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A付費升級成趨勢,花錢買“半成品”?

“OTA升級”大家都聽過,全稱Over-the-Air Technology,空中下載技術,相當於我們手機系統升級,增加和最佳化一些功能以提升使用體驗,在大網際網路時代,幾乎“萬物皆可OTA”。就是這麼平常的一件事,有些汽車廠商,似乎在當中發現了生財之道,OTA不光要收費,而且還要有時間限制。以前是買車先入門,賺錢靠售後,現在部分品牌商們自己卷著要送基礎保養了,但又搞出新套路?

買車了,但不是完全買

OTA付費升級成趨勢,花錢買“半成品”?

先來說說最近發生的問題,6月29日賓士釋出了一則訊息,稱賓士EQS 450+先鋒版的車主,可以花4998元,將後輪轉向角度從4。5°提升至與其他車型一樣的10°。離譜的是,這項升級並非長期有效,而是隻能用一年,還不忘贈送三個月試用期。這就好比你買了一個QQ音樂的年費會員,之後是要續費的,商家大發慈悲,還送你三首歌曲的試聽。

OTA付費升級成趨勢,花錢買“半成品”?

乍聽起來,花錢將低配車型某項效能升級到和高配一樣,又是理所當然,但是這個有效期多少有點暴露資本家醜惡的嘴臉。萬萬沒想到,汽車智慧化還能這樣玩。好在,賓士從來不坑窮人。

OTA付費升級成趨勢,花錢買“半成品”?

當然,要說到功能付費,還得說說帶頭的特斯拉,最初引起熱議,是Model 3可以付費OTA升級來啟用後排座椅加熱,費用為2400元,當時特斯拉還沒有想到可以設定有效期限。

有一種說法,特斯拉同一款車,所有車型出廠都是一樣的硬體配置,只是看你付了多少錢,就給開通多少功能。只是那個時候他們不告訴你,到了合適的時間再跟你說,你只需要給錢可以啟用,這就是你買車了,但又不全買。

OTA付費升級成趨勢,花錢買“半成品”?

不過,你可能會有疑問,同樣都是付費OTA升級,為什麼特斯拉和賓士的風評似乎很大差別?這當中最大的問題在於,特斯拉的OTA升級是一次付費,長期有效的,賓士卻是按年收費。就對於車主來說,知道自己的車輛明明有這個功能,卻每年要付費去啟用使用,這誰受得了?雖然說對於EQS的車主來說,4998元不算什麼,但心裡不爽!

OTA付費升級成趨勢,花錢買“半成品”?

無獨有偶的是,在賓士EQS推出付費升級不久後,另一邊的寶馬也緊跟其後,在韓國市場針對部分功能推出了訂閱服務,當中包括座椅加熱、方向盤加熱、無線Apple CarPlay、行車記錄儀等等,使用者需透過BMW ConnectedDrive應用商店進行購買後才能使用。不得不說,寶馬還是“人性化”一點的,因為你可以選擇買一段時間,或者直接永久購買。

以座椅加熱為例,寶馬提供1個月的免費試用期,後續想要訂閱的話,每月費用約18美元(摺合人民幣122元),一年套餐為176美元(摺合人民幣1185元),三年套餐為283美元(摺合人民幣1905元),永久使用的話費用則為406美元(摺合人民幣2700元);方向盤加熱的訂閱價格為1個月10美元(摺合人民幣68元),每年92美元(摺合人民幣620元),三年161美元(摺合人民幣1084元),永久使用222美元(摺合人民幣1494元)。此外,無線CarPlay的價格為305美元(摺合人民幣2052元)。

不得不說,在這方面豪華品牌可謂是一個比一個玩得溜,相比起賓士的隱藏功能,寶馬直接將原本需要額外選裝的配置,變成了OTA付費升級。

OTA升級,是一把雙刃劍

OTA付費升級成趨勢,花錢買“半成品”?

如今,不少廠家在推出新車的時候,都會將OTA升級作為其亮點配置之一,尤其在新勢力車型上更強調這一點。在廠家宣傳中,只要有OTA,買車以後消費者可以獲得許多額外的功能,包括新功能 ,或者將原來的功能進行升級,比如,你的車子本來帶有電動尾箱,後續透過OTA升級可以變成自動感應開啟;又或者在原本的輔助駕駛系統中增加一些新的“本事”,實現常用常新。聽上去可比買到手是怎麼樣就是怎麼樣的傳統汽車有趣得多,怎麼都覺得自己血賺呀。

OTA付費升級成趨勢,花錢買“半成品”?

凡事都有兩面性,可以“開”新功能給你,當然也可以“鎖”你的功能,給不給用,何時給用,掌控權在廠家手裡,並不在已經付費買車、擁有所有權的消費者手裡。所以就出現了前面說的賓士、特斯拉、寶馬這些騷操作,以後看到支援OTA,可不要單純地覺得是個好東西,起碼我不會這麼傻了。

OTA付費升級成趨勢,花錢買“半成品”?

更可怕的是,再這麼發展下去,汽車廠家會不會先賺一波賣車錢,再賺一波軟體錢,最後出現得觀看廣告才能進入系統?又或者會不會突然說後剎車需要付費才能啟用?簡直是個無底洞,買車才剛剛是開始,後面路還長著,相比之下,突然覺得有些電動車品牌交付“半成品”已經不算啥了。像消費者這樣的韭菜,是常割常有,常割常新的。

編輯說:

今天座椅加熱付個費,明天方向盤加熱付個費,後天後輪轉向角度付個費,這些還不是剛需,消費不起我就忍唄,但任由廠商這麼搞下去,我們距離“包月剎車”還遠嗎?還好,事情或許到不了這個地步。今年4月工信部針對此前部分廠商利用OTA名義,背地裡對私家車降低充電功率、降低續航、修改系統BUG等問題,進行了監管和規範,相信事情到了那一步,有關部分也會出臺汽車付費專案管理規範的,畢竟消費者花幾萬甚至幾十萬的大價錢買臺車,該有的權益還是要完全享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