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包公,包公的後人姓包,包公的祖先其實不姓包

中國古代的清官,大家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包拯包公。因為包公的名氣實在太大了。中國戲曲多達上百種,比如說京劇崑曲,越劇,評劇,川劇幾乎所有的劇種都有包公劇目。其次是民間祭拜,包公廟數不勝數。不光內地,像臺灣澳門乃至於新加坡等地,都能夠找到歷史悠久的包公廟。還有今天的影視劇就更不用說了。

歷史上真實的包公,包公的後人姓包,包公的祖先其實不姓包

有人統計過,有關包公的劇目多達3000多集,絕對是古裝劇裡的第一。有人會覺得包公是開封人,那歌是怎麼唱來著“說開封有個包青天”,那是因為他的工作地點在開封。他的祖籍在合肥市肥東縣包公鎮小包村,原名是解集鄉十三包,這裡是包公的原籍所在。

歷史上真實的包公,包公的後人姓包,包公的祖先其實不姓包

一千多年前,包公原名包拯包希仁,就出生在這裡。如今這裡的人,大多數是包公的後人。你熊寶寶,我叫王子陽,千年80歲。我們的祖訓是,保典無心保,我叫保一點,見你70歲不是保更點。包公的後人姓包,包公的祖先其實不姓包。因為據《包氏家譜》記載,包氏可考證的先祖,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楚國的貴族申包胥,申包胥姓風不姓包。他的包姓是怎麼來的呢?

秦朝以前,古人的姓和氏是分開的,“申包胥”姓風,其中申是他的封地申邑,包是他的氏,胥是他的名。他的包氏怎麼就成了他的後代的姓呢?伍子胥過昭關,一夜白頭的故事,大家應該聽說過。從元前506年,伍子胥率領吳國軍隊攻打楚國。不僅攻破了楚國的都城,還挖開了楚平王的墳墓來鞭屍。

歷史上真實的包公,包公的後人姓包,包公的祖先其實不姓包

在這之後,申包胥又上演了“哭秦庭”的動人一幕。楚國都城被攻破,為了復國,申包胥趕赴秦國求救。當時秦哀公猶豫不決,結果申包胥在秦國的城牆之外哭了七天七夜,滴水不盡,終於感動了秦國的君臣。出兵救楚這件事情,史稱“哭秦庭”。楚國復國,申包胥功不可沒,於是楚王要重獎申包胥。不料想申包胥拒不受獎,並且隱居到深山裡去了。後來為了避世,他的子孫就把申包胥的包氏作為了姓開始使用,這就是包姓的由來。按照包氏家譜記載,包拯是申包胥的第35代孫。

包公的父親名叫包令儀,是一個非常傳統的讀書人,所以勤奮讀書考取功名,報效國家也又成了他對於兒子的必然要求。據包氏家譜記載,因為父親的言傳身教,包公從小就飽讀詩書,深受儒家經典的薰陶。史書也記載說包拯長期自覺修身嚴於律己“自幼便挺然若成人,不為狎戲”,說包公像一個小大人,循規蹈矩不調皮搗蛋,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像這樣的學生,長大做官也依然遵紀守法,是一個好官。

歷史上真實的包公,包公的後人姓包,包公的祖先其實不姓包

《朱子語類》這本書裡有個故事,說包拯十來歲的時候還是個少年。當時正借住在瀘州城的一間寺廟裡求學讀書,可是有一天,他和一個姓李的同學,突然接到城中一個富戶的邀請,請他們去家裡吃飯。據說當時那個有錢人,在家裡殺雞宰羊,接待儀式非常隆重。因為當時包拯雖然還是個少年,但是他和那位李姓同學的才華才名,已經讓他們在瀘州城裡家喻戶曉了。那位有錢人說,他很欽佩他們的才學,所以請他們來吃飯。

按說有人佩服自己的才學,請自己吃飯,那本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情,那位李姓同學就準備欣然赴宴。可沒想到,他去通知包拯的時候,少年包拯卻不為所動,依然在看自己的書。李姓同學就問包拯,希仁你幹嘛不去吃飯呢?這也太不給人家面子了吧。包拯說:今天和富人吃飯,那日後要是考取功名回到家鄉做官,那咱們就不好和富人相處了,如果富人將來犯了罪,我們就不好秉公執法。

