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過辭海,生命中的一盞燈

遊過辭海

曹瑞冬

大海何其寬廣,幾乎可以被當作無限,對於僅擁有有限生命的我們而言,用盡十輩子也遊不到盡頭,更何況,人已然習慣了在陸地上繁衍生息,絕對不會因為海洋很美而放當下的生活模式。只不過,人類的一切,包括生命,發軔于海洋,望洋也許會興嘆,但人不想遊過大海就肯定渾身不自在。

遊過辭海,生命中的一盞燈

論及辭海,倏忽間驚覺它離開我的世界差不多有四年了,我用辭海,是因為它是對我語文學習大有裨益的工具書,我不用辭海,是因為我的大學專業與語文不掛鉤,而我需要的知識可以從網際網路中攝取。我們都不得不承認,新媒體的出現的確可能會使以書籍等舊媒體衰落,但這更多的時候是因為需求口味的轉變。龐大的辭海不會擁有比網際網路更豐富的知識,但卻擁有讓人難以攜帶的重量。或許,將辭海作為一個家庭知識淵博的象徵來供養已成為我們這一代人的習慣。書籍,承載著勤勞與智慧,也帶著人對時光流轉的感知,從農耕歲月一路走來, 也終將在我們的視野裡漸行漸遠。由辭海之失落開始的我的大學似乎向上攀登了數個臺階,但也讓我在不知不覺中與這個漠視書籍的社會相交融。

我們要走人未來,而不是緬懷於過去,但要是真有選擇就好了,我與辭海的過去遠比與我與辭海的陌生要多。看過書並不代表會背書,就像我在遨遊辭海時,很難記得清遊過的大海怎樣的。辭海,它就是永無止境的彼岸,任憑我們再努力,也終究相去甚遠。不過,辭海於我而言,它的神通廣大隻有在我需要的時候才會呈現,那種深入人心的力量我覺察不到。

遊過辭海,生命中的一盞燈

就算我與辭海走不到那有靈魂的默契位置,但偉大終究無可阻擋。中國孩子的成長愈來愈傾向於學習,我也不例外,而龐大的成語、詞語功課迫使我們轉向能提供幫助的工具書。當我的胃口越來越大,父母為我準備了恢弘鉅著——辭海。我的第一印象是這本書很厚,還竟然分了三冊,我的第二印象是這世界竟會有如此多的知識收納入書。我是一個學生,這點我自己清楚,然而父母卻抱著這樣厚的工具書給我,辭海讓我更明確了學生的身份,也讓我感到日益沉重的學業負擔。承擔對孩子來說是一件痛苦的事,辭海的重量與學習的責任一齊壓在我的肩膀上,我快樂的童年極有可能是被辭海終結的。

畢竟小孩子不懂得說真正的“不”,因辭海而受到的成長傷痕彌合後,我仍要學會順從世界為生命制定的課業。等到我逐漸成長起來,當我逐漸使用辭海時,我才懂得辭海是我生命中的一盞燈,照亮所有迷惘角落,它讓我在經過風霜雨雪後,再把陽光收穫。最初,我僅僅把他當作一本工具書使用,它富有魅力的時候是需要的時候。後來,我把它當作一本小說書來看,總是在尋找每一個字和詞背後所隱藏的故事,辭海開始等同於豐富多彩的社會永珍。最後,辭海的一切都讓我感動,中國字所詮釋的種種都漸漸地讓我訴說著過往,立足於當下,嚮往著未來。或許,那時的我真的長大了,我與社會越來越接近,當接受社會的各種競爭後,才發覺文字永遠不會對自己說謊,而處在知識海洋中的我們或許會得到真正的身份尊重。

遊過辭海,生命中的一盞燈

生命中總會有一盞點亮光明的燈,雖然辭海沒有改變我的一生,但至少在我渾渾噩噩的時候明確了我畏懼的和我

珍視

的,而我現在和未來要走的路想必都會在辭海的文字海洋中找到。但為什麼我會放棄辭海,難道是我被這個光怪陸離的社會誘惑至沉迷,漸而遺忘初心。頓時,我當初對辭海的憤懣只是不捨習慣的抗拒,而今天的我也很難再重拾對辭海的愛了,因為我已經被人生的重擔壓得和物質世界一樣了。

知識的海洋無比寬廣,任誰都遊不過去,然而,生命中的很多事都不會有結果,但我們還是要做,這大抵就是生命的意義所在。在人的海洋中,生命實在是太渺小了,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找到屬於自己的海洋,並且窮極一生游過去。或許,沒有太多人認可辭海,更不會贊同我把大好時光浪費在遊過辭海,但我希望最真實的自己,當辭海的信仰在時光的流轉中慢慢地成了我的信仰,我只剩下融合這一條路了。

(圖片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