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靜脈曲張治療的前世今生

常常被問到:下肢靜脈曲張這麼多治療方式,有什麼區別,到底哪一種好?揣著這個問題,我去尋找了靜脈曲張治療史的前世今生。

從古至今,人類的醫學知識已產生了巨大的變化,但人們對疾病的本質、醫學技術、治療手段和醫學價值的探索從未停息。回溯和思考,能讓人嗅到當今和今後醫學的發展方向。

以下是我在2017年11月第二屆中國醫生集團聯盟大會上的學術演講全文。

下肢靜脈曲張治療的前世今生

大家好,我是張強醫生集團血管外科醫生朱筱吟。很榮幸參加這場盛會,並有機會站在這裡與大家交流。

在座絕大部分都是醫生。醫生,終其一生,都追求為患者提供最高水準的醫療,包括技術的不斷提高。好的技術往往是以簡潔體現高效。

愛因斯坦有名名言,叫做:“Everything should be made as simple as possible, but not simpler。” 中文意思是:凡事力求簡潔,但又不過分簡單。

下肢靜脈曲張治療的前世今生

我是一名外科醫生,縱觀外科學史,整體上是變得越來越微創,甚至變得“無創化”。但微創就意味著簡潔嗎?——未必。

來看看靜脈曲張這個例子。

具美國資料統計,約有一半的人類受到各類靜脈疾病的困擾。 其中,下肢靜脈曲張是最常見的疾病。

下肢靜脈曲張治療的前世今生

在美國,下肢靜脈曲張的發病率高達25%;在中國的統計資料大約在10%,而且近幾年上有上升的趨勢。試想,我們在座400位,可能有100位患靜脈曲張或者具有相關的潛在疾病,這個數量是相當驚人的。

下肢靜脈曲張的英文叫“Varicose Veins”。

VARICOSE 來源於希臘語,意“像葡萄樣的”,非常形象。

對許多人來說,靜脈曲張不僅僅是危害健康的疾病,還嚴重影響美觀。大部分患有靜脈曲張的患者,都會經歷一個漫長的疾病發展過程,從外觀上的靜脈扭曲,到腿部發生腫脹,到皮膚髮炎、變黑,到潰瘍形成。

下肢靜脈曲張治療的前世今生

導致靜脈曲張的根源,是靜脈瓣膜功能的缺失,使得下肢的血流方向發生改變,腿部血液無法有效迴流到心臟,反而淤積在下肢靜脈團內。衰老、家族史、肥胖、妊娠、長期的站立和坐位,都可能引起靜脈瓣膜的損壞。

下肢靜脈曲張治療的前世今生

最初的記載

人類跟靜脈曲張的鬥爭,已經從古埃及到現在。

下肢靜脈曲張治療的前世今生

根據最初的記載,古埃及人為了治療靜脈曲張引起的潰瘍,已經開始手術切除靜脈;然而,由於致命的出血,患者死亡,手術常常宣告失敗。

到了公元前400年,希波克拉底在專著中主張拋棄手術切除,提出對下肢靜脈曲張多點穿刺放血後,進行壓迫治療。這也是中世紀盛行的放血療法的理論基礎。

中世紀:放血療法

整個漫長而黑暗的中世紀,“放血療法”被瘋狂實踐著。 醫生用來“包治百病”,連骨折、外傷都治。那時的放血療法就像今天的阿司匹林一樣被信任和普遍使用。

下肢靜脈曲張治療的前世今生

從理論上講,放血療法對靜脈曲張還不是沒有作用。由血液淤積導致的腿部沉重症狀,放血後會得到改善。因此,這種方法到21世紀的今天,仍有許多“醫生”在使用。

但放血也可能引起無法止住的大出血,比如美國華盛頓總統就死於放血療法引起的出血休克。還有的患者出現靜脈血栓或者感染併發症。而且,由於返流沒有糾正,大部分的靜脈曲張在不久後又會重現。

下肢靜脈曲張治療的前世今生

上圖是我的一位患者,曾經歷數十次“火針治療”後復發。

早期的手術治療

16世紀以後,靜脈曲張主流的治療方法是手術。

16世紀的Ambroise Pare醫生是第一個提出要阻止血液往下灌這一概念的人。他透過切除潰瘍上方的團狀靜脈,治癒了慢性潰瘍,從而出名。

下肢靜脈曲張治療的前世今生

17世紀至今:大隱靜脈抽剝術

又過了300年,真正意義上的大隱靜脈主幹才被認識到。德國醫生開始作長切口切除大隱靜脈,而美國人提出了逆行抽剝大隱靜脈主幹;經過近一百年,靜脈抽剝條的演變成今天這個樣子。現如今,大隱靜脈抽剝手術仍然是國內盛行的最主流的治療方法之一。

下肢靜脈曲張治療的前世今生

抽剝手術能夠治癒大約80%以上的靜脈曲張患者。然而,做這個手術如同上刑——由於巨大的創傷,術後大範圍的血腫、神經損傷等併發症,導致患者對手術十分恐懼,拒絕治療。

20世紀70年代:硬化劑注射

20世紀七八十年代,很多醫生開始使用注射療法。這似乎是一個“無需手術,一針解決”的方案——透過在血管內注射藥物,封閉靜脈。

下肢靜脈曲張治療的前世今生

但是大量的結果表明,這種方法處理大隱靜脈主幹的複發率較高,併發症也較為多見。如濃度和用量把握不當容易引發深靜脈血栓、血栓性淺靜脈炎、嚴重的面板色沉;如注射到血管外,則易引起面板壞死。因此,硬化治療比較適合手術以外的補充和輔助治療。

