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同樣一件事總會有兩撥人吵得不可開交?

為什麼同樣一件事總會有兩撥人吵得不可開交?

爭吵時,先澄清前提

文 |

木靈知

最近一直在思考文字的更多可能性,於是頻繁地刷各種平常幾乎從不看的APP、公眾號汲取靈感,刷的多一點的是抖音、微博。

然後就刷到了兩條內容,一條內容是陳喬恩結婚,熱評第二是:“祝福,喬任梁看到你結婚肯定會開心到流淚”,於是下面網友吵開了:一方認為在別人結婚的日子提已逝去的人不太好,一方認為沒什麼不好的,就像說天上的親人看到她結婚會開心一樣。

另一條內容是一對情侶拍的恩愛短影片,男方對女方千依百順,熱評第三認為行為過了,網友也吵開了:一方認為確實過了,另一方不理解怎麼會有人這麼想,是沒人疼,沒人愛才會這麼想吧。

這兩條爭吵都是挺日常的爭吵場景,但爭吵遠不止這兩條。我們找一些內容點進去,總能看到這種情況。甚至在有些爭吵中,我們雖沒有動手碼字加入某個陣營,但在心裡卻已經站了隊。

為什麼同樣一件事總會有兩撥人吵得不可開交?

而爭吵中吵得厲害時,即使當事人表了態,兩方仍然在吵。為什麼同樣一件事總會有兩撥人吵得不可開交?

這是在為當事人吵嗎?好像是,但也都是在為自己吵。

這使我回想起剛接觸哲學的時候,聽聽笛卡爾覺得笛卡爾挺對,聽聽康德覺得康德也對,再去聽胡塞爾覺得胡塞爾也有道理,而且幾位哲學家在很多相同的問題上觀點並不相同。如果他們在社交平臺上討論世界的本質是什麼的話,估計也會吵得不可開交,但爭吵與爭吵還是有區別的。

有些爭吵是為了辯論,尋求真理、正確答案,比如:哲學家們關於真理的辯論、小組會議的激烈爭吵、兩位同學關於解題思路的爭吵等。

這類爭吵往往針對問題本身,不針對涉及問題的人,不涉及人格、人身攻擊

,也利於事情本身的澄清,利於推動爭吵雙方進一步達成一致或找到“正確答案”。爭吵的過程中雙方能交換看法、互相理解,是有正面價值的。

為什麼同樣一件事總會有兩撥人吵得不可開交?

但有些爭吵則完全是立場、理念、價值觀、教育程度等不同而導致的互不理解,也不願理解,進而演化成了情緒發洩與人身攻擊,且混淆了事實問題與道德問題,並試圖以道德為武器“降維PUA”對方。

網路上的爭吵有很大一部分屬於第二種:“從兩者各方面的不同上升到人格攻擊最後變成了維護自身立場、感受的口水戰”,失去了爭吵的正面意義。

拿“短影片中那對情侶拍的恩愛內容來講”,這件事完全是個私人化的兩人相處模式的問題,刨除短影片中故意作秀的成分不談,即使生活中兩人真是這種相處模式,也無可厚非。

也許男生本就是照顧人的性格,而女生就是公主型性格,兩人性格剛好匹配且互補。

但批評者看的時候把自己的情感經驗帶入進去了:他們或許生活中都是相對獨立的人,也不喜歡粘著自己的伴侶,更不喜歡自己的伴侶粘著自己,因而這種相處模式不在他們的審美範圍內,於是表示“行為過了”。

這是對另一種不同於批評者們相處模式的否定,或許無意引戰,純粹是表達自己的觀點,但這個表達方式相對於另一種表達方式:“我和我男朋友相處都比較獨立,也挺好”來說,缺少了對對方相處模式的認同,反饋到對方那兒便容易激起對方的情緒反應,因而對方的回答是:“是沒人疼,沒人愛才會這麼想吧。”

為什麼同樣一件事總會有兩撥人吵得不可開交?

