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五連冠鬆動,李書福拿什麼追趕王傳福?

吉利五連冠鬆動,李書福拿什麼追趕王傳福?

文 | 正經社,作者丨顧小白,編輯丨百進

6月伊始,又到了車企們交成績單的日子。6月7日,吉利汽車(00175。HK)公佈的銷量資料顯示,其5月汽車銷量為89070輛,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9619輛,同比增長約為300%,滲透率創出新高22%。

對於傳統車企轉型而言,這是一個不容小視的進展。但跟比亞迪5月新能源汽車的銷量114183輛、已連續3個月過10萬相比,差距也很明顯。重要的是,比亞迪4月初就已宣佈自3月起停產燃油汽車,這對吉利汽車而言,至少目前還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吉利五連冠鬆動,李書福拿什麼追趕王傳福?

圖表來源:《正經社》根據公開資料整理製作

誠然,從總體銷量來看,“五連冠”依然是目前可以言說的資本,但這也成了吉利汽車的轉型桎梏——龐大的燃油車規模,急需新能源車型起量去緩衝雙積分政策壓力。

與此同時,“五連冠”也出現了鬆動的跡象。

公開資料顯示,1-5月的整體銷量中,比亞迪為512363輛,比吉利汽車的487247輛多出25116輛,銷冠寶座至少已暫時易主。

而在資本市場,二者的差距更是堪稱巨大。根據吉利汽車披露的財報,2021年,其營業收入為1016。11億元,同比增長10。31%;淨利潤為48。47億元,同比下降12。41%,增收不增利,且是連續第三年下降。

同期,比亞迪的營業收入為2161。42億元,同比增長38。02%;淨利潤為30。45億元,同比下滑28。08%,同樣是增收不增利,且比吉利汽車還少了18。02億元。

但在市值方面,截至6月10日,比亞迪A股在不斷創出歷史新高的基礎上,已經超過一萬億元;吉利汽車還剛剛回到1500億港元以上(約合人民幣1300億元),儘管相較於3月觸及的近期低點已經反彈了57%,但相較於2021年1月觸及的歷史高點,跌幅仍然高達60%左右。

資深評論員、《正經社》首席分析師曹聖明認為,

估算下來,比亞迪的市值已接近吉利汽車的8倍,主要原因在於,在新能源汽車替代性趨勢確立後,比亞迪的位置進階成了加速領跑,吉利汽車的位置轉換成了轉型追趕。

01 “五連冠”的由來

5月的吉利汽車,除了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還有一件喜事:宣佈擬透過子公司 CIL 持有雷諾韓國汽車34。02%的股份。這也是雙方繼去年8月達成聯合開發雷諾品牌混合動力車型後的又一動作。

這是業界熟悉的吉利味道。要問吉利汽車“五連冠”的秘訣,恐怕連吃瓜群眾也會順口答上一句——買買買。

要知道,在2010年之前,吉利造車可以說是“用愛發電”。在沒拿到相關資質的情況下,1998年在摩托車廠“無證生產”的吉利豪情,難見天日;即便2001年底成為“中國首家獲得轎車生產資質的民營企業”,其技術能力、工藝水準和市場機會卻註定只能將產品錨在低端。

很多人不知道,其實在那時候,其創始人李書福就打起了收購

沃爾沃的算盤。

“十年圓夢”聽起來振奮人心,但2010年拿下沃爾沃時所花費的18億美元(當時摺合約120億元),相當於吉利汽車10來年的淨利潤。所以,這筆收購的費用大部分都來自外部融資。後來的事實證明,這筆槓桿收購是值得的,截至2022年6月9日,沃爾沃的市值達到了356。18億美元,相較收購金額已溢價近20倍。

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2017年,吉利汽車的銷量分別為51萬輛、76。6萬輛、124。7萬輛,銷量三級跳之後在2017年超越長安汽車,坐上了中國自主品牌銷量冠軍寶座,並將這個寶座連續保留了5年之久。

推動這“五連冠”的,還有成功收購沃爾沃之後,吉利汽車正式開啟的“買買買”擴張模式:

國際上,2013年收購英國的倫敦計程車公司LTC;2015年與白俄羅斯資本在當地共同投資建廠;2017年入股馬來西亞的國民汽車品牌寶騰,順帶收購了全球三大超跑品牌之一的路特斯;2018年收購戴姆勒9。69%股份。

在國內,趁汽車行業洗牌之際,接管獵豹工廠、入主華菱星馬、參與力帆重整……

不過,在這一長串汽車品牌中,能拎出來在新能源戰場一戰的卻不多。遠端、極星、幾何、極氪都是帶著吉利汽車新能源轉型的包袱誕生的,但目前除了極氪活躍度稍微可觀一點,其他品牌似乎都還處在漫長的孵化期。

