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浮生六記》——芸娘,是中國文學史上一個最可愛的女人

芸娘是《浮生六記》中的女主人公,是作者沈復的妻子陳芸。書中花了很大的筆墨去描寫陳芸,她為我們展示了一位美麗、賢良淑德的妻子形象。林語堂先生曾讚道:

芸,我想,是中國文學史上一個最可愛的女人。她的一生,正可引用蘇東坡的詩句,說它是“事如春夢了無痕”。

初讀該作品,被深深地感動。今天我將從作品的問世、女主人公形象刻畫、現實意義三方面對該書進行解讀。

林語堂:《浮生六記》——芸娘,是中國文學史上一個最可愛的女人

01從作品的問世分析:一部散落民間的殘缺手稿,一經問世,備受世人喜愛,被譽為文學經典之作

《浮生六記》是一部水平極高影響頗大的自傳體隨筆,在清代筆記體文學中佔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全書共六卷,分別是:《閨房記樂》《閒情記趣》《坎坷記愁》《浪遊記快》《中山記歷》《養生記道》,但後兩卷一直以來以為偽作。

1、《浮生六記》以現實中的愛情和婚姻為生活主線,重現了普通人的現實生活,讀來讓人感慨。

沈復與陳芸是表姐弟,兩小無猜。結婚後,沈復攜愛妻芸娘遊歷山水,賞花逐月,追求閒適自由的生活情趣。後來因為家庭倫理所不容,他們被逐出家門,生活窮迫,顛沛流離,和心愛的人生離死別,落到無家可歸的地步。為表達對亡妻的思念寫下了此手稿。

2、《浮生六記》多次印刷,並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多達一百多個版本,在海內外廣為傳頌

沈復所著此書生前並未正式刊行,清光緒三年(1877)一個叫楊引傳的人在蘇州坊間偶然發現《浮生六記》殘稿,只有四卷,喜愛之至,將其交給當時在上海主持《申報》的妹夫王韜,以活字版刊行於世,併為之作序;王韜為之做跋。王韜點評此書“筆墨間纏綿哀感,一往情深”。

真正將《浮生六記》帶入大眾視野,使之成為文學經典的是明國時期知名學者俞伯平和林語堂。俞伯平為《浮生六記》加上新式標點,於1924年由北京霜楓設重印出版,併為之作序。上世紀三十年代,林語堂將《浮生六記》前四卷翻譯成英文,刊登在英文《天下月刊》及《西風月刊》上,使其聞名海內外。

《浮生六記》書中記錄著作者一生經歷的起伏坎坷,悲歡離合。散發著感性色彩的文字,使我們彷彿置身於當時的社會,體味著百態人生。特別是女主人公陳芸的形象更是感人至深。

林語堂:《浮生六記》——芸娘,是中國文學史上一個最可愛的女人

02 女主人公形象刻畫分析:中國文學史上最可愛的女人——聰明靈秀,才思出眾;賢良淑德,樂觀豁達

《浮生六記》作者沈復用重筆墨描述了妻子陳芸,我們從作者二十三年的婚姻生活中看到了一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陳芸給我們展示了為女性為妻子的賢良淑德。我們深深地被她所感動。林語堂先生把《浮生六記》翻譯成英文,並且在《譯者序》寫到:

芸,我想,是中國文學史上一個最可愛的女人。她的一生,正可引用蘇東坡的詩句,說它是“事如春夢了無痕”。

1、陳芸聰明靈秀,才思出眾,貌美銷魂

陳芸是沈復舅舅家的女兒,天生聰明靈秀,學說話時,教她念《琵琶行》,她就能誦。後逐字辨認,學會識字。父親去世後,她用嫻熟的針線織繡手藝,供養一家三口,並供弟弟上學。刺繡閒暇時,漸漸懂得吟詩,筆下有“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的詩句。

芸娘既能夠陪沈復談詩論書、賞月飲酒,又能夠喬裝打扮、女扮男裝。她與關於李杜詩篇的絕妙辯論“杜甫的詩錘鍊精純,李白的詩瀟灑落拓”更是讓人對她靈透聰慧的天賦讚歎不已。

芸的身材窄長頸,瘦不露骨,眉彎目秀,眼中顧盼神飛,唯有兩齒微露,看上去並非佳相,卻自有一種纏綿之態,令人為之銷魂。”

