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被表面的資料所矇蔽,產品經理如何透過資料發掘問題的本質

不要被表面的資料所矇蔽,產品經理如何透過資料發掘問題的本質

產品經理所面對的資料,實質上和日常生活中的資料沒有太大的差異。簡單來說,都是一個量化事物的方法,就像身高、體重一樣,都是一個數字指標,它代表了事物的一個客觀狀態。

正是由於資料的客觀性,讓資料變成了發掘問題本質,尋覓事物規律所用到的最有利的方法之一。

資料固然很客觀,但是有時也往往會騙人,下面我們就來講一下資料騙人的方法,從中學到如何去規避。

1、障眼法

案例: 把某一型別資料當做全部資料招致剖析結果錯誤

某產品想要看網站如今的使用者訪問量是什麼狀態,於是選擇了PV作為觀測指標,經過alexa來看網站的PV在過去一年中呈明顯的下降趨勢,於是就以此為依據進行了分析。

可是後來發現,alexa僅僅統計了WEB電腦端的訪問量,而使用者移動端的訪問量並不在統計範圍之內。由於微信、支付寶等移動端應用的大量使用,現實是絕大部分人都是透過移動端的途徑進入的,缺失這部分資料意味著前面統計的資料根本沒有任何意義,由於WEB電腦端訪問量的降落有可能是使用者訪問網站次數降低了,但同時也有可能是由PC端向移動端遷移造成的流量下滑,這個統計就不能作為依據來呈現了。

2、外部因素影響被動法

把某一型別資料當做全部資料招致剖析結果錯誤

當年Firefox使用者與Mac使用者對支付寶是否重要進行分析,單從資料統計看,Firefox訪問支付寶的比例實在是太低了。噹噹時支付寶根本不支援Firefox,所以,這個比例就不能作為判別的根據。Mac使用者也是一樣。另一個,支付寶當年代繳水電煤的專案改版之後,發現繳費使用者立即暴增,產品人員欣喜若狂。後來某同事分析一下之後發現,原來那幾天是每個月水電煤繳費高峰期,只是屬於週期性的抽風而已。

案例: 只關注產品而不關注外界要素

比方:A入口的留存率是30%,B入口的留存率是50%,大多人都覺得B入口更吸收使用者。但你有可能遺漏了B入口隱藏的很深,能夠進到這裡的使用者都是很忠實的使用者,當然留存就會很高,這就無法分析到底B比A好還是不好了。

3、分析指標單一法

案例: 只看資料不思索其他影響要素

一篇文章百度帶來100個獨立訪客,微信帶來80個獨立訪客。但百度帶來的流量最終轉化為60個註冊使用者,微信渠道最終轉化了64個註冊使用者,哪個渠道更好一些,就不能單純依據流量來界定了吧?

大流量、收錄高是取得好轉化、好排名的根基,是敲門磚。但絕不是唯一決定性的要素。某些情況下,大流量是取得轉化的前提,也就我們平常所說的擴充套件使用者池子,在取得流量後再思考如何進一步提升產品轉化。但另一些情況下,流量轉化的高低與否還取決於來源渠道的質量好壞。

那如何防止被 “會說謊的資料 ”矇蔽呢?

警覺5大誤區,讓資料不在說謊

案例: 高流量即高轉化?

08年奧運會上,姚明的三分投籃命中率為100%,科比的三分投籃命中率為35%,那麼是不是說姚明的三分投籃命中率要比科比高?

顯然不能這麼說,因為那屆奧運會姚明只投了1個三分球,而科比投了53個。

因而,在做資料比照分析時,關於樣本的選取,必須制定相同的抽樣規則,儘量減少分析結果的偏差。

抽取樣本的辦法有:

隨機抽樣

系統抽樣

整群抽樣

分層抽樣

各種抽樣辦法的抽樣誤差大小是:整群抽樣≥單純隨機抽樣≥系統抽樣≥分層抽樣。

1、選取的樣本容量有誤

某電商網站資料顯示,商品評論的數量與商品銷售額成正比。即一個商品評論數越多,那麼該商品的銷售額也會越高。

假設我們認為評論多是銷量提高的原因的話,資料就會指導我們,必須製造出更多的商品評論來帶動商品銷量。但假如真的這樣操作了的話,你就會發現很多商品的銷量與評論的關係並不一樣,以至很多商品銷量很高,但與其評論量的多少一點關係都沒有。

這裡,我們就需要考慮,評論真的是影響銷量的必然要素嗎?除了評論之外,影響銷量的要素,還有其質量、價錢、活動等等,如果能很好很完整的認識到這些要素,那我們要拉昇商品銷量的時候,首先會先從其他角度來思考,而非從評論先著手。因此,在剖析資料的時候,正確辨別資料指標之間的邏輯關係,是指導我們做出好產品決策的前提。

2、混淆關聯與因果

使用者迫切需求的需求≠產品的中心需求

產品經理在聽到少部分使用者反映的時候就做出決策,耗費大量的時間開發相應的功用,常常導致的結果可能是這些功能只是極少一部分使用者的迫切需求,而對大部分使用者來講並不需要。

3、忽略沉默使用者

,沒有全盤的考慮產品的大部分目標使用者的核心需求,就可能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費,更有甚可能會錯失商業良機。

忽略沉默使用者

用來表達資料的圖表的長寬,取值的距離,資料的規範化等都會形成視覺上的誤差。

不要被表面的資料所矇蔽,產品經理如何透過資料發掘問題的本質

上圖你會發現只看藍色曲線的變化很不穩定,但其實觀察左側數值索引量沒有多大的變化

不要被表面的資料所矇蔽,產品經理如何透過資料發掘問題的本質

4、視覺化表達方式有誤

過度依賴資料,一方面,會讓我們做很多沒有價值的資料剖析;另一方面,也會限制產品經理原本應有的靈感和創意。

比方,剖析馬車的資料,很可能我們得出的結論,是使用者需求一匹更快的馬車。假如過度依賴資料,侷限了我們的思維,就很有可能不會有汽車的誕生。

5、過度依賴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