02 新能源的艱難

事實上,吉利汽車早在2015年就已開啟了新能源轉型的“藍色行動”,比一些造車新秀都起得更早。按照當時的戰略規劃,其2020年的產銷量將達到200萬輛,其中90%銷量為新能源汽車。

有業內人士認為,2015年就開始新能源轉型的吉利汽車,其“藍色行動”是具備前瞻性的。彼時,眾多造車新秀要麼剛剛成立,要麼還在成立的路上。

不過,常年霸榜國內汽車銷冠的吉利汽車,或許沒有料到造車新秀會異軍突起,或許也是高估了自己緊跟時代輪轉的實力。一個明顯的證據就是,直到2018年,其創始人李書福都還在公開場合批判造車新秀“一天到晚都在瞎忽悠老百姓”。

公開資料顯示,2021年極星在全球的銷量為2。9萬輛,而它所對標的特斯拉全年銷量已突破40萬輛。

2019年成立的幾何同樣主打新能源市場,雖然最初的定位是“高階純電動品牌”、“東半球最好的電動車”,但最終主攻的卻是中低端電動車市場,2021年銷量為5。53萬輛。

2020年4月推出的楓葉則主攻低端市場,目前掛名在力帆,主要供給出租車公司,2022年累計銷量1。24萬輛。

03 已無巨人的肩膀

在第一場“藍色行動”以失敗告終後,吉利汽車在2021年初重新啟動了“藍色行動2。0”,將原來的戰略一分為二,即“主攻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和“主攻純電動智慧汽車”。

其中,“主攻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包括混合動力汽車、插電混合動力汽車、增程式插電混合動力汽車,還有小排量節能汽車。其中,90%是新能源混合動力汽車,10%左右是傳統節能小排量汽車。這可以說是為領克的迭代量身定製。

隨著“藍色行動2.0”的推進,領克將成為吉利汽車新能源轉型的重要基站。

就在6月6日,領克釋出了一套混動技術—— Lynk E-Motive 智慧電混,同時以該技術為基礎官宣了一款四門 GT 概念車,以此昭示其押寶混動的實力和決心。

當然,市場是給足了領克發展空間的。根據業內預測,未來新能源汽車中的混合動力汽車(包括節能汽車、PHEV 和 EREV)的合計佔比,到 2025/2030/2035 年將由 2020 年的 2。5%增加到 42。0%/47。8%/52。5%。

但需要注意的是,看準混動市場的不只有領克。“混動王”比亞迪於2021年1月釋出了DM-i 超級混動平臺後,長城汽車、廣汽集團、長安汽車、奇瑞汽車等傳統車企也先後迭代了混動系統,且混動產品也將緊隨其後;同時,理想、問界、金康賽力斯等造車新秀也在混動市場跑馬圈地。

“主攻純電動智慧汽車”則是組建全新的純電動汽車公司,正面參與智慧純電動汽車市場的競爭。極氪是這一計劃最好的代言人。極氪從2021年3月釋出到同年10月交付,看上去程序很快,但實際上,其首款車型極氪001本就脫胎於早些時候釋出的領克 ZERO CONCEPT 概念車。

《正經社》分析師發現,

從目前來看,極氪是吉利汽車目前最看重的品牌,從李書福親自掛帥極氪公司董事長這一點便可見一斑。

而在吉利汽車的“5年計劃”中,極氪2025年的銷量目標被定在了65萬輛,在高階電動車市場佔有率居全球前三。而在2021年、2022年1-5月,該車的銷量分別僅為6007輛、14708輛。

吉利五連冠鬆動,李書福拿什麼追趕王傳福?

不容忽視的是,還未起量的極氪已經遭遇了多次使用者集體維權

,被投訴問題包括“虛假宣傳”、“更換電機”、“車機軟體bug”、“變相漲價”等等。比如,有預定車主反映,極氪還沒有開始交付車就開始頻頻“變卦”,車型價格、配置等和此前承諾的產品水準都有出入。

或許是李書福坐鎮讓不少人對極氪有了更高的期待。但本質上,它和北汽極狐、上汽智己、東風嵐圖等並無太大區別,甚至,某種程度上和此前的吉利汽車出品的幾何也是一個路數,都是傳統車企在轉型路上的“新生兒”。

曾經的吉利汽車因為沃爾沃收購事件獲得了耀眼光環,但新能源時代卻不一樣了。10多年前,它可以站在百年汽車品牌的肩上謀取技術讓渡,但在所有人都還在探索和嘗試的新能源造車時代,沒有巨人的肩膀,只能自己一步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