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始之音——阮籍

阮籍(公元210年—263年),三國時期魏國詩人,“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兒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他是正始之音(魏晉時期的玄談之風)的代表人物。崇奉老莊之學,政治上採取謹慎避禍的態度。與嵇康、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咸等七人為友,經常集於竹林之下,世稱“竹林七賢”。

正始之音——阮籍

正始之音——阮籍

阮籍3歲喪父,家境清苦,苦學成才。當時魏明帝曹叡已亡,曹爽、司馬懿輔佐曹芳,二人明爭暗鬥,政局十分險惡。曹爽曾召阮籍為參軍,阮籍託病辭官。正始十年(公元249年),曹爽被司馬懿所殺,司馬氏把持朝政,殺戮異己,被株連者很多。阮籍本來傾向曹魏皇室,對司馬氏懷有不滿,但又感到世事已不可為,於是採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態度,或閉門讀書、或登山臨水、或酣醉不醒、或緘口不言。

正始之音——阮籍

司馬昭曾數次召他談話,試探他,阮籍總是發言玄元、口不臧否人物來應付。司馬昭想與阮籍聯姻,阮籍竟然大醉60天,使提親的事無法進行。不過阮籍迫於司馬氏的威勢,也不得不虛與委蛇。他接受司馬氏授予的官職,先後做過司馬氏政權的“從事中郎”,當過“散騎常侍”、“步兵校尉”等,因此後人稱他為“阮步兵”。他還被迫為司馬昭自封晉公寫過“勸進文”。因此司馬氏對他相當寬容,對他放浪佯狂、違背禮法等各種行為不加追究,最後得以終其天年。

阮籍信奉老莊思想,固然是由於當時險惡的政治情勢,他需要採取謙退沖虛的處事態度,道家思想正好可以做他的精神寄託,另一方面也是受了當時盛行的玄學影響,阮籍本身也是魏晉玄學的重要人物。

正始之音——阮籍

阮籍的論說文都是闡述自己的哲學觀念,反映了他的思想,例如《通老論》、《達莊論》、《通易論》、《樂論》等。而且都採用“答客問”的方式寫法,主人公則是“阮子”、“阮先生”或“先生”。從這些文章中可以看到作者為自己塑造的玄學家形象。文章注重結構上的邏輯層次,一般都首尾照應,逐層深入,善於抽象,本質的分析,體現了魏晉時期的思辨模式。而且語言風格比較樸素凝重,不重修飾。

阮籍作品今存賦6篇、散文較完整的9篇、詩90餘首,阮籍的詩歌代表了他的文學成就,主要是82首五言《詠懷詩》。由於阮籍生活在特殊的政治環境中,加上他獨特的性格和處事態度,使他的詩歌個人色彩相當強烈。內容以感嘆身世為主,也包含著諷刺時事的成分,但是表現方式則曲折隱晦。

阮籍才華橫溢,隨性而不居禮法。《世說新語》記載了關於他的故事:有司言有子殺母者,籍曰:“嘻!殺父乃可,至殺母乎!”坐者怪其失言。帝曰:“殺父,天下之極惡,而以為可乎?”籍曰:“禽獸知母而不知父,殺父,禽獸之類也,殺母,禽獸之不若。”眾乃悅服。

阮籍喪母,裴令公往吊之。阮方醉,散發坐床,箕踞不哭。裴至,下席於地,哭,弔唁畢便去。或問裴:“凡吊,主人哭,客乃為禮。阮既不哭,君何為哭?”裴曰:“阮方外之人,故不崇禮制。我輩俗中人,故以儀軌自居。”

正始之音——阮籍

他雖然不拘禮法,但是事母至孝;母終,正與人圍棋,對者求止,籍留與決賭。既而飲酒二斗,舉聲一號,吐血數升。及將葬,食一蒸肫;飲二斗酒,然後臨訣,直言窮矣,舉聲一號,因又吐血數升。毀骨瘠立,殆致滅性。

阮籍嗜烈酒、善彈琴,喝酒彈琴時往往長嘯,得意時忽忘形骸,甚至即刻睡去。所謂的“嘯”,就是吹口哨。古時候“嘯”是一種音樂,有專門的樂章,可惜早已失傳。據說《世說新語》記載:阮籍吹口哨可以傳幾百步遠。一次,阮籍拜訪隱居在蘇門山中的孫登。他向孫登提出了很多問題,可是孫登總是不理不睬,阮籍無奈,乾脆對著孫登吹起了口哨,這下孫登開口了:“請再來一次。”阮籍再次長嘯,然後就下山了。到了半山腰,山谷中忽然迴盪起優美的嘯聲,原來是孫登長嘯,以示與阮籍志同道合。

正始之音——阮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