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靠供應商,永遠別想做好汽車智慧化

最近會有好幾家車企給自家的老車升級驍龍8155座艙晶片,包括但不限於蔚來、嵐圖、極氪。

今天,李斌也提前打了個預防針:智慧座艙升級驍龍8155,不止換一塊晶片,還包括智慧閘道器、全景影像的高畫質攝像頭、5G模組以及相應的控制器。言下之意,就是不會便宜。而之前嵐圖FREE公佈的升級中,僅提到更換驍龍8155晶片,標價為12,999元。

只靠供應商,永遠別想做好汽車智慧化

但是,我們今天並不是來討論更換晶片的價格,而是要看另一件事情:升級一個智慧座艙晶片,對於車企會有多難,離消費者想象中的“硬體插拔”又有多遠?

而這個話題直指的核心就是:如果還是按照傳統汽車的組織架構和研發流程,那麼汽車將無法“升級”,也就沒法做好真正的智慧化。

以電子電氣架構為核心,落伍了?

時代變得也許就是那麼快。

前幾年,車企如果有一個“架構”,就會被認為是先進的車企。後來,“架構”不止於停留在機械層面,而是衍生到電子電氣架構。我們最近也總能在車企的宣傳口徑中聽到對電子電氣架構的技術營銷,而且電子電氣架構確實和整車OTA的關係密不可分,於是這又成了這個時代消費者判斷汽車智慧化水平的重要依據。

只靠供應商,永遠別想做好汽車智慧化

但是,這仍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軟體定義汽車。

軟體最大的價值,是複用。能夠在不同車型、不同架構上實現軟體複用,才能創造最高的效率與經濟價值。

但是,如果以電子電氣架構為核心,那麼相對應的軟體就一定要寫成那個樣子。換一套電子電氣架構,軟體可能就要完全重寫。哪怕是同一套電子電氣架構,用在不同的車上,程式碼的複用率也不能保證。

這就意味著,每一款車型可能都需要一整個團隊去專門進行智慧化的研發與維護。

只靠供應商,永遠別想做好汽車智慧化

比如華為和長安合作的阿維塔,華為派出了千餘人的研發團隊長期駐紮重慶,去做智慧駕駛、智慧座艙、應用系統的開發,而華為整個車BU團隊的總人數,也不過就是五千餘人。所以,華為的HI模式目前只服務三個品牌,再多也服務不過來,官方說是沒那麼多人力,其實一點都不誇張。

這還只是做好一款車的智慧化。換成傳統車企,動輒十數款、數十款車型,要都是按照這樣的規模去開發智慧化,上哪去找那麼多懂車又懂軟體的研發人員呢?

只靠供應商,永遠別想做好汽車智慧化

所以,如果車企想要給智慧座艙從一款通用晶片換到另一款通用晶片,最大的工作量在於軟體的移植。更不必說像蔚來這次的升級,是從英偉達的平臺更換到高通的平臺,中間還牽涉到閘道器、通訊、攝像頭硬體等的更換,以傳統汽車的眼光來看,不亞於一次換代的大改動。只不過是雖然看得見的地方都一樣,但是看不見的地方全都換了個遍。

這種“硬體升級”,放在傳統車企上,因為產品數量過多、軟體通用化程度太低,是幾乎不可能實現的。

以電子電氣架構為核心去建構軟體,在軟體定義汽車的邏輯下,已經不適合了。而想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敏捷開發、快速迭代,就必須要用“以軟體架構為核心”取代“以電子電氣架構為核心”。

只靠供應商,永遠別想做好汽車智慧化

做一個類比:硬體是搭臺,軟體是唱戲。

如果以舞臺作為核心,每來一波唱戲的人,都要按照他們的戲去重新佈置舞臺,每次的標準都不一樣,幾乎不具備複製性。但如果以唱戲作為核心,那麼同一齣戲不管到哪個舞臺唱,都有統一的標準去佈置,也都有根據舞臺情況上進行針對性調整的靈活性。

也就是說,以軟體作為出發點,再去搭建架構,才有可能實現硬體可插拔、可升級。那麼車企是要搭臺還是唱戲?

只靠供應商,永遠別想做好汽車智慧化

如果只是更換一款車型的硬體,自然可以用專項投入人力的方式去做。但如果是讓硬體升級常態化,讓旗下的車型都能與時俱進、常用常新,就一定需要在底層進行科學的長遠規劃,形成高度整合的軟體架構,讓軟體的複用提升。

這件事情,只能靠車企自己來做,靠供應商,他們既不會願意去做這麼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也沒那麼大的許可權去打通車企與供應商之間一堆黑盒子,更沒有足夠的人力和精力去服務那麼多人。

整零關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因為供應商沒做過,所以車企要來自己做。

這是智慧電動車時代,很多車企要去搞全棧自研、全域自研的出發點,最終就是車企高度垂直整合。比如特斯拉中能力強、規模大的車企,做到最後為了實現最高的軟體架構效率,一定會走向自研核心晶片的道路。而這件事情,過去從來都不會有車企去幹。

只靠供應商,永遠別想做好汽車智慧化

但是如果每個整車廠如果都搞垂直整合,就意味著又回到了封閉的年代,這並不符合現代社會化大分工的規律。

所以,現在這種狀態,其實是汽車核心技術變革程序中,一個新整理關係形成前的過渡期。

舉個例子,特斯拉第一代輔助駕駛採用了Mobileye的方案,那麼Mobileye就是特斯拉的一級供應商。當特斯拉和Mobileye的合作破裂,開始採用英偉達的晶片自研第二代輔助駕駛時,英偉達就從原本只是一個三級供應商(整體方案-域控制器-晶片)直接變成了一級供應商。

這就是供應商之間的層級被模糊了。

只靠供應商,永遠別想做好汽車智慧化

另一方面,即便都是一級供應商,之間的關係也完全不一樣。

以前的整零關係,是整車廠提要求,然後驗收零部件廠的黑盒。而今天的整零關係,是整車廠與零部件廠深度協作,整車廠要能讀懂、維護、迭代零部件廠的白盒。

因為技術在不斷變革中,因為很多事情是第一次探索,所以一定會率先形成若干垂直整合的超級巨頭,比如特斯拉、比如蘋果。但是,隨著產業鏈和市場的擴大,一個巨頭或者幾個巨頭是無法滿足需求的,市場一定會呼喚更加通用的底層。此時,就一定會再分化出新的一級供應商、二級供應商。比如在智慧手機的晶片領域,就有一個通用的靈魂架構Arm。

只靠供應商,永遠別想做好汽車智慧化

因為產業的終局,一定是可複製的成功,而可複製就一定意味著生態開放和產業分工。到那時,也許靠供應商可以實現今天的智慧化,但是誰知道又會有怎樣新的智慧化或者新的革命性技術誕生呢?

這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整零關係。只不過,每家車企都會給自己一個定位,到底是要做分久必合的“合”,還是做合久必分的“分”。

寫在最後

軟體定義汽車的前提,是硬體足夠強大。如果硬體達到了效能上限,軟體也不是無所不能的神。但是,更換硬體的背後,本質上還是要看軟體能力。再往上看一層,如果一開始就做好了核心的軟體架構,並且可以在多個電子電氣架構中實現高軟體複用率,那麼硬體升級才有可能。

這才是“軟體定義汽車”的邏輯,也是為什麼只靠供應商,永遠別想做好汽車智慧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