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讀《道德經》(14) || 寡慾不奢

淺讀《道德經》(14) || 寡慾不奢

在《韓非子▪喻老》中,記載了這麼一則故事: 有一天,商王帝辛(商紂王)的屬下敬獻給了帝辛一雙象牙筷子,當時的人們,都覺得這只是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但是大臣箕子聽說後,卻驚出一身冷汗, 別人就追問其原因,箕子回答說: 有了象牙筷子,怎麼會樂意使用泥碗呢?一定要玉碗才能配得上;有了象牙筷子和玉碗,怎麼會樂意吃青菜淡飯呢?一定要鮑魚熊掌才能滿足;吃鮑魚熊掌的人能穿粗布麻衫嗎?一定要錦衣綢緞才配得上;錦衣玉食的人能住茅屋草舍嗎?一定要皇宮麗殿才配得上……

淺讀《道德經》(14) || 寡慾不奢

果然,箕子的擔心很快就變成了現實,原本高大威猛、博聞廣見、勵精圖治的商王帝辛,一步一步地變得驕奢淫逸起來,肉林酒池,貪圖享受,魚肉百姓、殘殺進諫的大臣,箕子所擔心的,一樣也沒落下,最後,激起民變,並且在牧野之戰中被周武王打敗,自己也落得一個國滅身死的下場,死後還被諡以“紂王”,意為“殘忍損善”。商紂王從英明神武到荒淫無度,終致亡國的例子,對後世也是一個深刻的警醒。老子為此做了一個很好的總結——“

為腹不為目

”,就是說,

我們要節制低階的慾望,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淺讀《道德經》(14) || 寡慾不奢

《道德經》第十二章

原文

:“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01

聲色犬馬

五色令人目盲

”,這裡以及下文中的“五”,是一個虛數,都是“很多”的意思。五色,就是指繽紛雜亂的色彩。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太多的色彩,會讓你眼花繚亂,這樣反而沒有辦法去真正分辨,就跟眼睛真正“盲”了一樣。

五音令人耳聾

”,過多的音調,就會變得吵雜紛亂,使人難於分辨,這時的人們,就跟耳聾沒什麼兩樣。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人們如果過度地追求色彩、聲音的刺激享受,心思就會變得遲鈍和麻木,既而失去與生俱來的靈性。

五味令人口爽

”,這裡的“爽”,不是我們現在學用的“快樂”的意思,其含義是“損壞、缺失”。“口爽”,就是指口感有偏差了,也代表味覺遲鈍了。因為太愛刺激性口味,最後食而不知其味,沒有辦法分辨味道的細微差別。

淺讀《道德經》(14) || 寡慾不奢

在西晉時期,有一位叫何曾的開國元勳,據史料記載,他尚奢豪,求華侈。其廚房所製作的饌餚,勝過王侯帝戚之家。晉帝每次舉辦宮廷盛宴,何曾都不食用太官烹製的饌餚,認為它們不如自己家制的味美,無法下嚥。晉帝亦不惱怒,反而特許他自帶家廚烹製的菜餚。 何曾特別講究饌餚的味道,不惜花眾多的金錢與精力,孜孜以求美食。他每天用於飲食的錢財超過萬金,即便如此,何曾仍然感到味道不佳,說“無下箸處”。

這就是成語“何曾食萬”的典故。其實,真正的味道,是需要用舌頭與心靈去品味的,正如孔子說:“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像何曾這樣,過度追求味覺享受,反而會覺得食不知味。

淺讀《道德經》(14) || 寡慾不奢

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

”,縱情於騎馬狩獵,會讓人內心狂亂。現在,騎馬狩獵這些活動已經很難見到了,但很多人卻會沉溺於電腦和手機,通宵玩遊戲。玩網路遊戲一旦上癮,就是一種疾病,你們看看那些沉溺在網路遊戲中的人們,他們可以不吃飯,但不能不上網,為了上網,他們可以放棄學業,可以放棄親情,甚至放棄一切,這就是瘋狂。適當的遊戲可以調節身心,而一旦沉迷於此,輕則影響健康,重則帶來各種禍亂,所以,老子說,馳騁畋獵會“令人心發狂”。

淺讀《道德經》(14) || 寡慾不奢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在《道德經》的第三章中,老子曾經告訴我們要“不貴難得之貨”,這裡,他再次強調了“難得之貨”的害處,指出如果過度追求貴重稀有的事物,往往會使人心生妄念,從而做出種種危害旁人、危害社會的事情來,最後的結果,也必然是危害了自己。

以上種種,對聲、色、犬、馬以及“難得之貨”的追求,都是我們“慾望”的體現,雖說慾望是社會進步的動力之一,但是,不加節制的慾望,則會是將結果引向我們願望的反向。

淺讀《道德經》(14) || 寡慾不奢

02

去彼取此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老子在給我們分析了各種慾望的危害之後,給了我們一個衷心的諫言,要我們效法悟道的聖人“為腹不為目”,即只求吃飽就好了,不刻意追求感官享受。這是要我們摒棄物慾的誘惑,重視內在的滿足。說白了就是,吃飽肚子比較實惠,別想那麼多。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在剛即位的時候,楚莊王少不更事,他愛飲酒田獵,愛寶馬美人,對朝政也是不聞不問。而這時的楚國,也逐漸變得衰弱不堪,後來,在大臣蘇叢的勸諫下,楚莊王解散了樂隊,打發了舞女,罷黜那些昔日和他一起觀舞聽歌、田獵遊玩的佞臣,啟用孫叔敖等人才,親自處理朝政,很快楚國面貌一新,國力也迅速恢復,最後擊敗了當時實力最為強大的晉國,取得了霸主地位。

佛陀說,“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所以,人要超越這個色、音、聲的誘惑,做到寡慾不奢,才能感悟般若,到達彼岸。

淺讀《道德經》(14) || 寡慾不奢

★★★ 往期文章 ★★★

(點選下面列表可進入閱讀)

淺讀《道德經》(1) || 何為道?

淺讀《道德經》(2) || 何為道?(續)

淺讀《道德經》(3) || 眾妙之門

淺讀《道德經》(4) || 美之為美

淺讀《道德經》(5) || 聖人之治

淺讀《道德經》(6) || 藏鋒守拙

淺讀《道德經》(7) || 多言數窮

淺讀《道德經》(8) || 宇宙之源

淺讀《道德經》(9) || 源遠流長

淺讀《道德經》(10) || 上善若水

淺讀《道德經》(11) || 適可而止

淺讀《道德經》(12) || 抱一無離

淺讀《道德經》(13) || 有無相成

淺讀《道德經》(14) || 寡慾不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