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汽車螢幕載入廣告是不可阻擋的結局,我們就只能選擇躺平嗎?

汽車與廣告,比人們想象的還要更早地捆綁在一起。

1900年,米其林輪胎公司為了激發人們買車的慾望,進而售賣更多的輪胎,推出了《米其林指南》,一本可以作為旅遊手冊,又兼具廣告意味的指南。

如果汽車螢幕載入廣告是不可阻擋的結局,我們就只能選擇躺平嗎?

而在今日,汽車與廣告的捆綁則更加緊密。

保時捷,與瑞士百年老店伊鐵納(ETERNA)的合作,在手錶上已經以專業製表商自居;賓士,生產過泰迪玩具系列,掀起了一陣風潮;寶馬,致力於高爾夫運動,寶馬“高爾夫系列”時尚精品應運而生……

車企已經不再是不是單一的企業了,他們正在縱橫發展,發展各色各樣的衍生品牌。一方面,增加公司的業務收入,另一方面,則是為旗下汽車做廣告

。畢竟車與奢侈、時尚的品牌,總是顯得那麼登對。

蔚來,似乎也嗅到了這個商機,旗下的環保時尚品牌BLUE SKY LAB,便是蔚來業務發展的一個新方向。

如果汽車螢幕載入廣告是不可阻擋的結局,我們就只能選擇躺平嗎?

但這樣一則關於時裝品牌的廣告出現在車機螢幕上,儘管都是一個品牌旗下的產品,可還是顯得格外突兀和難以接受。

因為這已經不是單純的衍生品了,車機螢幕廣告延伸出了對車企極大的拷問:汽車與廣告的邊界在哪裡?消費者的權益和車企的利益交匯的邊界又在哪裡?

“冒頭”的車載廣告引發爭議

上週,一位科技博主發文稱;“導航介面彈窗廣告,讓你不用看地圖了”,直指蔚來汽車在中控屏植入廣告的不端行為。

此番言論一出,輿論迅速發酵,“蔚來汽車被曝導航介面彈廣告”也直接登上熱搜。

針對車機螢幕彈窗廣告這一問題,蔚來汽車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近期新創了名為“BLUE SKY LAB”的環保方向時尚品牌。這次的車機螢幕顯示的是一個業務通知推送,而不是廣告推送,“使用者如果感興趣可以點進詳情頁觀看,如果不感興趣,那麼不點開,也不會對使用者有任何影響”。

如果汽車螢幕載入廣告是不可阻擋的結局,我們就只能選擇躺平嗎?

隨後,發文控訴蔚來的車主也發文迴應:自己看到的資訊的確不是“彈窗廣告”,而是“通知欄點開來推送的廣告”。但對於蔚來汽車的這種做法,車主仍然表示“車機端裡面不應該存在廣告”。

蔚來方面則順勢強調,蔚來非常重視使用者體驗,不會利用車機螢幕開展廣告業務。

蔚來的迴應有理有據,不失偏頗,但作為擁有汽車所有權的車主們顯然對此並不滿意。

雖然有部分車主為蔚來拍影片證明真的不是彈窗廣告,只是資訊提示而已,認為在日常生活的使用中也無關大礙。

但有更多的車主意見激烈,認為自己的車裡投放廣告是需要經過本人允許的,否則就應當被視為侵權。也有車主表示,蔚來,重新定義廣告,推自家的廣告就是資訊提示而已,但無論如何,如果不能守住資訊欄的純淨,那麼彈窗廣告,也不遠了。

不難看出,對於車廠將廣告觸手伸到使用者車內的做法,大多數人都是持反對意見的,已經買車的感覺權益被侵犯義憤填膺,還未買車的則是心有慼慼焉。

總之,車主和準車主們都有著一致的想法:自己的汽車,絕不能被無端推送廣告。

廣告,智慧汽車難以抵抗的誘惑

一分廣告十分利,尤其是網際網路廣告,背後的價值更是大到驚人。

網際網路的發展無疑推動了技術的發展,改變了人們傳統的生活方式。同時,網際網路也改變了人們接收資訊的來源以及獲取資訊的速度。人們對於資訊的需求越來越頻繁,這給予了網際網路廣告快速萌芽的溫床。

而且相比起傳統的廣告機制和傳統營銷,網際網路發展以後,線上廣告更透明,資料更可觀,效果更加可控,用與以往相差無幾的費用做推廣營銷,反而能有呈數倍增長的回報。

因此,幾乎任何行業都對網際網路廣告沒有抵抗力,畢竟,沒有哪一家企業會放著這樣一塊絕佳資訊埠而毫不作為。

換句話來說,品牌的宣傳和營銷,已經是網際網路時代最頻繁發生的事情了。

而蔚來,或許在以試探使用者心理底線的方式,摸索智慧汽車廣告的新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在智慧汽車廣告這條道路上,蔚來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在今年的5月份,哈弗H6便被網友曝出在汽車啟動後,中控螢幕會直接彈出廣告。該名網友上傳的圖片顯示,在按下汽車的啟動按鈕之後,中控屏上直接彈出一個廣告活動的畫面。

如果汽車螢幕載入廣告是不可阻擋的結局,我們就只能選擇躺平嗎?

