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本位傳統文化背景下,賈寶玉的人生悲劇實為文化的悲劇

我是所謂青蛙,請點選上方“關注”,一同解析財經、管理方面的有價值資訊。

官本位傳統文化背景下,賈寶玉的人生悲劇實為文化的悲劇

一、先看看傳統文化是個什麼樣子,尤其是傳統文化中的官本位人生價值觀設定

中國傳統文化以及傳統文化中的官本位思想,有其深刻的社會根源和歷史必然性。官本位思想將全體社會成員區劃為官、民兩種,以官為本、以官為貴、以官為尊,以是否為官、官位高下作為評判社會個體價值高下的基本尺度。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以其“禮樂”理念,將官本位思想進行了昇華和固化。

傳統文化中的官本位思想在社會歷史層面上,形成於分封制社會向士大夫社會的演化,尤其是小農社會與士大夫社會的合流,經歷了世爵制、鄉舉裡選制、九品中正制直到不斷走向完善的科舉制,使官本位思想在社會實踐層面得以最終確立、固化。比如到宋代,皇帝叫官家,丈夫叫官人,顧客叫客官,觀眾叫看官,幾乎無人不官,官本位,已經是十分普遍的社會心理了。

官本位傳統文化背景下,賈寶玉的人生悲劇實為文化的悲劇

在儒家思想中,以“德”規範人的思維與意識,以“禮”規範人的行為與活動,“克己復禮”就是剋制自己的本性以符合社會禮法。儒家思想強調讀書,但讀書的目的直指做官、做大官,讀書等於做官。所謂“學而優則仕”、“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等等,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讀書得意,其實都是做官的得意。

官本位思想的土壤是中國的小農經濟,漫長的三千年封建社會將其推向了極致。在文化思想上,官本位自北宋之後,更是走向了文化的自覺。北宋大儒張載的名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甚至在近代被奉為經典的“橫渠四句”。但實際上,這“橫渠四句”不過是官本位思想自覺後,知識分子自欺欺人而不自知的囈語罷了。

官本位傳統文化背景下,賈寶玉的人生悲劇實為文化的悲劇

二、再看看賈寶玉前生是個什麼樣子,悲號於“修齊治平”而不能的賈寶玉形象

《紅樓夢》第三回中有兩首《西江月》詞,雖是曹雪芹託言“後人”所作,但一直被認為是賈寶玉的定評。其一曰:“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其二曰:“富貴不知樂業,貧窮難耐淒涼。可憐辜負好韶光,於國於家無望。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紈絝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

《紅樓夢》中的賈寶玉形象,可透過其前生、後世兩個階段刻畫。從前生講,寶玉乃是“女媧氏煉石補天之時”煉就的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頑石中的一塊,因為“媧皇氏只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只單單剩了一塊未用,便棄在此山青埂峰下。”這棄而未用的頑石,便是前生的寶玉。

官本位傳統文化背景下,賈寶玉的人生悲劇實為文化的悲劇

此石“靈性已通,因見眾石俱得補天,獨自己無材不堪入選,遂自怨自嘆,日夜悲號慚愧。”可見,前生的賈寶玉,仍然是生活在傳統儒家思想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人生價值觀中的,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或“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的追求。

只是因為偶然的、無名的原因被拋棄,以致其自怨自嘆,日夜悲號;也由此可見,賈寶玉前生的“補天”意識其實是極端強烈的,以致於“幻形入世”後,其“補天”意識完全走向了另外一個極端,也就是極端地排斥和厭惡。當然,此種文化語境下的“補天”之途也就是我們前文所說的“做官”之道,二者是完全重合的。

官本位傳統文化背景下,賈寶玉的人生悲劇實為文化的悲劇

三、接著看看賈寶玉的後世模樣,細觀掙扎在官本位思想與制度中的賈寶玉形象

後世即現世,是賈寶玉“幻形入世”後的刻畫,《紅樓夢》全書基本上都在講他的現世生活。總體上,都是圍繞“愚頑怕讀文章”的性格特徵去描寫的。最初在第二回裡,作者就假借冷子興之口講述了寶玉“抓周”時的作為,“誰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釵環抓來”,寶玉的父親賈政立時大怒,給寶玉貼上了“將來酒色之徒耳”的標籤。

在第五回“遊幻境指迷十二釵,飲仙醪曲演紅樓夢”裡,寫寶玉在東府看到一幅激勵少年讀書的《燃藜圖》時,“心中便有些不快”,再看到一幅“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的對聯時,“縱然室宇精美,鋪陳華麗,亦斷斷不肯在這裡了,忙說:‘快出去!快出去!’”可見,現世中的賈寶玉,對讀書是極度排斥的。當然,他排斥的讀書,僅僅是指向科舉做官的讀書。

官本位傳統文化背景下,賈寶玉的人生悲劇實為文化的悲劇

但在封建社會,在中國官本位的儒家文化傳統之下,不指向科舉做官的讀書,還是讀書嗎?讀書和做官其實是一體的,如果不是“留意於孔孟之間,委身於經濟之道”的讀書,那讀書便失去了價值,甚至被認為是歧途。第二十三回“西廂記妙詞通戲語,牡丹亭豔曲警芳心”,賈寶玉所讀西廂,只能是偷讀。

所以,賈寶玉對讀書的厭惡和他對做官的厭惡是一脈相承的。賈寶玉一旦聽聞父親賈政要檢查他的“功課”,就一定是渾身上下不自在,就一定手忙腳亂,甚至會故意裝病,逃避檢查。而他來自本性的對“功名”和“做官”的輕蔑厭惡,嘲諷做官者為“祿蠹”,對做官不屑一顧,就是他厭惡讀書的根本原因。

官本位傳統文化背景下,賈寶玉的人生悲劇實為文化的悲劇

三、最後看看賈寶玉在傳統文化中將成個什麼樣子,寶玉其實生死同趣、無路可走

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官本位思想意識中,在官民二元對立的現實社會場境下,賈寶玉的人生其實沒有選擇。由於出身於開國勳貴、鐘鳴鼎食的貴族之家,作為男丁,賈寶玉不可能為民,其人生只有做官一途可走。這是所有人,包括賈府上下、乃至賈府的丫鬟們都十分清楚的事情。於是,也就有了來自不同身價地位的人們的“勸學”,實質上,就是勸賈寶玉做官,因為唯有做官的人生才有價值,而賈寶玉的人生只此一途。

偏偏賈寶玉視功名如糞土,批官宦為“祿蠹“,而且這樣的性格特質是前生註定的,是無法改變的。所以,傳統文化官本位思想背景下的賈寶玉,在未成年、未立業之前尚可逃避,一旦成年,其人生必然生死同趣、無路可走。賈寶玉的人生悲劇,本質在於官本位傳統文化對人性的壓抑與扭曲,實為文化的悲劇。

作者簡介:所謂青蛙,供職於高校,管理學教授,法學博士,經濟學博士後,愛好書法、旅遊,願我的文字帶給你愉悅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