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上這輛小車其貌不揚,僅三個國家掌握製造技術,價格超1000萬!

編者語:

我是製造君,各位造友晚上好~

航空母艦代表著現代化軍事建設的最高製造工藝,造價也是十分高昂的。

航母上任何一樣不起眼的東西都稱得上“天價”,就連一輛航母上的甲板牽引車都價值千萬。全球只有三個國家可以獨立完成航母牽引車的研發和生產,分別是美國、中國和俄羅斯,其中美國的種類最多,技術最先進。

航母上這輛小車其貌不揚,僅三個國家掌握製造技術,價格超1000萬!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美國就已經開始在航空母艦的甲板上部署牽引車。當時的艦載戰鬥機主要是活塞式發動機,並且大部分採用木質和金屬部件的結構設計,體積小重量也相對要輕不少。在特殊情況下,直接讓機組或者地勤人員將艦載機推上升降機和起飛跑道。

二戰結束後,噴氣式戰鬥機取代了螺旋槳戰鬥機,戰鬥機的體積和質量也在不斷變大,依靠傳統人工推移顯然是不行的,必須要為艦載戰鬥機研發配套的專用牽引車輛。

據瞭解,在現役的航母艦載戰鬥機中,法國達索公司研發的陣風-M艦載戰鬥機最輕,其最大起飛重量為22噸,而像殲15和F/A-18E/F這類重型艦載戰鬥機的起飛重量均超過30噸,因此需要功率足夠大的牽引車,才能在航母甲板上隨意拖拽這些大塊頭的艦載機。

甲板牽引車,是航母艦載機地勤工作的重要角色,它主要用於在降落後牽引艦載機抵達停放位置或是將艦載機轉移到起飛位置上。甲板牽引車特製的輪胎和逆向轉彎車輪驅動系統,這保證了它擁有足夠的牽引力和能夠儘可能的減少轉彎半徑。

航母上這輛小車其貌不揚,僅三個國家掌握製造技術,價格超1000萬!

甲板牽引車不僅有強大的動力,還要具有耐腐蝕、抗氧化等特性,要防雨雪、防冰凍、耐高溫、耐高溼、耐腐蝕,要長期經受海風的摧殘,這也對牽引車外殼的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甲板牽引車體積上不能設計太大,這樣可能會刮傷艦載機,還會佔用空間。

以美國尼米茲級航母配備的A/S32A31型艦載機牽引車為例。該車外形設計的十分低矮,呈扁盒狀,車身四周沒有設定任何突出部件,以方便其在飛機頭和機翼下面活動,還有效降低了車輛重心,使其在牽引飛機時可以行駛的更為平穩,不會對飛機輪軸產生向上的牽引力。

這臺車長為3。5米,寬度1。8米,高度1米,離地間隙20公分,自重9。7噸,拉桿拉力反向:5。4噸,正向為8噸。除了拖拽艦載機以外,甲板牽引車還可以為噴氣發動機的空氣啟動裝置MSU-200NAV提供充能服務。

航母上這輛小車其貌不揚,僅三個國家掌握製造技術,價格超1000萬!

甲板牽引車是針對其具體工作環境設計的一種動力車輛。它的特徵包括:

(1)重心足夠低,底盤足夠低。由於航母在海洋行駛的不穩定性,要求牽引車的重心必須低,為了能夠在機翼下穿行,牽引車往往設計成扁平狀。

(2)控制精確,停放準確。由於艦載機造價高昂,稍有不慎將產生很大的損失,這要求甲板牽引車必須效能穩定,控制精確,駕駛人員視野開闊,前進和後退操作一樣便利,保證停放準確。

(3)排程靈活,安全高效。由於排程通道狹窄,操作空間有限,這就要求牽引車體積小,轉彎半徑小,具備排程靈活的特點,並且工作安全高效。

航母上這輛小車其貌不揚,僅三個國家掌握製造技術,價格超1000萬!

甲板牽引車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地勤工作,航母甲板上的空間有限,需要容納那麼多艦載機,如果沒有甲板牽引車,航母艦載機的進出機庫都費勁,更別說高效率完成起降工作了。

艦載機出庫時,需要到達準確的彈射器面前,在降落至甲板時,需要高效且準確地將其引導進入機庫中,沒有甲板牽引車是難以完成這些工作的。

實際上,現代甲板牽引車也不止擁有牽引功能,在設計上儘量要實現一車多用,不僅可以拖拽艦載機,還能拖拽各種無動力輔助車輛,有助於節約甲板空間。牽引車體型小巧、靈活多變,還要具備電磁相容、抗輻射、抗損毀的生存能力,還要求操作的精準度。

根據公開的報道稱,美國尼米茲級航母上的牽引車採購成本超過400萬美元,而我國遼寧號航母上使用的國產甲板牽引車,據稱單價也超過1000萬人民幣。

航母上的甲板牽引車價值千萬,這真的不是一句玩笑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