90年代:微創及腔內技術崛起

近30年各種醫生技術的迅速發展,使得靜脈曲張的治療方式百花齊放。而這也正是中國血管外科迅猛發展的30年,著名血管外科專家張強醫生,帶領血管團隊,見證並實踐了許多手術的創新曆程。

1997年,張強醫生做了全亞洲第一例seps手術,完成了潰瘍下方交通靜脈的解決方案。

下肢靜脈曲張治療的前世今生

而90年代開始的腔內鐳射手術和2015年我們在大陸做的第一例腔內射頻手術,都是採用腔內熱消融的方式,處理大隱靜脈主幹。

下肢靜脈曲張治療的前世今生

下肢靜脈曲張治療的前世今生

可是你們發現,統觀數百年來的手術方式,都是以不同的手段,廢除大隱靜脈。廢除的目的,是追求複發率的最小化。然而結果並不盡人意。

事實上,複發率最低的手術方式,都不是以上這些。

C.H.I.V.A:顛覆傳統的治療方式

CHIVA是法語Cure Conservatriceet Hemodynamiquede l′Insufficience Veineuseen Ambulatoire的簡稱,意思是保留血管的血流動力學手術。

下肢靜脈曲張治療的前世今生

這項技術創始於1988年,法國醫生francheschi和他的同伴是創始人和倡導者。張強醫生2011年把這個手術引入中國後,一直在進行不斷的實踐和改良。

與以往手術最大的不同,是CHIVA技術一反過去的破壞性、廢棄性手術原理,而是透過血流動力分析並設計,進行改道治療。

CHIVA手術不僅僅是一種策略,更是一種全新的治療理念。它有深厚的理論基礎,並且在30年來一直在進步。

CHIVA的理論看上去深奧,但用中國的一個歷史典故來比喻這個手術,再也恰當不過了——大禹治水——大禹的父親當時主要靠攔、堵、截來防止洪水氾濫,一直不得要領,情況越來越差,直到大禹接手以後,靠疏導和引流獲得治理成功。

CHIVA也是一樣。透過建立有效的血流迴圈途徑,使下肢血液有效迴流。

而保留大隱靜脈這一改變,使得患者得到超級棒的體驗。

下肢靜脈曲張治療的前世今生

患者保留大部分的靜脈,損傷變得更小;不再需要接受全麻或者椎管內麻醉,平均每位患者只需要接受少量利多卡因皮下注射,就可以完成整個手術;因為麻醉方式的改變,患者不再需要住院。

有文獻報道,與射頻熱消融、鐳射、傳統抽剝手術比較,CHIVA術後神經損傷、皮下淤青和靜脈血栓的併發症更低;令人激動的是,2015年一項RCT研究表明:CHIVA手術的複發率明顯低於傳統的抽剝手術;此外,CHIVA手術比鐳射或者射頻手術更為經濟,患者體驗更好。

根據2017年American Journal of Surgery的文獻報導,由於CHIVA極少併發症、低複發率、更少破壞性操作而被越來越多國家的血管外科醫生推崇。但是由於它非常依賴血管外科醫生對超聲的操作,在國內推廣的速度還是很慢。

這個無痛無血、即刻下地步行的技術,扭轉了患者對傳統手術的恐懼,更多的患者選擇早期手術而不是等到發生潰瘍才來治療。

治療結果也非常高效。

下肢靜脈曲張治療的前世今生

下肢靜脈曲張治療的前世今生

未來

CHIVA就是未來了嗎?我們拭目以待。

幾十年來我們一直在追求“完美”的靜脈曲張手術。縱使成績斐然,前路依舊漫漫。

就如張強醫生對優質醫療的定義:

Safe - Minimal - Invasive - Individualized - Leading - Enjoyable

下肢靜脈曲張治療的前世今生

每一個字母,我們還都有可探索的空間。

在設計領域,有對完美的解釋,同樣可以用在醫學——完美的定義,並非無可加,而是無可減。

謝謝大家!

下肢靜脈曲張治療的前世今生

2018年2月墨爾本世界靜脈病大會UIP上和義大利CHIVA大師Dr。 Fausto Passariello (左一)和Dr。 Massimo Cappelli(左三)交流。

參考及引文:

1。 History of Varicose Vein Surgery(www。procedureclinic。com)

2。 UIP Consensus- Venous Hemodynamics 2016

3。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 reviews: CHIVA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

朱 筱 吟

張強醫生集團血管外科Attending醫生

新浪微博:@血管外科朱筱吟

張強醫生集團(上海)靜脈病中心

張強醫生集團(北京)靜脈病中心

張強醫生集團(杭州)靜脈病中心

張強醫生集團(浙中)靜脈病中心 - 橫店

張強醫生集團(浙北)靜脈病中心 - 湖州

張強醫生集團(浙東)靜脈病中心 - 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