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紅袍早已消失在歷史上,那麼現存的母樹大紅袍,又是哪來的?

大紅袍早已消失在歷史上,那麼現存的母樹大紅袍,又是哪來的?

(圖片來源自網路)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早幾年,就看到一張火遍巖茶圈的網圖。

有人採了不同巖茶品種的葉片,逐一擺在A4紙上,再標註上名稱。

紫玫瑰、矮腳烏龍、北斗、黃觀音、九龍袍、春蘭、雀舌、半天妖、金鳳凰、黃玫瑰、黃旦、百歲香、瑞香、白雞冠、佛手、梅佔、大葉龍……

種類之多,花樣之繁,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還記得當時有網友打趣,“看懵了吧,看你還敢不敢學巖茶!”

但玩笑歸玩笑,我們知道,市面上的巖茶主流品種是水仙、肉桂、大紅袍。

老話說,學好物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大紅袍早已消失在歷史上,那麼現存的母樹大紅袍,又是哪來的?

而巖茶裡,喝懂“水肉紅”,闖遍茶圈都不怕。

昨天寫十二金釵的文章一出,收到不少留言。

“巖茶怎麼會有這麼多種花樣?我還以為就只有水仙、肉桂、大紅袍。”

武夷巖茶究竟有多少品種?這個問題說來話長。

按麻花來說,準確答案應該是N+1種。

舊的品種,在消失。

新的品種,在出生。

一增一減,無窮無盡。

大紅袍早已消失在歷史上,那麼現存的母樹大紅袍,又是哪來的?

《2》

已經消失的古老品種裡,大紅袍最為出名。

我們要承認一個現實,嚴謹來說,歷史上的“大紅袍”已經消亡了。

據傳從明末清初就成名的大紅袍,因為戰亂等多種緣由,真跡難尋。

兵荒馬亂的年代裡,茶農們自然無心做茶,無心打理自家的茶地。

然後,“大紅袍”這一名品,在蜜蜂昆蟲的授粉下,沾染上其它品種的花粉。

等到結出茶籽後,再落地生根,長出來的茶樹與大紅袍僅有幾分血統相連,而並非100%是大紅袍。

時過境遷,斗轉星移,經過茶樹代代有性繁殖後,大紅袍的血統早已不斷被稀釋,從此消失在茫茫茶海。

後世有人為了紀念“大紅袍”這味歷史名茶,特意找到幾株外形相仿的茶樹,栽培到九龍窠的崖壁上。(即,今天的母樹大紅袍)

大紅袍早已消失在歷史上,那麼現存的母樹大紅袍,又是哪來的?

經過現代科學手段的尋根溯源,早已證明景區內現存的六株母樹,並非同一名叢。

至此,歷史上的大紅袍是什麼?誰也不知道答案。

更別提,從這些母樹的枝梢上,經過剪枝、扦插、無性繁殖培育出來的北斗、奇丹了。

早些年,圍繞它倆之間,究竟誰才是純種大紅袍,爭議眾多。

它們雖然與不同的母樹植株,有著直接親緣關係。

但是,那六株母樹究竟誰才是當年大紅袍,已經成為未解之謎。

更不用提,它們的下一代北斗與奇丹了。

大家在喝北斗與奇丹時,大可將它們當做獨立品種,細細品種它們的風采!

大紅袍早已消失在歷史上,那麼現存的母樹大紅袍,又是哪來的?

《3》

歷史上的大紅袍,逐步消失於江湖的原因,在於“有性繁殖。”

經過昆蟲授粉,異株授粉,茶籽繁殖下,不知道有多少巖茶品種,就此模糊了自身原有特點,逐漸退場。

武夷山茶農,為了給這類形狀不一,品種不一的有性繁殖樹種歸類,將它們統一稱為“奇種”。

之前,八月同學問,奇種和菜茶到底是什麼關係,該怎麼區分?

答案其實很簡單,奇種就是菜茶,菜茶就是奇種。

只不過,武夷山茶農的叫法,比較高大上,稱它們為“奇種”。(即,奇怪的品種)

大紅袍早已消失在歷史上,那麼現存的母樹大紅袍,又是哪來的?

而其它茶區的茶農們,叫法比較樸實,稱其為“菜茶”罷了。

提到武夷菜茶,它的種族群在茶葉發展史上赫赫有名,在茶樹植物分類學佔有重要地位。

1762年,林奈將武夷菜茶確定為世界茶樹中小葉種的代表種群。

19世紀初,武夷菜茶被引進印度等地,為這些產茶國家與地區,提供種質基礎。

而近水樓臺先得月,武夷山茶農們憑藉著“武夷菜茶”為資源,由此創造出武夷茶的輝煌史(發源出烏龍茶與紅茶。)

武夷菜茶,是巖茶發展史上的無名英雄!

