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質量疑雲:日賺上億卻頻繁召回

特斯拉質量疑雲:日賺上億卻頻繁召回

無法啟動、突然失去動力?特斯拉又召回了。

4月7日,特斯拉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召回計劃,召回部分進口及國產Model 3電動汽車,共計12。78萬輛。

特斯拉質量疑雲:日賺上億卻頻繁召回

理由是“召回車輛的後電機逆變器可能發生故障,進而導致車輛無法啟動、在行駛中失去動力,極端情況下可能增加車輛發生碰撞的風險,存在安全隱患。

這並非個例,近年來特斯拉已在全球各地頻繁召回。

銷量暴漲的電動車之王,為何深陷質量問題?

特斯拉頻繁的質量問題,正引發市場擔憂。

今年2月18日,特斯拉在中國召回2.6萬輛國產Model 3和Y電動汽車。

理由是召回車輛熱泵電子膨脹閥定位時會有微小移動,長期可能造成閥門部分開啟,熱泵壓縮機停止工作,車輛無法制熱。

制熱失效後,若車輛行駛在氣溫較低地區時,前擋風玻璃會出現冰霜,使得駕駛人員的駕駛視線嚴重受阻,提升車禍發生機率。

2021年12月,特斯拉更是在中國市場連續兩次召回。

一次召回2。1萬輛國產Model Y,由於供應商製造原因,前、後轉向節強度可能存在不符合設計要求的情況。

另一次召回14。42萬輛國產Model 3,主要涉及後備箱蓋問題。

特斯拉質量疑雲:日賺上億卻頻繁召回

在美國,特斯拉召回數量更驚人。據外媒報道,2022年1月—2月,特斯拉在美召回次數達到4次,涉及車輛超過147萬臺。

2021年全年,特斯拉在全球共交付93。62萬臺新車。從動輒10幾萬輛的召回情況來看,其質量問題確實一言難盡。

這與其發展階段有關,熬過2019年至暗時刻後,特斯拉核心訴求轉變為加速普及電動車,並爭取最大市場份額,這對產能要去非常苛刻。

一個經驗不足的造車新秀,要瘋狂趕產能,質量崩塌或許不可避免。

2021年2月一次採訪中,馬斯克自己也承認Model S早期版本的座椅很糟糕,“可能是我坐過的所有汽車中最糟糕的座椅”。

“有朋友問我,應該什麼時候買特斯拉?我的回答是,要麼一開始買,要麼等生產穩定下來再買。因為在生產加速過程中,要讓產量直線上升同時還要在所有細節上做到完美的確非常困難。”

“在提高產量期間,我們發現油漆沒幹,加快生產線過程中,需要額外一至兩分鐘讓車輛油漆晾乾,但實際上卻沒有足夠時間晾乾油漆。”

特斯拉質量疑雲:日賺上億卻頻繁召回

2021年,特斯拉共生產汽車93。04萬臺,交付93。62萬臺,同比增長87%。

馬斯克也曾公開表示,特斯拉有信心能保持每年50%以上的交付量增長率。預期2030年實現2000萬輛的年交付量。

在2021年財報會議上,他指出“2022年特斯拉沒有新車,重點仍是擴大產能。”

這意味著未來幾年特斯拉仍處於瘋狂趕產能階段,頻繁的全球召回潮,或將繼續上演。

然而,即便頻繁召回,即便連續漲價,也無法阻擋消費者對特斯拉的熱情。

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補貼繼續退坡30%,2022年12月31日後上牌的新能源汽車,將不再給予國家補貼。

補貼落幕,再疊加鋰礦等上游原材料大幅上漲,今年以來,特斯拉、小鵬、理想、哪吒、威馬、比亞迪等車企紛紛宣佈漲價,漲幅在數千元至2萬元不等。

在此次漲價潮中,特斯拉最早漲價,次數最多、幅度也最大。

特斯拉質量疑雲:日賺上億卻頻繁召回

2021年底,特斯拉率先漲價,國產Model Y後輪驅動版上漲2。1萬元,Model 3後輪驅動版上漲1萬元。

2022年,3月10日—17日,特斯拉連續3次上調部分國產Model3、ModelY車型售價,分別漲價1萬元、1。8萬—2萬元、1。5萬元。

其中,國產ModelY高效能版短短几天內漲價3萬元。

4月7日,特斯拉美國官網又效能版上調1000美元,Model3長續航版上調1500美元。

從車企公佈的銷量資料來看,漲價並未阻礙電動大潮。

3月,比亞迪新能源車銷量為10。5萬輛,同比大漲333%;小鵬汽車交付15414輛,同比增長202%;哪吒汽車交付12026輛,同比增長270%;理想汽車交付11034輛,同比增長125%。

特斯拉公佈的銷量資料顯示,2022年一季度其全球交付量超過31萬輛,同比增長68%。

銷量節節攀高,讓特斯拉從瀕臨破產走向日賺近億元的頂級車企。

2021年報顯示,特斯拉全年實現營收538.23億美元,同比增長71%;淨利潤55.19億美元(約351.3億元),同比大漲665%。

特斯拉質量疑雲:日賺上億卻頻繁召回

炒作兩年後,特斯拉的利潤增速終於匹配上股價暴漲的速度。。。。

相比之下,比亞迪2021年淨利潤僅30。45億元,不足特斯拉的1/10。在費用管控、毛利率、淨利潤等指標上,國產電動車仍與特斯拉有很大差距。

更關鍵的是,新能源車下半場的智慧化之戰,已拉開帷幕。

比亞迪和特斯拉有著本質不同,比亞迪定位是賣車、賣電池的硬體公司,但特斯拉定位是軟、硬兼具的科技公司。

特斯拉市值能飆到萬億美元,主要靠軟體的想象力,其FSD(全自動駕駛)軟體訂閱服務2021年7月改為每月付199美元訂閱FSD套餐,讓賣車從一錘子買賣走向持續收費時代。

有分析師認為,10年後如果有80%的特斯拉使用者訂閱了FSD服務,每年將為特斯拉帶來1000億美元營業利潤,僅軟體這一項的市場價值就達到8500億美元。

所以智慧化佈局才是新能源車下半場的核心所在,未來汽車對鐳射雷達、影象感測器、CPU、AI晶片、功率晶片等應硬體的需求將與日俱增,本質還是歐美的高科技企業的主場,尤其自動駕駛AI晶片領域,英偉達一家獨大,國內企業尚處於起步階段。

經歷銷量大漲盛宴後,中國新能源車企仍有硬仗要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