歷史上真實的包公,包公的後人姓包,包公的祖先其實不姓包

包拯這一席話,讓李姓同學恍然大悟,最後兩個人都沒有去赴宴。少年包拯,小小年紀,他就已經非常清晰地知道官和富人之間的關係界限,究竟應當在哪裡。他非常有原則性,其實從小就看得出來,他是個極有原則性的人。包公從小就品格高潔,這與父母的影響以及他所受到的儒家思想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一個人一生都能夠堅持為官的清正,光有前期的教育還不夠。而有一個人,對他後天的成長影響巨大。他是北宋的文壇名人,曾任廬州知州的劉筠。劉筠此人不僅寫得一手好文章,為官做事也有兩把刷子。曾任翰林學士,龍圖閣直學士。劉筠這個人為人極其剛毅正直疾惡如仇,與朝廷奸黨從來是勢不兩立。可惜的是,正直的人在仕途上往往容易遭到暗算。

公元1021年,也就是包拯23歲的時候,劉筠官場失意,被貶謫為廬州知州。朝廷的奸黨沒有想到,他們把劉筠排擠出了權力中心,卻由此成全了另外一個更加敢於直言並且名氣更大的直臣正臣,這就是包拯。一次偶然的機會,劉筠得知瀘州有一個少年包拯,很有才學為人很正直,於是對包拯偷偷觀察。一番觀察下來,他動心了,起了愛才之心,便決定有意栽培包拯。

歷史上真實的包公,包公的後人姓包,包公的祖先其實不姓包

在宋代,這些地方長官,他們本身都認為自己其實是負有教育培養當地的青年的責任。他們不認為自己只是官員,他們認為自己也是一個老師,所以結交認識,挖掘當地的人才,這是當時宋代的地方官的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因為賞識,劉筠經常把包拯帶在身邊,不僅在學問上釋疑解惑,更在思想品格上加以引導。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褐”,這正是劉筠的言傳身教,對於包拯的成年以後的成長,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

劉筠在為官為政過程中,是一個非常清廉,敢擔當敢作為的一個官員。劉筠的品格,這種大丈夫氣概,深深地影響到了包公。包拯前期的仕途之路的確挺順的。公元1027年,包拯參加三年一次的鄉試,他以優異的成績一次透過。接著參加會試殿試,最後殿試是由宋仁宗親自主持的,進士排名選拔。在殿試之中,他依然是高中進士,這一年包拯才29歲。

歷史上真實的包公,包公的後人姓包,包公的祖先其實不姓包

在古代,科舉上榜,接下來那就是當官了。劉筠很高興,這個學生必將繼承他的風骨,成為和姦臣對抗的一股清流。但是他萬萬沒有想到,就在這個時候,包拯卻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他辭官不幹。原來當時朝廷,最初任命包拯的官職是在江西建昌,也就是今江西南城一帶。從今天來看,跟安徽的合肥,也就是包拯老家相隔並不太遠。高鐵也就是幾個小時的車程,但是在當時卻是山長水遠。於是包拯就提出,希望在瀘州也就是今天合肥附近做官。

這可不是包拯挑肥揀瘦,而是因為父母年事已高,包拯是一個至孝之人。他希望當官的同時,也能夠侍奉雙親。朝廷也很理解很體諒,於是就改授包拯為和州監稅,這個地方離瀘州近了很多。但是包拯沒有想到,父母仍然不願意和他一起赴任,他就是不想離開家鄉。按說讀書做官光宗耀祖,歷來是古代士子的夢想,但是面對這樣的抉擇,29歲的包拯毅然決然辭官回家侍奉雙親。

歷史上真實的包公,包公的後人姓包,包公的祖先其實不姓包

這一辭就是十年,對於包拯的這個驚世之舉,一代文豪歐陽修也是肅然起敬。對包拯大加讚美,說他是“少有孝行,聞於鄉里”。古人說“人臣孝,則事君忠,處官廉孝德之本也”,一個人在家孝順父母,品行端正,言有信,行必果,必然家風正行為端。走上工作崗位也會盡職盡責。包公棄官回家盡孝,而且一辭就是十年,非常的不容易。

其實包拯盡孝,本來是不需要十年,因為包拯的母親張氏是在1032年去世的。守孝三年,到公元1035年就可以結束了,但是包拯仕途復出卻是在1037年。連頭帶尾算又晚了三年,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就在包拯辭官回家後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1028年,他的恩師劉筠再次調任瀘州知州。之後的三年裡,師生共處一城,包拯一直陪伴恩師走過了人生的最後時光。而這段時間的相處,對於包拯的為官之道產生了更為深刻的影響。

