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承東:汽車是華為唯一虧損業務,建議儘快淘汰純燃油車

文/海峰看科技

7月7日,第十四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成功召開。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 CEO、智慧汽車解決方案BU CEO餘承東在會上表示,汽車是華為唯一虧損的業務,計劃2022年將投入15億美元。此外,他建議應該儘快淘汰純燃油車。

餘承東:汽車是華為唯一虧損業務,建議儘快淘汰純燃油車

餘承東在會上透露,華為在汽車上投入很大,1年花掉十幾億美元,目前也是華為唯一虧損的業務,直接投入7000人,間接投入超過1萬人,他表示這個領域是很燒錢的遊戲,是虧損的生意。

餘承東表示,2022年,華為將持續加大投入,加速業務發展,包括研發投入15億美元,研發人員7000人,智慧網聯試驗場600畝,聯合創新實驗室2000米。

餘承東:汽車是華為唯一虧損業務,建議儘快淘汰純燃油車

此外,餘承東還談及對增程車的看法,增程作為家裡第一輛車非常合適,他建議儘快淘汰純燃油車,並分享稱增程車用汽油發電比燃油車更省油,大概能省一半的油,真正帶來能效的提升。

顯而易見的是,華為消費者業務被制裁後,智慧汽車業務被華為視作新的增長點。那麼,華為造車業務進展如何呢?

根據參與程度,華為與車企有三種商業合作模式,第一種是零部件供應模式,華為僅提供車企部分零部件,華為品牌不露出;第二種是解決方案整合模式(Huawei Inside),車企應用華為全棧智慧汽車解決方案,雙方聯合開發,並可以露出華為品牌;第三種是智選車模式,由華為主導汽車的產品設計、使用者定義、銷售渠道等,除了露出華為品牌,還將用到華為的渠道資源。

華為目前合作最多的是小康股份,也是第三種合作模式。雙方聯手打造的第一款產品問界M5於半年前釋出。資料顯示,問界M5今年3月-6月銷量分別為3045輛、3245輛、5006輛和7021輛。

簡單來說,這個成績單可以說明的是M5是造車新勢力中單款車交付破萬最快的,對比同樣選擇增程式的理想ONE,達成這一目標花了20個月。

值得一提的是,曾經有購買問界M5的車主將車尾換上了“HUAWEI”標誌,並直呼“裝上去之後簡直注入了靈魂”。

餘承東:汽車是華為唯一虧損業務,建議儘快淘汰純燃油車

筆者在淘寶搜尋後,確實有商家提供問界M5改裝服務。

餘承東:汽車是華為唯一虧損業務,建議儘快淘汰純燃油車

延續M5的出奇表現,華為最近釋出了電動車問界M7。問界M7對標的是寶馬X7和奧迪Q7L,搭載華為DriveONE純電驅增程平臺,搭配零重力座椅和全新升級的HarmonyOS(鴻蒙系統)智慧座艙,且該款車為增程式,同時進入油車、電車兩個市場。

根據官方資料顯示,問界M7開售2小時訂單破萬、4小時訂單破2萬,釋出後2天,訂單已超5萬。

餘承東:汽車是華為唯一虧損業務,建議儘快淘汰純燃油車

除了上述兩款明星車型,華為還曾推出以下三款。第一款是小康賽力斯SF5,華為在其中提供的是HUAWEI DriveONE電驅動系統、HUAWEI HiCar車機系統、HUAWEI SOUND車載音訊系統,其餘由小康完成。

不過賽力斯SF5全年銷量未過萬,在2021下半年銷量迎來一波增長,在10月份零售量突破2200輛,但在今年1-5月份都只取得了5臺新車的銷量資料。也因此引來消費者吐槽“賽力斯SF5上市僅八個月就被拋棄(停產),保有量不高,導致SF5一年後的保值率近乎腰斬”。

餘承東:汽車是華為唯一虧損業務,建議儘快淘汰純燃油車

第二款是RCFOX極狐阿爾法S華為HI版,整套智慧駕駛輔助和座艙系統由華為搭建,其餘由北汽完成,它是首款採用華為HI全棧智慧汽車解決方案的車型,可實現城市高階輔助駕駛,並與近日釋出了極狐阿爾法S全新HI版,其進階版售價為39。79萬元,高階版售價為42。99萬元。

餘承東:汽車是華為唯一虧損業務,建議儘快淘汰純燃油車

第三款是阿維塔11,基於智慧電動汽車技術平臺“C(長安)H(華為)N(寧德時代)”打造,該平臺由長安汽車、華為和寧德時代共同開發。華為重點在智慧汽車數字化架構和5大智慧系統——智慧駕駛、智慧電動、智慧座艙、智慧網聯、智慧車雲服務。該車將於8月8日上市,年底交付。

餘承東:汽車是華為唯一虧損業務,建議儘快淘汰純燃油車

今年經濟形勢嚴峻,華為又將採取怎樣的打法,以填補手機業務的收入黑洞呢?

第一,增加渠道。2022年底,華為賣車門店將從600家擴充套件到1000家,覆蓋銷售城市數量將從109個擴充套件到150個。

第二,增加產品。問界M7之後,9月問界M5純電版即將釋出,問界M9則在明年釋出。

第三,尋找夥伴。根據中汽協統計資料表示,在中國品牌汽車銷量前十五名企業集團中,有三分之一與華為展開深度合作。華為與長安合作產品阿維塔、與北汽合作的極狐等已經在部分地區門店籌備試點銷售,搭載華為零部件的比亞迪車型也將於明年進入華為門店。

科技型企業跨界造車並不少見,相比於蘋果多年侷限於CarPlay和汽車專利世界進展緩慢,華為則很快,一開始走零部件供應商路線,風險較小,而且有緩衝時間熟悉造車流程。

餘承東此前在粵港澳大灣區車展上表示,“在實現汽車智慧化過程中,希望大家分工協作共同發展,一家企業不能什麼都做。像電池、天窗、玻璃、門窗、座椅、底盤這些東西我們沒有做,我們做的是電子化部分,沒有想過一家吃獨食。華為沒有吃獨食的理念,否則也不會被美國製裁”。

從M5到M7,從問界到極狐、阿維塔,我們可以發現,一直宣稱不造車的華為,邊界越來越模糊,速度越來越快,似乎在下一盤大棋,未來故事要怎麼講,讓我們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