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帶你認識一下那個在傳統社會中的叛逆者——賈寶玉

賈寶玉是乾隆時期出現的

封建貴族叛逆者形象

。作者透過這個藝術典型,生動地表現了封建社會後期意識形態領域裡尖銳的鬥爭和矛盾衝突。他的叛逆行為,可以概括為“四不願”和“四樂於”。

《紅樓夢》,帶你認識一下那個在傳統社會中的叛逆者——賈寶玉

一、不願走讀經書、考科舉、做朝官的傳統道路,而樂於憑興趣讀書交友

(1)賈政熱切期盼他“留意孔孟之間,委身於經濟之道”,並親自挑選百十篇八股時文讓他學習,但寶玉似乎對獵取功名利祿毫無興趣,尤其害怕背誦經書和八股時文。相反,被家長視為“移人心性”的“邪書”,如《西廂記》《牡丹亭》他視若珍寶,認為是讓人“讀了連飯也不想吃”的好文章。

(2)賈政希望其多和官員走動,為日後做準備。但是他卻“懶與士大夫諸男人交談”,經常痛罵那些熱衷於功名富貴的文人為“國賊祿鬼”,把勸他留意“仕途經濟”的話斥為“混賬話”,不給其人好顏色。

二、不願當貴族老爺奴役丫鬟,而樂於與丫鬟平等共處,尊重關懷體貼周圍女子

寶玉“偏僻”“乖張”的叛逆行為還體現在對歷來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觀念的大膽挑戰上,他曾多次發表驚世駭俗的奇言怪語。他對黛玉和姐妹們的敬重自不待言,就是對女伶、丫鬟也充滿同情關懷。如平兒受了鳳姐的欺負,寶玉大為不平,為之正妝理容,想到其困難處境,不覺灑然淚下;晴雯被逐後,寶玉感其不幸,撰寫了一首情意深長的《芙蓉女兒誄》聲淚俱下進行悼念。

《紅樓夢》,帶你認識一下那個在傳統社會中的叛逆者——賈寶玉

三、不願順從封建家長的包辦婚姻,而渴望情投意合的自由戀愛

寶玉只能愛林黛玉,不會愛薛寶釵,賈母等封建家長只能選擇後者,不會選擇前者,雙方都不會改變,因此,

寶黛的愛情悲劇不可避免

;賈母等明知寶玉愛黛玉,還是決定讓寶玉娶寶釵,但寶玉無論如何不能遷就,這就造成了

寶玉寶釵的婚姻悲劇

關於寶釵和黛玉的區別,王崑崙曾言:“寶釵在做人,黛玉在做詩;寶釵在解決婚姻,黛玉在進行戀愛;寶釵把握著現實,黛玉沉酣於意境;寶釵有計劃地適應社會法則,黛玉任自然地表現自己的性靈;寶釵代表當時一般家庭婦女的理智,黛玉代表當時閨閣中知識分子的感情。”

所以,寶玉只會愛黛玉

但在賈府日益衰敗的情況下,賈薛兩家希望二人結成“金玉良緣”,以德貌俱全的寶釵主持家政,繼承祖業。在關係到家族興衰的問題上封建家長堅決不會讓步,最終扼殺了他們的愛情,造成寶黛的愛情悲劇:

一個在喜樂聲中死去,一個出家當了和尚,一個在家守活寡

。如王蒙《紅樓夢啟示錄》言:“表現出的封建道德與封建家長制的專橫、強梁、殘酷、荒唐;表現出的那種扼殺青春、扼殺美、扼殺一切美好與真誠的情愫的封建秩序的反人性的特質。”同時,

寶玉渴望和追求的愛情理想和他選擇的人生道路息息相關,愛情的喪失也就意味著人生意義的喪失。

《紅樓夢》,帶你認識一下那個在傳統社會中的叛逆者——賈寶玉

四、不願受封建禮教及各種陳規陋習的約束,樂於過隨心所欲、自由自在的生活

賈府對於寶玉來說,就是囚籠,只要有機會,他就帶著茗煙走出賈府的高牆深院,大街小巷的到處亂跑;在賈府內,只要大人不加約束,寶玉也常越軌行事。如63回《壽怡紅群芳夜宴》,寶玉同姐妹、丫鬟們喝酒鬧得無法無天,甚至都聽從寶玉提議卸裝寬衣。這些都一再表現寶玉不受封建禮教所拘,追求自由自在的性格。

恩格斯說過:“每一種新的進步都必然表現為對某一種神聖事物的褻瀆,表現為對陳舊的、日漸衰亡的但為習慣所崇拜的秩序的叛逆”。所以,當時世人視為狂、怪、傻、瘋正是他的閃光思想,是先進的超前意識,以特立獨行的方式對封建等級制度、科舉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發起了挑戰,表現了渴望自由、平等、博愛和個性解放。因此,對封建階級來說,寶玉是叛逆者;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寶玉是早期初步的民主主義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