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殘忍地對待一個人?不是爭吵報復,而是“不告而別”

從小父母便教導我們,做事情要有始有終。

當我們對某一件事情或某一個人投入感情時,戛然而止的結束會讓我們產生巨大的心理落差。比如某天清晨醒來,你突然發現最親密的那個人不在自己身邊,此時你會感到莫名的恐慌與無助。

心理學家曾研究過這個現象,並提出了一個名為未完成事件的概念。未完成事件常常會對我們的生活與心理產生巨大影響,因為我們的情感在這一過程中沒有被充分體驗,導致某種想法或執念在意識層面持久的徘徊。

如何殘忍地對待一個人?不是爭吵報復,而是“不告而別”

心理學層面的未完成事件概念十分寬泛,它不僅指那些尚未完成的事情,也包括個體情感需要被壓抑時,那種持續的不被認同的狀態。簡單來說,那些從小缺失父愛的人就擁有這種情感層面的缺失。

逝去的時光無法挽回,失去的父愛會成為不可彌補的未完成事件。而在他們接下來的人生中,他們的一些行為舉止會帶有非常明顯的補償意圖。為了彌補缺失的父愛,他們甚至會故意迎合男性,以求得到男性的讚美。

心理學家曾進行過大量的科學實驗,研究結果表明未完成事件總是讓人難以忘懷。德國心理學家庫爾特曾將志願者隨機分為兩組。兩組志願者需要同時完成一道有一定難度的數學問題,其中一組人擁有

40

分鐘的解題時間,另一組只擁有

20

分鐘的時間。

如何殘忍地對待一個人?不是爭吵報復,而是“不告而別”

拋開知識儲備、智商等因素的影響,顯然第

1

組志願者更容易解開數學題目,他們也擁有更加充足的時間去閱讀這道題目,並對題目產生印象。

然而第

2

天庫爾特回訪這些志願者時,那些順利解答數學題目的人卻對題目毫無印象。

反倒是那些沒有充足時間完成數學題目的人,對題目的一些小細節都仍然歷歷在目。因為在這些人心裡,這道尚未完成的題目成為了未完成事件,在他們的心理空間中佔據更加重要的地位。

如何殘忍地對待一個人?不是爭吵報復,而是“不告而別”

誇張一點的說,在吃飯睡覺時,他們都有可能會回想起這道沒有做完的題目。這種狀態每個人都能感同身受,比如考試時沒能順利完成,或因為粗心大意做錯的題目,往往能夠給我們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甚至在事件過去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仍然常常回憶起這件事,並懊悔自己當時為什麼沒有選擇更加高效的解決方案。

未完成事件不只出現在這些偶發事件中,情感生活也有可能出現類似的情況。

情感生活中的不告而別,就是非常典型的未完成事件。不告而別出現的場景有許多,或許是一段關係的結束,又或許是某個人的離去。當我們心血來潮想要聯絡某人時,才發現他早已抽身離開,甚至沒有給你留下任何挽留的機會。

如何殘忍地對待一個人?不是爭吵報復,而是“不告而別”

這時我們常常會充滿無力感,內心感到極度壓抑痛苦。

不告而別的人也常常在我們心中形成未完成的印象,因為我們不知道他們的去向和近況,與他們的相知相遇也就成了一種缺憾。時間並不一定能夠撫平傷痛。

未完成的記憶是持續且令人痛苦的,它留下的心理創傷也是永久且難以忘卻的。生活中一個對我們很重要的人突然消失,我們首先會感到難以接受,久久不願意相信事實。

因為對方在離開前並沒有事先告知我們,這種不確定事件的發生,常常會使人感到措手不及。

如何殘忍地對待一個人?不是爭吵報復,而是“不告而別”

認知心理學提出,人對不確定性的容納度很低。為了更好的生存發展,人們傾向於追求安穩的感覺。不確定事件的產生會讓我們對未來感到恐懼,並迅速產生大量的焦慮情緒。從情感角度來看,親密關係也會給人帶來心理上的滿足。

伴隨著長時間的相處,我們會將對方當成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與他在一起的點點滴滴也成為了習以為常的習慣。

一旦對方突然消失,我們就會感覺自己的生活空出了很大一部分,反而感到無所事事、渾身不自在。

這是因為與我們建立親密關係的人,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心理資源,滿足了我們對安全感的需求。

他們的離去卻會使我們的信念崩塌,甚至無法繼續進行正常的生活。有的人在失戀後會出現類似的情緒,長時間茶飯不思。

如何殘忍地對待一個人?不是爭吵報復,而是“不告而別”

嚴重的人甚至會出現抑鬱、

PTSD

等應激反應。甚至在今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他們都無法走出這種消極情緒。

即使日後他們遇到了新的戀情,與他人建立起親密關係,他們的思想和行為仍然會受到這段關係的影響。

與分手或吵架冷戰等方式相比,不告而別更具殺傷力。爭吵像是紛爭的前兆,預示著一段親密關係的破裂與結束,不告而別則是一種突然襲擊,讓一段正在執行的親密關係戛然而止。這勢必會給對方帶來沉重的打擊。

如何殘忍地對待一個人?不是爭吵報復,而是“不告而別”

有的人甚至會因此產生信任危機,不願意再相信身邊親近的人。如果發現自己的心理出現了類似的問題,可以及時向心理醫生尋求援助,接受心理治療與疏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