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榮強亂彈《論語》為政篇14:君子周而不比

樊榮強亂彈《論語》為政篇14:君子周而不比

樊榮強亂彈《論語》為政篇14:君子周而不比

文/樊榮強

《論語·為政第二》第14節: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看到這句話,我相信很多人都會同意,學古文,學文言文,感覺頭疼就是因為有些字你不知道怎麼去理解,你不能按照現代漢語的意思去理解它,因此它的解釋就有可能五花八門。我在這裡講兩種解釋。

首先說一說國學大師辜鴻銘對這句話的解釋。“君子周而不比”這句話有兩個核心的詞“周”和“比”。辜鴻銘把“周”解釋為公正、公平。這個周和公正公平有什麼關係呢?仔細想想好像也是有點道理的。周,我們可以想象周圍、大家,也就是你照顧到所有人的時候,那就公正了,那就公平了。這樣講好像是有點道理。比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中立。辜鴻銘解釋君子周而不比,就是君子能夠做到公正公平,但是他不保持中立,“不比”就是不保持中立,他一定會偏袒某一方的。這好像有點矛盾,你說公正公平,你怎麼又不保持中立呢?事實 上來講就是這樣子,比如你作為一個執政者,作為一個裁判官,你面對一個官司,有一方是強勢的,有一方是弱勢的,這時你雖然要講公正公平,但是你不能保持中立,可能你要偏袒弱勢的一方,受欺負的一方,對不對?這樣講就通了。接下來再把比解釋一下,為什麼它和中立有關係呢?比,可以說是並排,我們所謂的比較,左手和右手比較,是不是要把它們並列起來,並排起來,這樣子理解就是中立。

再來看“小人比而不周”,就是小人是怎麼樣的呢?他看似講中立,但是他不公平不公正,喪失正義,他沒有這些東西。仔細想想,小是是這樣的吧!小人就是為了自身的利益,為了自己的私利,假裝表示我很中立,我不表態,我不發表意見,但是實際上來講,他所追求的東西,不是公平正義的東西。這就是辜鴻銘先生對“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的一個解釋。

再說另外一種解釋。周指的是合群,我們君子跟很多人都合得來,周嘛就是大家、周圍都合得來。比又指什麼呢?是勾結的意思。君子是跟大家都合得來,但絕對不去搞勾結這種狼狽為奸的事情。這樣解釋好像也是通的。小人是怎樣的呢?比而不周,小人就喜歡勾結在一起,為了一些見不得人的事情勾結在一起,“而不周”就是跟大家不合群,因為大家都有自己的利益,然後勾心鬥角,當然跟大家不合群。這樣解釋好像也是通的。君子跟大家都合群,但絕不跟某些人勾結在一起幹壞事;小人總是勾結起來二壞事,而跟大家不合群。

上面兩種解釋都講得通,你要喜歡哪一種呢?任你選。我覺得都可以,只要為我所用。這也是我關於讀書的一個觀點,讀書你要讀書你自己的觀點,你要去把作者的一些說法,也可能是誤讀,也可能是誤解,但是你只要拿來可以去觸發你的思路,去理解現實當中的一些現象,我學得這就是正確的讀書方法。

最後想說一下,從演講的角度來講,這裡使用了對比的方式。我也經常講,我們在發表演講的過程中,一定要使用對比的方法展開你的思路。在這裡,孔子就是把君子和小人他們不同的特點、不同的做事方式、風格進行了對比,讓聽者聽起來非常的清晰而且容易理解,甚至記憶深刻。

(此處已新增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