2、陳芸知書達理,心地善良,樂觀豁達

陳芸知書達理,尊敬公婆,為了對公公婆婆盡孝道,自己寧願蒙冤受屈;夫妻相敬如,一往情深。即便被逐出家門,生活貧困不堪時,也能夠保持樂觀的心態,她敢於跳出世俗,不僅把日子打理的像模像樣,還過出了一種安貧樂道的風雅之資。

陳芸心地善良,樂觀豁達。當沈復的啟堂弟媳婦,催妝時偶缺珠花,她將出嫁時聘禮中的珠花,拿給婆婆。此外,在沈復娶妾一事中,陳芸非但沒有哭哭啼啼,橫加阻攔,反而主動為之挑選心儀之人。又有沈復弟借債由陳芸擔保的經濟糾葛,沈復弟弟對此予以否認,公公更是大怒,她並未辯解。

陳芸多情。自己病臥床榻,都快病入膏肓了,這時僕人跑了,非但沒有責備,反而更擔心僕人的安危,擔心她出事了,擔心沒辦法向其家人交待。為了一個負心的藝妓(憨園),竟然能夠念念不忘至死,甚至為之病情加重。因為這樣的太過多情,陳芸為自己招來了許多不必要的禍難,最終,也幾乎是死於此。

在沈復眼裡:陳芸是賢妻,是得力的生活助手。他愛她,更讚賞她。沈復不愛功名,不攀附權勢,妻子願與自己一道,愛山愛水愛大自然,生活上不抱怨窮苦,不仰慕權貴,安貧樂道。精神上能與自己一起賞畫,一起品味生活。沈復所建構出的陳芸形象正是我們平常生活中最需要的人生伴侶,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什麼有如此多的讀者對陳芸所產生深深的感動和喜愛了。

林語堂:《浮生六記》——芸娘,是中國文學史上一個最可愛的女人

03 芸孃的形象意義

1、芸孃的身上有著封建社會的守舊意識,也有著現今女子的平等意識

她的個性在那個時代不多見,在她這種雙面性格中所體現的追求自由,實際上大大突破了當時社會的界限,她的行為舉止超前了幾個世紀,她與丈夫同行同坐,拋頭露面與男子作詩戲耍,可以說芸孃的行為在當時是驚世駭俗的,也是為當時所排斥的。

2、陳芸娘除了賢惠之外,她有自己的主張,她可以對丈夫說不

沈復是個豁達而不拘小節的人,對陳芸習慣性地用“敬語”有些反感,就調侃她,但是陳芸沒有象大多數家庭婦女一樣,對丈夫惟命是從,而是有理有據地加以反駁。芸娘這種行為在今人看來沒有什麼,然而在那個“在家從父,即嫁從夫,夫死從子”的時代,芸孃的行為是有悖禮法的。

陳芸她敢做敢為,雖為長者所不容,但對於青年人而言是一種鼓舞,是一面個性解放的旗幟,它讓人們看到了作為一個人,一個女子所應有的權利,而這種權利不應為充斥著“理”而束縛。她沒有被社會“汙染”,她學習知識,能從文章指出一二點自己的觀點;她個性倔強,她天真浪漫而不受社會約束,她心直口快,而無所畏懼社會的種種壓迫,即使家中的奴僕以“三太太”這個尊卑亂套的稱呼來排遣她,她依然按照自己的思想生活。

在最貧窮的時刻,她站在丈夫的身邊支援他,幫助他。生病時為了不給家裡造成經濟負擔,她拒絕就醫。為了補給家用,她病中織錦。她愛得真誠,愛得平凡,卻讓人感動。在她的身上還體現了一種頑強的精神,這種精神猶如久燃不盡的山野綠草,無論封建家長如何侮蔑她,生活如何摧殘她,她依然保持使人如沐春風的個性,而非從此唯唯諾諾一生。她的作為讓人明白她所執守的是一份無愧於人,無愧於己的信念。即使最後這種個性導致了她的死亡,她依然從容笑之,死而無憾。

從芸孃的身上我們看到了美麗的光輝,這種光輝形象使無數個同時代的女子為之失色,我們為芸孃的死而惋惜,但同時為她活的精彩而感嘆。芸娘,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可愛的女人。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歡迎關注@樂觀的生活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