歷史上真實的包公,包公的後人姓包,包公的祖先其實不姓包

包公對父母盡孝做到了,而且影響非常大。接下來包公就想,如何為國家盡忠,為朝廷效力,這方面他也是做了深入思考。當他為母親守孝三年之後,他又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對自己的為官志向做了深刻的思考。直到1037年,39歲的包拯奮筆寫下了明志詩,這才坦然重歸仕途。這詩是這樣寫的“清新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幹終成棟,精鋼不作鉤,倉充鼠雀喜,草盡狐兔愁,史冊有遺訓,毋貽來著羞”。

這首詩的核心就是清心直道,所謂清心就是心地恬靜,居心清正,少生慾念。在中國古代,這是道德修養的基本內容,也是修身為官的根本。而所謂直道,意思就是不偏不倚公平公正。清心是對官員道德品格上的要求,直道是官員的為官為政的哲學,在包公的身上很好地把清心和直道有機地統一起來,這是他的為官的起點。

歷史上真實的包公,包公的後人姓包,包公的祖先其實不姓包

事實上,包拯的一生,正是以這首明志詩,作為自己為人為官的座右銘。他用26年的為官生涯,實踐了自己的諾言。據史書記載,公元1042年,當時在端州任職三年期滿,包拯要走了。端州就是現在廣東的肇慶。大家可能知道端州有一個特產,文化人非常喜歡的端硯。那年,聽說包公即將離開了。端州的硯工就給包公送來了一方端硯,他們想以此表達對包公體恤民情的感激。而包公手下人一看,那只是一方硯臺而已,並非是金銀珠寶。又看那些硯工是一片真心,不忍推卻,於是就收了下來。

可是不料想,當包公乘坐的船隻上路,行至江中不久,這方硯臺就被包公發現了。聽完實情的原委,包括當時就嚴厲地申飭了手下,並且讓手下人把這方端硯拋入江中,意思是還給端州,這就是包公還硯的故事。徐志摩的那首詩,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用在形容包公的為官清廉上,那也是非常準確的。

歷史上真實的包公,包公的後人姓包,包公的祖先其實不姓包

明代的思想家李贄,曾經評論包公說“此等世界,此等人自少不得”。事實上,包公不僅自己清廉愛民,還對家人和後代提出了極為嚴苛的要求。據史料,公元1062年的5月13日,這一天正在樞密院處理公務的包公,突然發病臥床不起了。當時他自知來日不多,於是把家人叫到床前,立下了他著名的家訓。原文是這麼說的“後世子孫仕宦,有犯髒亂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

歷史上真實的包公,包公的後人姓包,包公的祖先其實不姓包

這篇家訓說,後代子孫如果做官,有膽敢貪贓枉法者,活著不準邁進老家的門檻。死後不準歸葬於祖墳,不聽我的話,就不是我的子孫。整篇家訓字數不多,卻極為嚴厲和冷峻。他還讓家人,把這則家訓刻在石碑之上,立於堂屋的東壁,這就是名垂千古的孝肅家風。

歷史上真實的包公,包公的後人姓包,包公的祖先其實不姓包

包公的家訓可以說是家風的一種凝練,這種家訓突出了廉潔方面,直白而且嚴厲。他自己這樣做,而且要求後代也必須這樣做。包公的家訓後來被寫進了正史,非常難得。包公的清廉,並不僅僅來自於官方史料和包氏家譜的記載,而是有實物為證的。

40多年前的一次大發現,那是1973年。合肥一家鋼鐵廠要擴建,必須把位於廠區內的包氏家族墓葬遷走。當時文物部門聞訊之後,立馬組成清理小組,展開對包公墓的清理發掘。因為史書記載,包公去世之後,朝廷追贈他為禮部尚書,這是正三品以上的高官。在北宋時期,文官的待遇是相當豐厚的。所以考古人員就很想知道,這樣一位名垂青史的清廉高官,墓室裡到底會有什麼樣的陪葬品。

歷史上真實的包公,包公的後人姓包,包公的祖先其實不姓包

有位老人名叫程如峰,當時他是合肥市文化局的幹部,正好被抽調到發掘小組工作。人人都說包公墓,包公官這麼大,包公官這麼大總會有隨葬的東西。因為他不是一般人,當時一般的人葬的時候都還有一些陪葬的東西。程如峰說,不只是包公墓,整個包氏家族的墓葬群都極其簡樸,簡樸得令人難以相信。都發現了一些香薰、瓷碗、銅鏡、陶罐、銀盒,全都是一些普通的生活用品,沒有一件貴重物品。總共加起來也才50來件,不誇張地說,最有價值的那就是墓誌銘。