這句回答已經摻雜了人格、人身攻擊,變成了情緒的發洩:“既然你都不認同我,我幹嘛認同你”。

可想而知,如果雙方都是不罷休的性格的話,接下來肯定會吵得更厲害些。

還有一種爭吵,便是善惡二極體思維,好像這個世界是非善即惡的,批判的聲音一出口就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上,混淆了道德問題和事實問題。

拿陳喬恩這件事來說,其實說者是沒有什麼惡意的,但在批評者視角就不一樣了:批評者並非說者,他們會用自己的角度、生活經驗和三觀對這句話進行解讀。因而我們能感受到在批評者的聲音中暗含著這麼一種觀念:“大喜的日子不提過去憂傷的事”,不能說批評者的觀點和角度有什麼問題,這是他們基於他們自己生活經驗的判斷。

好在前幾條評論中雙方還算比較理性,都在客觀地說表述己方的立場和觀點,但後面幾條評論便“上頭”了,有人表示“這人情商真低、不會說話別說話、素質真差”,進而把這件事變成了人格攻擊,好像此刻批評者拿到了對說者的審判權,且這個審判是站在道德的至高點上的,

但被審判的這件事卻並不是什麼至惡之事,而基於友善的態度說出的一句效果未知的話

(我們無意於討論倫理學的問題諸如,以好心辦壞事和以壞心辦好事的對比)。

為什麼同樣一件事總會有兩撥人吵得不可開交?

我們可以看到,本來大家爭吵的點是:“這句話在這個場合下說出來合不合適”,但這類評論卻將矛頭指向了對方的道德水平和人格。

這或許可以看作是儒家思想對我們的影響:“人被要求成為一個聖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因而我們期望人能不斷趨近聖人”,這個努力方向固然沒有錯,但也不能忘記“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畢竟沒有誰是天生完美的,包括批評者本人。

聖人只是一個理想概念。

而道德制高點上的人似乎也無意成為聖人,而是試圖用素質這個概念去“降維PUA”對方以達成某種勝利,從而混淆了道德問題和事實問題

,這既無益於澄清問題、解決問題,同時會使爭吵變成純粹的口水戰。

回到爭吵這件事上,一個正向的溝通關乎溝通者發出者能否清晰表達自己,溝通接收者能否清晰理解和體驗到別人,雙方能否達成共識。如果不能,且雙方開始進行語言攻擊並伴有強烈的情緒起伏,那麼爭吵便開始了。

生活中,爭吵還有很多。

還有一類爭吵目的就是讓自己佔有優勢,從而對對方進行打壓,以獲得某種控制和利益,比如:職場PUA,以及一些不成熟的情感關係。對於不成熟的情感關係而言,雖然在這段關係中,當事人並不一定能意識到這個爭吵暗含的目的,

但實際上爭吵的發生就是希望對方能夠聽從自己的安排。

總的來看,更多人是無意碰瓷的,因而很多爭吵都是由於不同人在性格、生活習慣、世界觀、價值觀以及不同性別、年齡、階層、教育程度等方面的不同導致的。而雙方在溝透過程中又不能形成有效溝通,反而引發了情緒問題,最後爭吵變成了情緒的較量。

為什麼同樣一件事總會有兩撥人吵得不可開交?

爭吵在一定程度上本有其正面價值,卻因情緒過度最終變成了雙輸的局面。

少一些指責,多一些解決問題的態度,不以偏概全,不上升至人身攻擊。或許可以使爭吵發揮其正面價值。

結尾對比兩首大家很熟悉的詩: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對比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一首是陶淵明的詩,田園詩意,悠閒自在;一首是曹操的詩,宏圖偉志、壯志豪情。這完全是兩種不同的人生觀、價值觀,孰優孰劣?或許無法爭出個對錯與高下。只能說“我”選擇這樣的生活,或是“我”的人生經歷決定了“我”只能選擇其中的一種。但能因此便說另一種生活怎麼樣嗎?我想很難。

現實中我們面臨的爭吵就像這兩首詩一樣,很多問題都預設了這種類似的前提,這也是大多數人因同一件事吵得不可開交的原因。

何不澄清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