的確解決了很多問題,是因為深度學習這一系列技術達到了某個臨界點,使解決很多問題能夠達到及格分以上。實際上除了基礎設施廠商,大部分商業機會發生在用這些技術去具體解決各個行業問題的具體領域當中。

所以有兩類創新公司,一類是做單純的技術創新。要保證技術創新,首先對技術能力有非常高的要求;其次,這個創新能讓很多之前解決不了的問題和場景被解決;接下來還要有一群各種各樣的大公司、小公司去用這個新技術解決具體問題。這類的機會比較稀少,所以我們只在基礎設施領域投入比較小的一部分精力。另一類是能夠基於現在的技術發展,在一個具體的行業中把具體問題實際解決掉。這類創業公司對行業的理解要求非常高。舉個例子,我們有一家公司是做熱能行業的技術解決方案,他們是一群資料科學的博士,紮在熱能站裡,一兩年以後出來,他們比燒鍋爐的更懂燒鍋爐,所以得到行業中去解決問題。

對創業專案的判斷指標

基於我們的投資策略,技術在我們投資當中是相當重要的部分。實際考察一個專案的時候,我們特別關心兩件事,一是要解決問題,另一個是團隊。

這當中,真正隱含的是關於技術的考量。怎麼解釋?我們特別關心問題本身的體量有多大,有多重要,但我們也關心這個問題夠不夠難,換句話說,是不是需要用很強的技術能力去解決,因為這是我們擅長的。並不是說不難的問題不能做,而是對我們而言,我們特別關注技術上難的問題。所以我們關注團隊的時候,特別關注他在解決問題所需要的技術上是不是特別強。

其他的一些關於創始人的考量,跟大家想的差不多。由於在技術上特別強調,我們特別關注的另外一個方面,他不能是一個只關心技術的人,首先必須對這個領域有很多的瞭解,我們特別喜歡同時在兩個領域有經驗的人。在商業化的角度上,要麼有很強的學習能力,或者他明白自己相對偏弱,能夠找到合適的合夥人。關於技術能力和商業能力的兼具,能在一個團隊當中尋找其實是OK的,但在一些Case上,能夠在一個人身上看到,這體現了他非常強的學習能力。我們投的創始人很多是技術人員,都是特別優秀的科學家或是工程師,但他們願意去學習,對商業化場合不但不會怯場,往往還會扛起早期的大客戶BD。那種不接觸市場做一個方案交給銷售說你們去賣的方式,幾乎是不能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