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電混vs增程式 鄙視鏈底端的巔峰對決(內附科普)

文/楊錚

汽車圈裡又吵起來了。7月6日,魏牌CEO李瑞峰在微博發文,直指增程式混動技術是落後技術,接下來先是疑似影射友商:“再大的嘴,也不能大放厥詞”,又在文末加入餘承東相關話題,將影射升級到直懟。

插電混vs增程式 鄙視鏈底端的巔峰對決(內附科普)

果然不同於新勢力品牌的小打小鬧,魏牌出手,火藥味便像咖啡一樣濃郁起來。

增程式混動技術是不是落後技術,在行業內確實有討論,而且綜合多方觀點來看,對其不看好的音量要大一些。不過,在宣傳自家DHT技術的同時批評增程式混動技術落後,難免被人指摘立場偏頗。

增程式混動技術是不是落後技術,在行業內確實有討論,而且綜合多方觀點來看,對其不看好的音量要大一些。不過,在宣傳自家DHT技術的同時批評增程式混動技術落後,難免被人指摘立場偏頗。

但是,插電式混合動力直懟增程式混合動力,真有這個必要嗎?

以老牌車企低調內斂的性子,又何以讓李瑞峰如此公開不給餘承東顏面?大概也是一種“對等心態”吧。餘承東近來“百萬以下最好”以及各種何小鵬聽了都想扔鞋的言論,讓李瑞峰的直懟看起來更像是一種隔空切磋。

■插電混vs增程式:同根生 死裡整?

魏牌採用的檸檬混動DHT技術分為插電式混合動力和油電混合動力兩種。按照目前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定義,油電混動車不足以劃入新能源汽車,只能歸入節能車。即便是在政策最為寬鬆的地方市場,油電混動車都難以享受新能源汽車相關優待政策。

李瑞峰這裡提到的DHT,應當是專指其中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技術。

插電混vs增程式 鄙視鏈底端的巔峰對決(內附科普)

插電混vs增程式 鄙視鏈底端的巔峰對決(內附科普)

被李瑞峰稱為“業內共識的落後技術”的增程式混合動力技術,是華為從賽力斯SF5就選定的核心技術路線,經歷了問界M5、M7之後,已經是“華為造車”中僅次於鴻蒙OS的技術標籤。

除了華為,理想也依靠增程式混動平臺推出了理想ONE和理想L9;此外,東風嵐圖也選擇了這一路線。不過這次李瑞峰專門提出了餘承東的話題,似乎試圖避免打擊面的擴大化。

平心而論,增程式混動確實是各類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中受到質疑最多的一種,從品牌覆蓋率上看也是最小眾的一種。業內對其主要的質疑是結構過度複雜,而且作為增程器的燃油發動機質量參差不齊,高負載下的體驗堪憂。

實際上,插電式混動系統與增程式混動系統的結構十分接近,以至於在最新的國家標準中,增程式混動車就是插電式混動車的一部分。

對於二者的區別,簡單而未必精準的解釋是,汽油機是否直接驅動車輪。

所以,怎麼看二者都更像是插電式混合動力技術的不同分支。二者共享著插混技術的優勢:可純電行駛、不依賴充電樁、滿油滿電續航力驚人……;同時也揹負著插混技術的“惡名”:結構複雜、仍有尾氣排放、油電子系統互為“死重“……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搶市場?魏牌更大的對手是其他DHT

你說何太急?肯定是為了個“利“字。

魏牌與問界或許是競爭對手。不過餘承東手裡的增程式車型,無論是賽力斯SF5還是問界M5,市場表現雖說在好轉,但在今年爆發式增長的插電式混動市場中,佔比仍然有限,道阻且長,與魏牌實在構不成激烈的競爭關係。

從市場上看,魏牌DHT技術的競爭對手並不是增程式混合動力技術。DHT不是長城的獨享,而是一類技術的統稱,即“專用混動技術“,這也是自主品牌近來密集發力的領域:比亞迪DM-i 超級混動、吉利雷神智擎Hi-X混動、奇瑞鯤鵬DHT超級混動、長安藍鯨iDD混動、廣汽傳祺鉅浪混動等等都已經不同程度參與市場競爭。

插電混vs增程式 鄙視鏈底端的巔峰對決(內附科普)

魏牌是對DHT投入更深的一家。目前魏牌旗下車型已經全面普及DHT技術,除了旗艦產品摩卡還提供燃油版車型之外,拿鐵和瑪奇朵都已是DHT全覆蓋。不過,魏牌的銷量表現談不上優秀。上市公司長城汽車最新一期的銷量快報顯示,今年前5個月,魏牌累計銷量1。8萬多輛。

在這種All in DHT的氛圍下,突出自身的產品技術優勢,打造“更好的DHT”,以便儘早在同類產品中脫穎而出,應是魏牌更好的選擇。

■比技術?鄙視鏈底端的同病相“恨”

除了若有若無的市場之爭,從技術上看,同屬於插電式混合動力陣營的DHT與增程式技術,或許有“誰是正統“的糾葛。

不過,從國內外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方向上看,插電式混合動力作為一個整體,在享受著當下的增長紅利同時,實際上面臨著更大的危機。

如果新能源汽車真的有技術上的“鄙視鏈”的話,站在頂端的或許是氫能技術,或者是從現有純電動技術中衍生出的固態電池技術或者超級電容技術,但位於“鄙視鏈”底端的一定是插電式混動技術。

插電混vs增程式 鄙視鏈底端的巔峰對決(內附科普)

且不說“燒油“的原罪,僅從京滬兩大汽車消費重點城市的政策風向上看,就足以認定:插電式混動技術並不受待見。

在北京,插電式混動車從未被視為“真正的”新能源汽車,DHT車型與增程式車型都不例外;在上海,原本的政策是從2022年底取消對插電式混動車型的牌照支援,但從今年6月開始實行的購車萬元補貼政策,已經是純電動汽車專屬。

京滬兩地雖然每年貢獻的銷量絕對值不高,但對品牌形象的影響卻不容小覷,作為政策風向標的地位更是無可替代。這意味著,一些可能選擇插電混動車型的消費者更容易被“勸退”,轉向傳統燃油車或者純電動車。

再看看國外。

最近沸沸揚揚的“歐洲禁燃”決議體現的行業趨勢非常明顯——要禁的不僅是傳統燃油車,還包括插混車型;一眾歐洲車企雖然齊聲反對,但背地裡早就有各自退出插混市場的規劃——只是節奏不同罷了。

同為新能源汽車技術“鄙視鏈”的最底端,同一技術路線的兩個分支之間竟也要有個高低上下之分,令人唏噓。

插電式混合動力作為過渡型技術一直較有普遍認知,短期內大面積上馬這項技術,很多大廠是迫於CAFE限值等節能減排壓力,隨著風向的變化和技術的成熟隨時調整也未可知。李總也是好心提醒消費者注意,掏錢包的時候謹慎一些,以免一時上頭衝動消費。畢竟,長城的工廠是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