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真實現狀:白天假裝快樂,夜晚倍感“孤獨”

成年人的真實現狀:白天假裝快樂,夜晚倍感“孤獨”

孤獨是一種情緒狀態,更是自我意識的失調。

當我們感受到孤獨時,說明我們的潛意識已經在孤獨的泥濘中掙扎了許久,但最終還是陷入深深的孤獨狀態中。

這樣的孤獨,不僅是成長性的孤獨,更是情緒孤獨,情感孤獨。

比如:

周圍的人很多,你依舊感覺很孤獨,沒有任何人能走進你的心裡;

明明跟愛人生活在一起,可你也感覺到被對方“情感忽視”;

越長大,越孤獨。

並且這種孤獨的狀態,在白天和夜晚也是不同的。

白天你不得不扮演著“社會性角色”,需要演好你身上肩負的職責,假裝快樂;

到了夜晚,摘下面具後才是真實的自己。

孤獨感,不僅是獨自一人時有所感受,在人群中同樣存在。

在這篇文章中你將看到:

人為什麼會感到孤獨?

長時間孤獨,會給你帶來哪些傷害?

我們該如何與孤獨和解?

成年人的真實現狀:白天假裝快樂,夜晚倍感“孤獨”

-01

你為什麼會感到“孤獨”?

1、社交孤獨:不被理解

“夏蟲不可語冰,井蛙不可語海。”

“眾人皆醉我獨醒。”

這種狀態,就是社交中的孤獨。

比如:

當你尋求社交的過程中,卻發現並沒有一個人理解你,沒有任何一個人讀懂你的情緒。

即使是那個與你從小一起長大的好友,與你也是三觀不合。

你的想法,你的情緒,你的追求,他們並不理解。

當你想要向他們分享喜悅時,從他們的眼神,你沒有感受到同樣的喜悅;

當你分享悲傷時,從他們的神態你沒有發現共情心。

似乎你只是在敘述著自己的故事,但卻沒有一個傾聽者。

這就是社交中的孤獨。

當一個人長時間處於這種狀態,他就開始排斥社交,倍感孤獨。

再比如:

在同學聚會,家族聚會中,孤獨的人總是躲在角落裡默默吃東西的那個人;對於大家聊的話題,寒暄的假笑,他選擇不聞不問,只是自顧自地吃飯喝水。

這就是孤獨感,因為無法融入周圍的圈子,所以才愈發孤獨。

成年人的真實現狀:白天假裝快樂,夜晚倍感“孤獨”

2、情感孤獨:追尋愛,丟掉愛

在《浮生六記》中說道:“無人與我立黃昏,無人問我粥可溫。”

這同樣是一種孤獨,是情感上的孤獨。

沒有伴侶,沒有情感的寄託,一生都在追尋自己愛的人,卻發現愛人早已離自己而去。

或者是:

孤獨的人一直都在追尋愛,他渴望遇到靈魂伴侶,至少遇到一個能夠讀懂他的人。

但是他找啊找,在一段段感情中穿插,最後依舊孑然一身。

這是尋找的孤獨,是無法容忍與伴侶的情感產生偏差的孤獨。

只不過大多數人正在經歷的情感孤獨是:情感忽視。

喪偶式婚姻,守寡式育兒,不穩定情侶關係等。

即使跟對方同住屋簷下,可依舊感覺到無盡的孤獨。

那是不被理解,無人訴說,情緒被忽視的孤獨。

你說你的,他做他的;你喋喋不休,他沉默不語;你歇斯底里,他我行我素。

這樣的感情,才最折磨人。

有人一路追尋,有人一路擺脫,但最終還是陷了進去。

成年人的真實現狀:白天假裝快樂,夜晚倍感“孤獨”

3、成長孤獨:與不同的人相遇,最終分開

成長所伴隨著的必定是孤獨。

人在每一個階段,情感的需求,對朋友的追求和篩選是不同的。

兒時需要玩伴,互相分享零食與玩具;

