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騰、卡羅拉對撞引爭議?評判汽車安全不能這麼兒戲

一則速騰對撞卡羅拉的影片,在網路上平地起驚雷,將德系車與日系車誰更安全這樣的車壇“老梗”再度炒得火熱。

速騰、卡羅拉對撞引爭議?評判汽車安全不能這麼兒戲

但作為拒絕洗腦、拒絕營銷套路的我們,還要繼續相信汽車更耐撞=更安全這樣令專業人士貽笑大方的觀點麼?對於汽車這樣高度專業的產品,我們自然不能輕易被人牽著鼻子走,要掌握更多專業知識,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安全的核心不是車

首先,我們要釐清一個概念,當談論汽車安全時,關注的重心是什麼?是車的安全,還是人的安全?相信大家的答案都會是後者。而這次引發爭議的碰撞測試,卻以車輛受損程度代替人員安全,玩了一把偷換概念。

超過汽車時速120公里/小時的碰撞,上千萬的頂級豪車也不可能“全身而退”。此次碰撞測試兩車相對速度已經達到128公里/小時,超過了我國高速公路最高限速。

在這種情況下,毫無疑問,車輛肯定會報廢。碰撞後車輛變形程度的大小,其實並不影響報廢的最終結果。要關注的重點是能不能保障車內人員安全。

速騰、卡羅拉對撞引爭議?評判汽車安全不能這麼兒戲

而車內乘員的安全,可不是看一下車輛變形程度就能簡單判定的。車輛變形小並不一定意味著車內成員更安全,還和車輛安全氣囊,車輛前艙潰縮設計、變形吸能等主被動安全設計相關。

速騰、卡羅拉對撞引爭議?評判汽車安全不能這麼兒戲

而在本次碰撞測試中,節目方一沒有公開碰撞後測試車輛的變形與潰縮的實際資料,二沒有公佈車內假人的具體情況,僅憑碰撞後卡羅拉變形看上去更嚴重,就得出速騰完勝卡羅拉的結論,未免太過草率,在專業上也根本站不住腳。

不耐撞就等於不安全?

汽車相關技術發展到今天,不耐撞就等於不安全?這種一二十年前流行的觀點,早就應該拋在一邊了。

就像人有不同性格,車企在不同企業文化與經營理念的影響下,技術研發也各有特色。比如在安全上,德系更注重透過加強車身結構,減少碰撞時變形的方式來保障車內成員的人身安全。而以豐田為首的日系品牌更傾向於透過車輛的“變形吸能”和減緩衝擊等設計,來保護駕乘人員。

速騰、卡羅拉對撞引爭議?評判汽車安全不能這麼兒戲

影片節目將碰撞後的車輛拆解,透過車架對比說明卡羅拉車身變形更大,因此也更不安全云云。殊不知,這正是因兩車安全理念上的差異。

速騰、卡羅拉對撞引爭議?評判汽車安全不能這麼兒戲

眼見不一定為實。速騰與卡羅拉誰更安全?對於吃瓜群眾都想知道的這一問題,從上述並不專業的媒體測試,其實無法得出正確答案。節目簡單片面的總結,在專業上其實都經不起細究。速騰完勝這樣的結論缺乏有力資料支撐,將這次碰撞與大眾MQB平臺和豐田TNGA架構強行掛鉤,更是匪夷所思。

對於普通人而言,評判汽車安全這樣高度專業的事情,就猶如看醫生專業診斷證明一樣。與其聽信一面之詞,不如多聽多看,看看IIHS、Euro NCAP、中汽研、中保研等國內外權威第三方檢測機構的專業測試中,到底怎麼評估汽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