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辛萬苦考來的“秀才”,為何被人說成是“窮秀才”?

千辛萬苦考來的“秀才”,為何被人說成是“窮秀才”?

古代科舉考試塑像

文/忞白

導語:

我們經常在電影或電視劇中,聽到“窮酸秀才”或是“窮秀才”這樣的稱呼,卻從來沒有聽過“窮舉人”或者“窮進士”的稱呼,難道“秀才”真的很“窮”嗎?

雖然無法穿越古今,但是可以根據歷史記載,用明清時期的科舉制度分析一下,這個撲朔迷離的“窮秀才”。

沒有形成科舉制度之前,國家選拔人才都是用世卿世祿制、察舉徵辟制、九品中正制,然而這幾種方式較為不公。

比如最早的世卿世祿制,是以家族企業為主,簡單來說就是要看父親,父親是什麼樣的官職,兒子便能繼承下來,如果碰到博學多才的兒子,那麼國家算是幸運的,相反,那麼國家算是倒黴了。

演變到察舉制,簡單來說就是透過地方官員招聘,應聘的人前去面試,地方官員向國家舉薦。不公平在於,就是要看官員的臉色,碰到公正的官員算是幸運,如果拿點錢解決,或是官員看某些人不順眼,那就要默默無聞兩眼淚了。

所以科舉制度的形成,是古代所能採取的最公平的選拔人才形式,上到貴族,下到農民,凡是讀書的人,都可以參加科舉考試。科舉制度較為明顯的時期就是唐宋時期,形成了中國古代文化發展的一個黃金時代,一直到光緒三十一年,科舉制度才正式結束。

千辛萬苦考來的“秀才”,為何被人說成是“窮秀才”?

古代趕考考生塑像

科舉考試第一關:初變“秀才”

《明史·卷四十五》選舉一就有寫過:“士子未入學者,通謂之童生。”

沒有參加科舉考試的人,都有統一的稱呼,那就是“童生”。他們的寒窗苦讀,就是為了第一場考試做準備。

若不想擁有“童生”這個稱呼,那就必須要參加“童子試”,聽上去很“幼稚”的名字,實際難度並不“幼稚”。以至於有些人會問,以前考“秀才”比現在考博士還難嗎?那就讓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透過縣試、府試、院試,來進行考試,三次考試全部透過,那麼恭喜,從“童生”這個稱呼進階為“秀才”。相反,就算到了兩鬢斑白,遲暮之年,那也還是“童生”,因為這個稱呼不分年齡大小。

魯迅先生筆中的孔乙己,考了一生都沒有考上秀才,淪為被人嘲笑的話柄。其實“秀才”並不是想象中就很容易擁有的,相反,這個科舉考試的開頭很艱難。需要背誦《論語》、《書經》、《詩經》、《禮記》等近乎於四十多萬字的資料,這只是背誦,還要有自身的實踐體會,而且“秀才”只是科舉階層最低的稱呼。

千辛萬苦考來的“秀才”,為何被人說成是“窮秀才”?

孔乙己

通過了“童子試”就可以進階為“秀才”,也稱之為“生員”。“秀才”享有一些特權就是見了官員縣令不用下跪,不用隨隨便便挨板子,最重要的就是免除徭役。雖然帶來的收入未必會有很多,但在特權方面,平民百姓眼中的“秀才”,還是非常風光的,只不過“秀才”在官吏之中是最低層,甚至算不上官吏,因為沒有做官的資格。

所以第一種“窮秀才”的說法,我認為就是要看自身的狀況決定,出生在貴族的“秀才”,也不至於“窮酸”,努力備戰下一次的考試就好。相反“窮秀才”一般就會像魯迅先生筆下的孔乙己,窮困潦倒,就算他考中秀才,根據“秀才”的收入來看,並不會有質的改變,當然那個時期處於他這個階層的人,數不勝數。

還有人問如果孔乙己考中“舉人”,酒館的人還能嘲笑他嗎?可以接著往下看,下一位朋友會告訴大家。

科舉考試的後三關:鄉試,會試,殿試

千辛萬苦考來的“秀才”,為何被人說成是“窮秀才”?

科舉考試殿試場景雕塑

“秀才”是科舉之中最低的稱呼,那麼比它再高一層的就是“舉人”,這是需要考試才可以獲得的稱呼。對應的考試只有一場就是“鄉試”,也是常常說到的“秋闈”,因為這次的考試一般是在秋天舉行,“闈”就是考試的意思。

雖然只是上升一階,但是“秀才”和“舉人”有著天壤之別,擁有“舉人”的稱呼,就可以謀個官職,“舉人”還有一個稱呼,那就是“老爺”。就好像吳敬梓的小說,《儒林外史》中的范進,得了秀才窮的叮噹響,被人瞧不起看不上,終於考上“舉人”,鄰里鄰居前來祝賀,還有送錢送禮的,這不就是天壤之別嗎?

而“窮秀才”的第二種說法來了,“舉人”可以做官職,又是威風凜凜,正是有了這種對比,誰還能瞧得起一位“秀才”呢?

當然這不是一種諷刺,而是比較現實,因為考不中“舉人”,那就要終身做一位“秀才”,雖然比兩鬢斑白的“童生”體面,但是“秀才”看到當官的“舉人”,雖然近在一場考試的距離,卻還是遠在天邊,遙不可及。

“舉人”固然是威風,但並不是終極目標,想要再一次進階,就要參加第三次的“會試”,“會試”是在“鄉試”的第二年春天,所以又稱之為“春闈”。已經考中“舉人”,誰不想繼續升官發財呢?所以要透過考試晉升為“貢士”,享受更高階的福利。

千辛萬苦考來的“秀才”,為何被人說成是“窮秀才”?

透過“會試”獲得“貢士”的稱呼,就可以參加最後一次的“殿試”。而這一次的考試是透過中央政府的直接監考,考試透過的人就可以享有“進士”的稱呼。“殿試”的成績還要區分一甲、二甲、三甲;而一甲中還有我們熟悉的狀元”、“榜眼”、“探花”的區分。

如果科舉制度比作一個金字塔,那麼“殿試”就是金字塔,塔尖的存在。

結語:

明清的科舉制度算是相對完整的選拔體系,透過“院試”、“鄉試”、“會試”、“殿試”,來區分“秀才”、“舉人”、“貢士”、“進士”,然而每一級別都是有不同的特權待遇。

還有第三種“窮秀才”的說法,考上“秀才”之後,一直沒有考中“舉人”的“秀才”,因為沒有生活來源,需要回鄉教書掙錢,繼續參加考試,這一部分沒錢,但是比平民高階的人,被稱為“窮秀才”,與我分析的第一種近似。

因為常常在電視劇中聽到“窮秀才”或“窮酸秀才”的臺詞,所以用明清的科舉制度分析“窮秀才”的稱呼。

千辛萬苦考來的“秀才”,為何被人說成是“窮秀才”?

以上純是個人見解,大家對於“窮秀才”,或是“窮酸秀才”有何看法呢?歡迎一起討論。

【忞白原創文章】

關注:願君來此觀文史,不虛此行不負時,與君談論文章事,聊遍所聞和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