據程如峰迴憶,當年在包氏家族墓區,總共發掘了12座墓葬,出土了包公、包公夫人董氏、大媳婦崔氏、小兒子包綏墓誌六塊,總共是1萬多字。其中包公的墓誌銘大概3200字,上面不僅詳細記述了包公清廉的一生,還有包公的兒子包綬,清苦守節廉白是務。孫子包永年,蒞官臨事,廉清不擾,而孝肅公之遺風餘烈在也。這些都說明了包公及其子孫,居官清廉保持了清心直道的本色。而這些,也恰恰印證了《宋史》對於包公清廉的評價。

歷史上真實的包公,包公的後人姓包,包公的祖先其實不姓包

除了清廉,包公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鐵面無私。他是國家一級演員魏積軍,他出生於京劇世家,14歲從藝,幾十年來,他獲得了無數殊榮。但他說:最讓他驕傲和自豪的還是他在京劇《鍘美案》《秦香蓮》等等。經典劇目中飾演包青天的時候。《鍘美案》分前半出後半出,前面是陳世美的戲,跟秦香蓮之間的戲,他怎麼去不認孩子,不認結髮夫妻,甚至派人去殺妻還滅子。觀眾在前面看著很氣憤,誰來制裁他,誰來制約這種人。忘恩負義的人,在最後包公上場的時候。還沒張嘴還沒唱,剛一上場,觀眾就是熱烈的掌聲。

因為人們都知道,包公是一個剛直不阿鐵面無私的清官。只要有他在,一切公平正義都可以得到申張。其實《鍘美案》和《秦香蓮》都只是民間傳說。在包公身上,並沒有發生這樣的故事。但是包公是一個不畏權貴的人,這卻是事實。第一件事,公元1042年,皇宮裡發生了一起偷盜案件。案犯是宮中的小偷,名叫周景,可是周景被抓的時候,那是一副無所謂的態度。果然,沒幾天判決下來了,理應判重刑大刑的周景,只被判了一個杖脊十七發配黃州。因為他是皇帝宋仁宗的親信,宋仁宗使用了內降聖旨給了輕判。

歷史上真實的包公,包公的後人姓包,包公的祖先其實不姓包

杖脊十七還沒有執行,周景就又越獄了。再次被抓捕歸案之後,宋仁宗又再次內降聖旨。免除了周景的徒刑和罪名,只是把他發配到作坊當一名工匠。但是沒想到,這件事情遭到了一個人的強烈抵制,那就是剛從端州調回京師,擔任監察御史的包拯。知道此事之後,他連寫了兩道奏書,要求皇帝嚴明法紀。這個事執行權應該不在包拯身上,包拯當時只是監察御史,資歷比較淺。因為他是言官,他就覺得這個做法不合法的,是不合宋朝廷規矩的,所以他要堅決抵制,他就敢於冒著得罪人的風險,堅決抵制宋仁宗的做法。

史料記載,宋仁宗有一個寵妃名叫張貴妃。張貴妃是由伯父張堯佐撫養長大的,因為這層關係,短短几年時間,張堯佐平步青雲從一個縣令一直爬到了三司使,也就是現在的財政部的部長。按說皇帝給了機會,你得認認真真工作才是,可是張堯佐不是這樣。雖然也是進士出身,可是資質平庸而且任人唯親胡作非為,這就讓包公看不下去了。時任知諫院長官的包公,就和御史臺的長官王舉正,多次上書宋仁宗要求撤換掉張堯佐。宋仁宗不能答應,因為這是愛妃的伯父相當於養父,必須立挺。所以對於包公的要求,宋仁宗不僅不搭理,而且還準備繼續給張堯佐升官。而且一次性要加四個重要的官職。

歷史上真實的包公,包公的後人姓包,包公的祖先其實不姓包

誰料想這一下把包公給惹急了,那天在朝堂之上,包公當面跟宋仁宗爭辯了起來。包公因為激動,口水濺了皇帝一臉。《宋人筆記》有記載,說宋仁宗回宮之後,用袖子擦著臉上的口水,對張貴妃大倒苦水。皇帝說“你只知道要宣徽使,你不知道現在包拯御史嗎?”。這件事情因為迫於壓力,張堯佐只好辭去宣徽使和景靈宮使兩項職務,才算告一段落。這就是歷史上真實的包公,鐵面無私剛直不阿,連皇上的面子都不給。宋仁宗也態度好,臣子都啐到臉上來了,他居然還沒有處罰他,這也是個不錯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