和蔚來一樣,這個也是哈弗自家的活動廣告,但廣告自動彈出佔據了螢幕大概四分之三的位置也是讓人無奈,而需要手動關閉才能進行的中控操作更是直接威脅到了使用者的行車安全。

毫無疑問,哈弗這一舉措引起了眾多消費者的反感,雖然不像他們說的“觀看廣告後才能開車;充值88,免一年的廣告”那麼誇張,但使用者有這樣的言論和反應,已經可以說明了使用者對自身利益的關切。

可哪怕已有案例在前,蔚來依舊不願“放手”。因為相比於硬體這樣較為固定的行業利潤來說,幾乎沒有投入的軟廣告確實要賺得更輕鬆。

從國內網際網路公司2021年上半年廣告營收資料圖來看,廣告這塊“蛋糕”的誘惑在太大,令廠商難以抑制住躁動的慾望。

阿里巴巴,上半年的廣告營收是1166。21億元,騰訊是362。65億元,而前段時間造車風頭正盛的小米,半年的廣告營收是58億元,基本上一年上百億的收入是能夠輕鬆達到的。

如果汽車螢幕載入廣告是不可阻擋的結局,我們就只能選擇躺平嗎?

而且,上述數字還在逐年上升。阿里巴巴對比上半年同比增長了23。99%,騰訊同比增長了23。13%,小米更是同比增長了44。83%……

面對2020年我國網際網路廣告行業接近5500億元的市場規模,2021年預計突破六千億元的市場規模,新勢力造車企業又怎會不心動呢?

車載螢幕上的廣告營收,未來也許真的會成為車企極其重要且比重不低的收入之一。

不同於其他行業,車機廣告,是一種由硬體出發,向上相容的模式。這種模式的好處在於,硬體是存在且必須使用的,相比起人們時不時才打開使用,甚至完全關閉推送的軟體,基於硬體的廣告模式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證推送效果,就像電梯裡的那些廣告,讓你想不看都不可能。

再者,車機廣告的使用者屬性是非常明確的。有了消費者的使用者畫像,投放廣告就可以省去一個非常繁雜且準確性不高的過程——客戶篩選。

因此,對於汽車相關行業的廣告主來說,汽車上那塊中控螢幕簡直是不可多得好地方。相對於幾乎每個人都擁有的手機、電腦,汽車使用者則有著非常精準的屬性,所以在螢幕上的每一條廣告,都是精準率超高的有效推送,推廣營銷的效果也將被拔高到一定程度。

一旦這條智慧汽車的廣告之路被打通,車企們幾乎可以站著就把錢掙了,誰能不心動?

智慧汽車行業與使用者的廣告博弈

在非智慧車時代,車機往往只是作為一個單純的導航或者CD機,而在網際網路時代,中控螢幕的作用已經有了更多的互動屬性。

由此,我們不得不去審視智慧汽車與網際網路廣告的必然結合,這一對使用者習慣形成挑戰,智慧汽車行業內心激烈互博的新生事物。

如果汽車螢幕載入廣告是不可阻擋的結局,我們就只能選擇躺平嗎?

在安全的基礎上,或者說未來某一天進入到無人駕駛階段,智慧汽車行業未來肯定會形成某種生態,生態本身的運營如何保證,這就牽涉到了利潤的歸屬。車主的行車安全、作為消費者的權益分配,如何在這一新生事物中達到平衡,就成為了一件其實可以提前考慮的行業前瞻性問題了。

就像電腦手機的螢幕,十多年前誰會想到它們會在全球形成一個幾萬億美元的大市場呢?

今年七月份,電梯廣告巨頭分眾傳媒在半年度報告中指出,它已經涉及到了新能源汽車廣告的投放,並且已經有新能源汽車業務板塊的廣告投入了。

顯然,廣告巨頭們早就盯上了智慧汽車那塊蘊藏著無數財富可能的螢幕,並且已經付諸於行動

事實上,即便我們的汽車大屏暫時還沒有被資本拿下,但在萬物互聯時代,那塊智慧螢幕已經無法樹起壁壘去抵擋一體化的行業生態程序。

假設在未來,智慧汽車廣告不可避免地到來了。那麼,

如何嚴格把控廣告出現的時間點——在保障車主行駛安全的情況下載入廣告,就成為了整個產業鏈都必須要認真考量的一件事情

萬物互聯的時代,也是萬物皆可廣告的時代。據統計,我們現代人,每天都會接觸近1500個或明或暗的廣告。廣告,已經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深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吃飯選擇美團或餓了麼,看電影選擇貓眼或淘票票,出行以攜程完成所有流程、旅遊選擇小紅書為參考……它們其實都是廣告,但同時也是資訊載體。

我們痛恨廣告,但也離不開廣告,這一特性就讓我們在生活中根本無法擺脫廣告,或者說,廣告構成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可以預見的是,在廣告面前,汽車這塊螢幕確實不會有太多的防禦時間了——在金錢面前,破防的又何止是你我,汽車廠商及其整體利益鏈也不會矜持太久。

如果汽車螢幕載入廣告是不可阻擋的結局,我們就只能選擇躺平嗎?

資料上帝傑夫·哈默巴赫(Jeff。Hammerbacher)就曾感慨過:“我們這一代最聰明的頭腦,竟然集中在一起絞盡腦汁地思考如何讓人們點選廣告,這真的是太糟糕了。”

每天一睜眼就是廣告,這一切確實太糟糕了,可我們的手機、電腦、電視也同樣經歷了這一轉變。我們無法因為拒絕廣告而拒絕網際網路,未來某一天,應該也不會因為拒絕廣告而拒絕汽車智慧化。

汽車大屏載入廣告。如果這一天不可避免地到來了,希望廠商還是能夠剋制一點,多多考慮一下車主的心情和利益。

除了說點兒這些不鹹不淡的話以外,我們又能做什麼呢?想想,這真是一個細思極恐又令人倍感沮喪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