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目標達成要"三心二意"

雜談:目標達成要

這裡要說的不是平時說的三心二意:猶豫不決,意志不堅定或用心不專一。

先對這裡的三心二意做個簡要說明:

三心指的是:心力,心志,心智。這個三心主要是去發揮提高主觀能動性。

二意指的是:天意,人意。這個二意是對客觀的分析把握要去追求精準。

為什麼提出這個三心二意呢?主要是我看待做事的一個淺陋的規律總結,恰巧合在一起就組成三心二意。我覺得去做有一定挑戰度,或者說有一定難度的事,要具備比較強的正面的三心二意,才能有比較高的成功可能性。用另外一個概念來說叫做目標達成力,什麼是目標?輕易做成的事,不能當作目標,喝幾口雞湯,打幾針雞血稍微努努力就能做成的事,也不要去當作什麼目標。當然,自己完全不具備相應能力的事情,也不能當作目標。

心力指的是精神和體力,只有精神飽滿,體力充沛,做事才會高效,這是常識。但現在不少年輕人這點卻做得不好,喜歡熬夜,過度娛樂,或者長期缺乏起碼的身體遠動鍛鍊,精神往往多少有點萎靡不振。如果總是這樣的狀態,那就很可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遇到有點挑戰度的事情,往往難以勝任和招架。現在總講自律,其實就是要一份強大的心力。心力疲弱,顯然會拖慢進度和容易出差錯。

心志是精神意志品質,不畏艱難,不怕吃苦,為了實現目標,能夠堅持,甘願做出很大的付出。捨不得當下的舒服,放不下暫時的快樂,這本事就不是做事的態度。不需要付出什麼的追求,不算有志氣,不算真正的目標,執著,是成事必備的一種品質,這個也是老調常談的常識。心志不堅容易動搖走不遠。

心智,是我很想說的東西,心智是非常重要卻很隱形的東西,深刻影響著每個人的一生髮展,心智高心智健全的人,往往人生過得相對順利和幸福。人的差別很大程度上就是心智的差別,一定要重視心智教育。溫馨知性的家庭,往往會教育出高心智的孩子,這是學校極其功利的應試教育給不了的。智商高,不等於心智高。這裡的心智,指的是洞察周遭事物的敏感度,原生智慧,或者叫做機智。其實,現實生活中,有一種人,讀書學習不怎樣,但是心思非常敏銳,能夠輕易看透別人的內心想法。而有的人讀書很好,卻是書呆子,心智不成熟。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這裡說的心智就是指的明智的程度。吃一塹長一智,指的就是長的心智。人要警覺,時常反省自己的作為,把持住自己的心智。有的原本很聰明的人,被灌輸迂腐的思想後或者被一些假象迷惑,也會迷失心智。有的人並不笨,卻被情緒和慾望左右,甚至跟著感覺走,人云亦云,隨波逐流,就是喪失心智。財迷心竅,色迷心竅,憤怒或者勝利衝昏了頭腦,實際有很多情況會導致心智偏失。心志不高,沒什麼追求,也不吃苦,往往也會導致心智漸漸平庸,心漸漸落滿塵垢而不明。心智不高的人,往往很難適應新的社會環境,容易被人利用,容易受到打擊挫折。尤其一些懵懂的年輕人,喜歡追求夢想,玩情懷要浪漫,滿腦子幻想,卻嚴重缺乏對社會殘酷性,人性卑劣的一面的認識,往往會吃苦頭栽跟頭,涉世不深閱歷不夠,心智尚未達到一定圓滿度,用個流行詞是憨憨。心智往往會隨著年紀增大,見識多了而提高,當然也有例外的巨嬰,始終不悟。多讀書,多去見識見識世界,對心智增長幫助很大,反之,生活太宅太娛樂化,自我心智保鮮度很高,可能就一直長不大。想要心智快速增長,就要常去磨練,事上磨,經常做一些有挑戰性事情的人,往往帶有一種幹練和機智的氣質。如果總是無所事事,懶懶散散,人可能就頹廢了,心力心志都退化,心智也會變遲鈍。所以很多優秀的幹部都是從底層實幹歷練而來的。有的人喜歡誇誇其談的,看著貌似非常聰明,其實心智未必高,成事能力未必強,甚至僅僅就是紙上談兵而已。心智很高的人,適合經商從政。心智不足容易出意外而陷入困境,因為洞察危機和應對意外的能力不足。所以心力心志強而心智不足的人,適合聽從指揮按部就班。

心力,心志,心智都比較高的人,基本可以算是一個強人了。

天意,就是看清大的趨勢,進退有據,順勢而為。現在流行的一句話,豬遇到了風口也會飛。等你真正看清現實,也許你會很吃驚地發現自己正在做雞蛋撞石頭的事情,或者在南轅北轍,方向完全搞反了。很多事情做深了會發現,遠遠沒有當初看起來那麼簡單。

人意,就是把握好人心所向。所作所為,不為眾人所願,可想而知阻力重重,難以成功。情商高,說話水平高,個人有魅力,善於爭取別人的支援,無疑更容易成事。有的人協調能力強,組織能力強,適合當領導,也許他本身在相干領域內不是很專業,但是他卻能吸引專業能力高的人幫他完成目標。

軍人往往也十分應該具備良好的“三心二意”品質,因為軍人的目標達成生死攸關非同小可,重視的程度遠超常人。

“三心二意”也不算什麼大道理,只是方便記憶,做事的時候注意去對照一下這幾個因素。

從目標達成的角度看,把三心二意發揮到很高的程度,就能實現的目標,我覺得算是一個標準的目標。

雜談:目標達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