青春期需要夥伴,分享日記本里的秘密;

成年後需要理解,渴望獲得情緒共鳴,靈魂向外擴張。

進入了下一個階段,就會失去上一個階段的快樂與陪伴。

當我們走進自己的內心時,會發現我們丟掉了周圍的世界;

而當我們走進世界時,又會發現我們丟掉了自己。

但如果讓這一個階段的你再去選擇上一個階段的你,多數人都是不願的。

每一個階段的孤獨,本質上是一樣,但經歷是不同的。

你會跟不同的人相遇,坐在一趟列車;但在每一個站臺,都會有人離去。

這就是成長的孤獨。

成年人的真實現狀:白天假裝快樂,夜晚倍感“孤獨”

-02

孤獨會給你帶來哪些傷害?

1、孤獨會遺傳

看過一組資料:

成年人的孤獨感,有48%來自於遺傳;在兒童身上的孤獨感,有50%來自遺傳。

當一個人長時間處於孤獨的狀態,必然會影響到他的社交,情感,情緒,自我心理等方面的變化。

而這樣的孤獨感,久而久之就變成了“焦慮”。

即使處於親密關係中,他也無法掌控自己的情緒,導致自己無法跟伴侶友好地相處。

這樣的狀態,就會進一步影響到生育與遺傳基因。

而父母的孤獨,又會對子女的性格產生直接的後天影響,導致子女也會同樣“孤獨”。

2、消極、恐懼,精神內耗

對身體的影響是潛移默化且持續的。

對精神以及情緒上的影響,則是明顯的。

長時間處於孤獨狀態,會讓一個人的情緒越來越消極;面對社交感到恐懼,面對親密關係總是後退。

而這也是精神內耗的形成原因,越是掙扎,越是內耗;越是矛盾,越是加劇對自我“內在動力”的消耗。

成年人的真實現狀:白天假裝快樂,夜晚倍感“孤獨”

-03

如何跟孤獨和解?

1、去愛自己

愛自己,也是關懷自己,陪伴自己,寬慰自己,原諒自己。

比如:

不要總是責怪自己,而是試著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不要總是冷落自己,常常傾聽內心的真實感受;

不要對自己太極端,記得停下來感受身體的變化;

不要被負面的,消極的情緒吞噬,要試著張開眼睛看一看光。

生活的底色是悲劇,是痛苦,是掙扎;但我們拆開了生活和自己,在這悲劇之外,是光的存在。

學會愛自己,是建立一切關係的基礎。

不會愛自己的人,也無法與他人建立良性的親密關係。

成年人的真實現狀:白天假裝快樂,夜晚倍感“孤獨”

2、外在的助力

3個建議:讀書,吃飯,交友。

2、外在的助力

無論讀什麼書,只要去讀就好;無論學什麼,只要去學就行。

這種看似“無意義”的行為未必會給你帶來物質的滿足,但會給你的潛意識帶來影響。

因為在你安靜下來做一件事的時候,你的思緒是放鬆的,情緒是充滿安全感的。

這種助力,類似於“打坐和冥想”。

永遠都不要放棄讀書的能力,永遠不要放棄學習的能力。

自己吃和跟朋友一起吃,感受是不一樣的。

自己做飯和吃快餐,味道是不一樣的。

就像那句話:“沒有什麼煩惱,是美食治癒不了的。”

吃飯,永遠是自我療愈的最佳方法。

人畢竟是社會性動物,必須要跟外界建立聯結,跟別人建立溝通。

沒有溝通,只是將自己封閉在自我的世界裡,這是不可以的。

但交友也不是“逢人便結交”,而是選擇性地去選擇你願意結交的。

哪些人值得你交往?

放鬆的,愉悅的,能夠帶給你安全感和高情緒價值的人。

成年人的真實現狀:白天假裝快樂,夜晚倍感“孤獨”

今日話題:

你會感到孤獨嗎?

(文章配圖來源網路)

作者亦開懷,情感心理學創作者,你的情感心理諮詢師。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亦開懷說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