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中如何洞見事物、事情的本質?

萬事萬物總有本質置於其中,能否看清本質,就需要洞見學習了。

學習中我們學的課程的本質就是背後的邏輯、公理等等,掌握課程最深刻的內涵即本質,就能做到舉一反三,從而解答各類問題,這就是學生需要學習掌握課程的關鍵點所在。

生活工作中,我們總能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一些事情的發生,總有背後的邏輯,本質的東西深藏其中。如何判斷事物的內在本質?如何做到洞見最深處?

現實中如何洞見事物、事情的本質?

講個故事:齊威王即位初期,終日不理朝政,酒色言歡,朝政之事均交由身邊的卿大夫處理,這樣過了將近3年之久,周邊也開始了禍亂騷擾齊國,侵佔齊國土地,此時身邊一位達成站出來,問齊威王:有一隻鳥它三年了不鳴叫也不飛,到底是什麼原因?齊威王說道,

此鳥不是普通的鳥,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飛則已,一飛沖天!

這也是這兩個成語的出處之一。實際上齊威王表明不動聲色,實際在暗中調查,齊威王找準時機,

詔見各縣令七十二人,獎賞一人,誅殺一人,發兵出城,各國諸侯感到驚恐,都歸還齊國被侵佔的土地,最終威行三十六年。

現實中如何洞見事物、事情的本質?

原來齊威王由於父親齊桓公生前功名很大,他即位後不知底下人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是否能為國效力,於是便在這三年時間裡,慢慢觀察各位朝堂之人,並暗中調查,最終行動時獎賞一人,誅殺一人,最終威行三十六年。

這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我們初入職場或者生活圈時,不能剛開始就大展宏圖,實施抱負,需要潛藏一段時間,看清楚身邊的人是什麼樣的,這樣才能瞭解清楚各個人員的情況,才能 不要被表面現象迷惑,不聽信一面之詞,從而影響自己的判斷。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道:

孰能以靜之徐清?孰能以靜之徐生

?渾濁之水需要慢慢等待,它漸漸就會變清澈,塵土慢慢下沉,清水慢慢顯露,只是需要時間等候罷了。慢慢等候,生機也就顯現了!

現實中如何洞見事物、事情的本質?

這交給我一個道理:慢慢觀察身邊的人和事,背後的本質就會慢慢顯現,一旦看到背後的本質,那我們就能做出最正確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