大紅袍早已消失在歷史上,那麼現存的母樹大紅袍,又是哪來的?

《4》

巖茶裡,奇種與名叢應該怎麼區分?

借用一位前輩的話來打趣,能叫得出名字的是名叢,叫不出名字的都是奇種!

這雖然簡單粗暴,但大體沒有錯。

奇種,作為武夷巖茶的“儲備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但凡茶樹還存在繁衍後代的本能,在開花、授粉、結籽後,就能誕生出一株全新的茶樹。

而名叢,則是從浩如煙海的奇種裡選育而來。

在優中選優,選中風味出色的單株後,從菜茶裡逐漸分離出優良品種。(專業術語稱:單株選育法。)

大紅袍早已消失在歷史上,那麼現存的母樹大紅袍,又是哪來的?

經選育對比後,借用無性繁殖手段(扦插、壓條、嫁接等),名叢的品種特徵得以穩定相傳。

巖茶品種裡,歸入為“名叢”的品種眾多。

除了常見的四大名叢,鐵羅漢、水金龜、半天妖、白雞冠外,還有不計其數的名叢。

向天梅、金柳條、瓜子金、白瑞香、不知春、石乳等。

古老的名叢們,繼承著巖茶的沉鬱風格。

從麻花的多年經驗看,巖茶裡,古老品種的風味,普遍是湯水醇滑,清韻嫋嫋。

而在它們的品種香上,往往不求香氣馥郁,茶香濃烈。而是以茶香清遠悠長為主。

像矮腳烏龍的蜜桃香、鐵羅漢的沉鬱藥香、北斗的沉沉木質香、向天梅的梅花香等,無一不是如此!

大紅袍早已消失在歷史上,那麼現存的母樹大紅袍,又是哪來的?

《5》

與古老名叢相對的,還有進入新世紀以來,不斷培育出來的新品種。

其中,不得不提的是大名鼎鼎的“黃觀音家族”。

以鐵觀音為父本,黃旦為母本,選育出了黃觀音、金觀音。

這倆同胞品種的區分在於,金觀音是灌木,黃觀音是小喬木。

並且香氣表現各異,黃觀音相對更加完美繼承了黃旦的“透天香”特點。

再然後,還是以“鐵觀音&黃旦”這對組合,後續又陸續成功培育出金牡丹、紫玫瑰等。

再再然後,以金觀音為父本,黃旦為母本,培育出了帶有玫瑰花香的黃玫瑰……

大紅袍早已消失在歷史上,那麼現存的母樹大紅袍,又是哪來的?

理順完黃觀音家族的愛恨糾纏後,大家要知道,巖茶的新品種,遠不止於此。

之前在武夷山時,麻花有喝過劉老師培育出來的金佛,取“閩南有觀音,閩北有金佛”之意。

當時喝的還是去年的陳茶,當蓋上的花果香,以及湯感的稠滑感,還是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另外,除了用父本母本兩種不同茶樹品種進行人工選育外,還可以從茶樹天然雜交後代裡,確定出新品種。

據查證,春蘭是鐵觀音天然雜交後代,悅茗香是赤葉觀音天然雜交後代,九龍袍是大紅袍(副株)天然雜交後代,瑞香是黃旦天然雜交後代……

總之,在茶科所的專家們的選育、育種下,新品種源源不斷在產生。

為巖茶品種版圖的發揚光大,奉獻力量。

大紅袍早已消失在歷史上,那麼現存的母樹大紅袍,又是哪來的?

大紅袍早已消失在歷史上,那麼現存的母樹大紅袍,又是哪來的?

《6》

最後,隨著外地良種的加入,武夷巖茶的品種在日漸龐大。

像水仙、梅佔等,它們在最早的時候,原產地並非武夷山。

只不過,它們在清朝時就有引種在武夷山,經過多年發展後,早已經在巖茶江湖裡紮根深遠。

而後,佛手、毛蟹、金萱、金鳳凰等,陸續也有進入武夷山。

一言概之,武夷巖茶的品種版圖裡,永遠都有新生血液在加入。

但就市場表現而言,在當下以及較長一段時間內。

大紅袍、水仙、肉桂,都是市場主打牌。

但要想徹底喝遍巖茶的所有品種,一個字,玄!

更多關於巖茶的原創知識

武夷巖茶肉桂除了桂皮香,還有幾種香氣?

四個角度解讀武夷巖茶普通水仙、高叢水仙、老叢水仙的區別!

茶友問,現在喝的大紅袍,會是純料嗎?

真正的大紅袍,只有景區裡那幾棵樹,剩下的都是假的?

小品種、品種茶、名叢、奇種,這些巖茶的分類,看完可別再臉盲了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