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國產車企“復活”,年銷量僅131輛,曾因缺錢坑慘員工

又一國產車企“復活”,年銷量僅131輛,曾因缺錢坑慘員工

文/諦林 稽核/子揚 校正/知秋

12月19日新京報訊息,前途汽車在12月18日舉辦的2022知前途策略分享會上釋出了“三新”規則。

又一國產車企“復活”

與此同時,前途汽車董事長陸群還表示,

該公司旗下的

K20將會在2022年正式上市。

除此之外,陸群還透露道,

前途汽車的首款車型K50已經復產下線並交付給新使用者。

對於前途汽車的一系列操作,可能不少消費者都有些發矇,前途汽車又是從哪裡蹦出來的汽車品牌,怎麼突然宣佈新車下線?

事實上,

前途汽車是早在

2015年就成立的中國造車新勢力品牌,同年4月份前途K50工程樣車在上海車展亮相。

又一國產車企“復活”,年銷量僅131輛,曾因缺錢坑慘員工

而且,2018年時前途汽車的前途K50便量產下線,如今其實是復產。

那麼,在這期間前途汽車經歷了什麼,導致該公司暫時停產前途K50,並在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沉寂許久剛剛“復活”呢?

年銷量僅131輛

先從前途K50說起,作為該公司的首款車型,前途K50在當年憑藉類似超跑的外觀設計引起了業內外的高度關注。

不過,這款神似跑車的前途K50除了外形亮眼之外,綜合實力其實並不算出色,而且售價非常昂貴。

筆者瞭解到

2018年

前途K50上市,補貼後的價格仍然高達68.68萬元,幾乎是彼時國內售價最貴的一款國產車。

又一國產車企“復活”,年銷量僅131輛,曾因缺錢坑慘員工

另外,當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還沒有完全爆發,故而這款過於小眾的車型並沒有為前途汽車帶來可觀的收益。

據悉,

前途

K50一年只賣出了131輛,最終只能慘淡收場。

需要注意的是,這並非前途汽車沉寂的唯一因素,除了產品銷量差之外,公司燒錢速度也導致前途汽車的熱度迅速被蔚來、小鵬等國產造車新勢力趕超。

曾因缺錢坑慘員工

公開資料表明,前途汽車的母公司是長城華冠,前途汽車造車一直是母公司在為其持續輸血。

眾所周知,新能源汽車領域一開始比的就是資金實力,在蔚來、理想燒錢的同時,前途汽車也不例外。

又一國產車企“復活”,年銷量僅131輛,曾因缺錢坑慘員工

而且,

受到量產車銷量不佳的影響,長城華冠也陷入資金危機,該公司不僅燒光了募集的

20多億元資金,還在2015年後陷入長期虧損。

母公司資金鍊承壓,前途汽車自然也就失去了依仗,不僅沒有多餘的資金繼續投入新車生產,而且還負面訊息不斷。

例如拖欠員工工資、拖欠供應商債款等,更令人意外的是,前途汽車還曾要求部分員工用個人資訊幫助公司辦理信貸。

由此可見,前途汽車的確已經走到了盡頭,2020年不出意外地人去樓空。

又一國產車企“復活”,年銷量僅131輛,曾因缺錢坑慘員工

但眼看當下新能源汽車領域愈發火熱,前途汽車或者說長城華冠並不甘心就此作罷。

可今時不同往日,前途汽車早已失去了先發優勢,而且當下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雖然前景廣闊,可競爭也遠比當初激烈。

除了蔚來、小鵬等造車新勢力之外,吉利、比亞迪、上汽集團等國內傳統造車巨頭也在加大對新能源業務的佈局。

拋開這些中國本土企業不談,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車製造商特斯拉,也對中國市場虎視眈眈。

寫在最後

在這種複雜的局面下,筆者並不認為,前途汽車能夠順利“復活”,

畢竟這個品牌一沒有知名度、二沒有核心競爭力、三更是前科累累。

相比這樣一個品牌,筆者個人更傾向於為了實現造車夢而堅持數年的法拉第未來和賈躍亭。

當然,世事沒有絕對,說不定前途汽車果真前途無限,在競爭激烈的新能源市場站穩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