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之旅:暑期實踐之赴上海文創園區發展和成就考察回憶錄

2019年 7月3日—7月6日,為深入學習“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十九大精神,我和經濟管理學社暑期實踐隊赴上海展開了關於“上海文創園區發展和成就考察”主題的實踐調研。

“長樓參差拱明珠,海城不夜玉光圖。畢竟人間流連處,月上宮闕又何如!”——自古以來,上海璀璨繁華的形象已深入人心。當今,“魔都”一詞被許多人用來形容上海那錯綜迷離的世相,而上海137個文化創意園區是上海展現魔力的一大方面。4天的時間裡,我們實踐隊共走訪了六個代表四種不同型別的文創園區,參觀和了解了關於文創園區的娓娓歷史以及上海的城市發展規劃。透過多種途徑,瞭解、探索、熟知上海文創園區。

(一)魔都之旅,探索文創

隨著產業集聚效應顯現,部分園區形成了核心主導產業清晰、產業特色鮮明等優勢。上海137家文創園區也不例外,大致分為以藝術業為主,以創意設計為主,以時尚產業為主,以網路資訊業為主的四大類。實踐隊員們為了探索各種不同型別的文創園區,先後走訪了同樂坊、m50、田子坊、8號橋、尚街和智慧灣文創園區。

通過幾天的文創園區實地考察,我們對文創園區的認識從懵懂模糊到了解熟知。我們發現,雖然大部分園區都走了商業化道路,但他們主要還是服務於文創產業,目前很多園區正在探索一條品牌化、特色化、連鎖化的道路,來更好地服務文創企業。下一步,上海將編制文創園區地圖,建立園區資訊庫,促使各文創園區協同創新,互補合作,快速發展,提升等級。

在最後一天,我們參觀了上海博物館和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目的是用歷史發展的眼光看文創園區。我們發現,一些文創園區的發展是以傳統文化為根基,在保留傳統文化的基礎上,不斷注入現代文化的新鮮血液,促進它與現代生活的融合,他們透過集聚年輕人、創新的要素、創新的機構、創新的企業和創新的文化,最大限度的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二)深入訪談,學術調研

在探索文創園區的過程中,我們也採用調研採訪的形式,採訪到了一些中國遊客、外國遊客,以及畫家張恢先生和設計師唐先生。從不同的視角我們也瞭解到文創園區的不同特點——中國遊客表示,“創意源自傳統文化,角角落落都散發著中華文化的歷史底蘊”。外國遊客感嘆道,“與國外文創園展現各國文化融合魅力的不同的是,上海文創園區立足中國文化展現中國特色”。畫家張恢先生如是說,“文創園區是商業與藝術的完美結合,商業是園區的營養液,藝術則傳遞著園區的靈魂”。跳出自己的身份設定,從不同角度多方面再次認識文創園區,我們驚喜地發現文創園區的另一面,我們感觸頗深,由心而生。

(三)立足今下,昂首未來

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需要經濟和政策的支援。首先,經濟是發展的前提,文創產業的發展需要當地經濟的帶動,為其提供厚實的經濟基礎;其次,政府要給予文創園區政策支援,為其提供保障,而文化創意園區作為文化發展的平臺和載體,積極地服務於文創企業,是文創園區的責任與使命。

上海文創園區要抓住文創“50條”的機遇,構建時尚創新產業的綜合配套服務平臺,讓文創產業在上海的經濟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如今是科技資訊化高速發展的時代,文創園區需要加快集聚內容創意產業,促進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發揮自身的優勢,提升文化產業的科技含量。同樣要改變文創園區“重形態,輕業態”、專業化服務水平不高、同質化競爭嚴重、管理規範不健全的狀態在利用好自身優勢的前提下,解決園區存在的問題,做到揚長避短,推動上海文創園區高水平高質量發展。

(四)堅定文化自信 ,力推文創園區

“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十九大精神,文化自信推動文化創新,文化創新助力文化自信。文創園區的創意設計,藝術氣息,文創與科創的融合是一條亮麗的風景線,具有知識密集、附加值高、產業關聯度強的特點,對於提升城市文化競爭力、最佳化產業結構具有重要作用,被譽為“21世紀的朝陽產業”。文創園區所展現出的文化創新和文化自信,猶如一顆明珠,對上海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指引作用。

我們始終相信,在國家政策支援、人才湧入、企業重視等以及當今社會大格局的作用下,上海文創園區定會繼續穩步向前發展,向全國乃至全世界散發著自己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