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做了結構上的調整?CTB技術並沒有那麼簡單

在汽車電動化的程序中,由於整體行業的起點稍低,有關技術層面的迭代更新,自然具有更加廣闊的想象空間,這也使得新能源汽車技術的迭代速度遠遠超過了燃油車。而作為新能源賽道上頂流品牌,

比亞迪

為此做出了不少的貢獻,只是令人感到不解的是,比亞迪每次釋出新技術,都會給人一種錯覺,越是意義重大的技術革新,它就越是顯得輕描淡寫,近期藉著海豹預售而正式釋出的CTB技術,就是如此。

只是做了結構上的調整?CTB技術並沒有那麼簡單

只是做了結構上的調整?CTB技術並沒有那麼簡單

當然,每個新技術的出現,除了稱讚之美,也必然存有質疑的聲音,CTB也逃脫不開。有人認為CTB技術只不過是在車體結構上做了調整,根本用不著這麼大驚小怪。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我們試著透過三個問題點來找到答案。CTB技術到底是什麼?它到底實現了什麼突破?比亞迪為什麼能夠推出CTB技術?

CTB技術到底是什麼?

比亞迪CTB技術是Cell to Body的縮寫,即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從其名字裡就能瞭解個大概,CTB的核心就是將電池與車身融合在了一起。那麼這裡可能還存有一個小問題,在CTB出現之前,電池和車身是個什麼關係呢?

只是做了結構上的調整?CTB技術並沒有那麼簡單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電池的主要功用是為車輛提供能量來源,所以電池包的設計簡單粗暴,目的性非常單一。電池包的結構也較為繁瑣,都是先由電芯組成模組,再由模組填充形成電池包。只是當大家想要更長的續航,更大的電池容量時,提高電池包的空間利用率是最佳的途徑,這時就會發現,過去的電池包的結構太過複雜,亟待最佳化。

於是電池包就有了一個去繁從簡的過程,人們所熟悉的CTP技術就出現了,CTP技術發現原本電池包裡的模組並非是必要件,所以它就用電芯直接組成了電池包,省掉了模組,大大改善了電池的內部構造。但值得注意的是,從最初的電池包到最佳化後的CTP技術,核心是改變了電池包內部的結構空間,但電池與車身依舊處於相對獨立的狀態。

只是做了結構上的調整?CTB技術並沒有那麼簡單

再看看比亞迪的CTB技術,它比CTP技術更加精進了一步,先是由電芯整合電池包,而又把電池包作為整車結構件的一部分,整合到車身地板上。從此,電池不僅僅是能量體,同時還是車身的結構件,從結構上看,電池系統已經成為了車輛底盤的一部分。

CTB技術實現了什麼突破?

從表象來看,比亞迪的CTB技術只是在結構上做了最佳化升級,但千萬不要忘記的一點是,那就是電池包已成為了汽車底盤的一部分,CTB技術所帶來的好處,不僅僅侷限於結構空間的最佳化,三電效率、車內空間甚至整車操控也都能享受到它的紅利。

CTB技術的核心變化就是精簡結構,這樣一來,更加簡單的結構佈局,能夠有效地降低車身重量,從而降低能耗;同時,也擁有了更多的空間,去裝備容量更大的電池,保證更長的續航里程。

只是做了結構上的調整?CTB技術並沒有那麼簡單

咱們就以海豹為例,它的電池系統空間利用率提高了66%,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海豹的電池容量能夠做到82。56kWh,另外,它的綜合續航里程達到了700km,百公里電耗僅為12。7kWh。可以說,續航更長、能耗更低,這就是CTB技術最直觀的價值體現。

曾經困擾電動車的一大難題,電池組的佈局和規劃,設計師縱有千萬種新奇思路,但總是受限於空間問題,難以大施拳腳,而比亞迪CTB技術就有了更多的空間可以進行規劃,那麼提升操控效能也就是順帶手的事情了。海豹的動力模組在設計之初,就可以更加簡便地去調整車身的前後重量配比,輕鬆打造出50:50的黃金軸荷,自然有了更優異的操控能力。

只是做了結構上的調整?CTB技術並沒有那麼簡單

比亞迪CTB技術將車身與電池融為了一體,高安全性的刀片電池與高強度車身的結合,也大幅提高了整車的強度,海豹的整車扭轉剛度可達到40500N·m/°,不僅更加安全,高扭轉剛度在極限操控時,也能保證車身的穩定姿態,海豹能夠以83。5km/h速度透過麋鹿測試,這就是最好的證明。

只是做了結構上的調整?CTB技術並沒有那麼簡單

看似輕描淡寫的CTB技術,卻帶來了N多的提升,對於車輛產品本身來講,續航更長、能耗更低,車身響應快速、操控更穩,還有安全、車身舒適性以及乘坐空間方面都有看得見的提升。

而對於整個行業來講,CTB技術給出了一個新的解題思路,在能源形式和電池材料沒有重大突破的情況下,不需要無腦增加電池容量,僅是透過車身結構上的創新和最佳化,就能夠達到增加續航和提升操控的目的。當然,實現CTB技術還有一個大前提,那就是電池技術和底盤調校的深厚功底,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來講,能夠玩轉CTB技術的,還真的只能是比亞迪。

比亞迪為什麼能夠推出CTB技術?

關於到開頭所提到的質疑點,其實弄明白了CTB的核心技術後,就能夠明白為什麼是比亞迪推出了這項技術,而不是其他的汽車品牌。能否推出這項技術的根本不在於想不想得到,而在於能不能或者敢不敢去做,畢竟在沒有實力做基礎鋪墊的情況下,將電池與車身一體化本身就是一個危險動作。

只是做了結構上的調整?CTB技術並沒有那麼簡單

在比亞迪品牌理念裡有這麼句話,“電池安全不是終點,而是整車安全的起點”,比亞迪能夠推出CTB技術,它敢於去做電池與底盤的結構整合,在結構上做最佳化與創新,那是因為比亞迪除了多年的新能源技術經驗的累積外,還擁有一個最為核心的技術根基——刀片電池。電池安全是所有電動車的命門所在,正式因為擁有了由刀片電池構築起的安全基石,比亞迪推出CTB技術,才顯得輕描淡寫信手拈來。

比亞迪CTB技術看似是車體架構空間的最佳化與升級,但究其本質會發現,在電池組與車身高度融合的同時,刀片電池本身的安全性和結構特點,也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這就解釋了,比亞迪為什麼能夠推出CTB技術了。如果是站在這個角度上看問題,那結論就很清晰了,CTB技術並不是簡單的結構調整,而是一種基於刀片電池的科技創新。

總結:

在電動車行業裡,任何在無法保證電池安全前提下而進行的結構調整,都是耍流氓的行為,只有在絕對安全的情況下,才有資格對電池組以及車身進行改造。再看看比亞迪,無論是早前的八合一電驅系統、刀片電池,還是今天的CTB技術,比亞迪總是能夠屢屢推新的實力和底氣,根本原因只有一個,基於安全條件下的科技創新能力。

其實有了刀片電池這塊堅固的基石,比亞迪猶如打通了任督二脈,有關於電動車新技術的革新,有關於電動車行業的未來趨勢,它都有能力給出標準答案,如此看來,集多重優勢於一身的CTB技術,也只不過是一道前菜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