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世家(一):孔子出身

這幾天在家都憋瘋了,終於被強制靜下來學習,重新閱讀《史記》感覺又熟悉又有新的收穫,隨著年齡的增長,心中的疑問也越來越多。前年因為心血來潮給朋友獎勵講孔子世家,之後呢又在一直播平臺重新講了一遍,隨之而來的是有很多以前很清楚的事,現在越來越疑惑了,難道是進入了看山不是山的境界?那先來說說孔子出身的問題!

孔子世家(一):孔子出身

首先《史記-孔子世家》第一段問題就很大了,問題在哪裡?太囉嗦了,就算是我兒子寫流水帳作文,也比這段流暢。短短不到百字,孔子出生了三次,肯定不是太史公原文,絕對是後世多事者加的。為什麼呢?推想可知,太史公時代是沒有紙的,都是竹簡上寫字,洋洋灑灑50萬字史記,寫下來估計的放滿半個屋子,所以我們也就理解為什麼先秦典籍都特別精煉,能少一字絕不多寫一字,不是有意為之,是沒辦法的事。就算論語也就一萬多字。

那麼哪段是太史公原話哪段是後加的?如果把中間那兩個去掉變成下面所示就通暢多了。解讀起來也就容易多了。有人說你咋就這麼肯定呢?我覺得太史公作為文學大家不會犯如此低階錯誤。其次所有能寫文章的人來說,文字流暢不囉嗦是第一要務,就像有強迫症一樣。寫不通順了都睡不著覺。

孔子世家(一):孔子出身

首先,孔子是商人後代,這沒問題。當代很多大家講孔子一定要往上推孔子祖先,最遠推到黃帝,次者推到商湯,再次推到微子,都是聖賢之後。哎,往上推3000年誰還沒有一個牛逼祖先。我就一直有疑問,孔子知不知道自己是商人的後代?現代的人說的有鼻子有眼,孔夫子本尊知不知道?沒人想過這問題吧?其實孔子是臨死才知道的!有證據嗎?當然有啊!看太史公原文:

孔子世家(一):孔子出身

如果孔子臨死才知道自己是商人後代,這事可就有意思了。有意思在哪裡呢?你想啊,孔子生前一生推行周禮,張口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是讚不絕口,這可是滅了自己孔子祖先王朝的人啊!王朝的更替是要死人的,商族死了多少人不知道,但絕對少不了。有人說孔子是聖人,思想境界是我等草民不可觸及的。你一介草民嘰歪個啥?額。。。首先宣告本人絕對不會黑夫子,也是夫子的死粉,但這問題確實存在。那孔子對待殺父仇人是啥態度呢?看原文:

孔子世家(一):孔子出身

啥意思:“睡在草墊子上,拿盾牌當枕頭,不去做官,決不跟仇人共同生活在世界上。不論在集市上還是在朝堂上,只要一遇到仇人,應該馬上動手殺他——腰上彆著傢伙就抄傢伙,沒帶傢伙的話,赤手空拳也要上!不共戴天之仇的就是孔子說的!夫子絕對是真男人,真漢子。

如果孔子臨死才知道自己是商人後代這事是真的,太史公為什麼要這麼記載?有沒有動機?這不好說,太史公是真心仰慕孔子的,有贊為證:

孔子世家(一):孔子出身

司馬老爺子對帝王都沒有這麼誇過,孔子至聖先師稱號也是這麼來的。司馬遷去實地考察過,孔子後人孔安國,大儒董仲舒還是其老師。可以說是發自內心的崇拜,所以記載是可信的。既然是這樣,我們除了給司馬遷點贊之外,就該給大家說說“野合”那點事了,上原文:

孔子世家(一):孔子出身

這點事可就苦了那些所謂的大師們,我聽過各種各樣的解釋,說聖人出生不一般的有之,說風俗習慣的有之,說老夫少妻的有之,為了神話夫子各種的圓,不過最接近真相的就是孔子家語的記載,說顏氏和大夫人不和。此段省略一萬字……。腦補中……

這事其實很簡單,就是後輩們抄書抄錯了!抄錯了!抄錯了!重要的話說三遍!是“野居”不是“野合”,就這麼簡單。為啥這麼說,你想啊,那時候字是在竹簡上的,時間久了蟲吃鼠咬手亂摸,掉點墨汁也在所難免,又沒有影印機,全靠手工抄錄,抄書萬一有眼神不好的,沒準司馬遷寫到這沒墨了,就猜著寫了。也不排除有人心懷惡念,人家老師是法家學派,這都是我的聯想。。。再加上史記是司馬遷去世後二十年之後,由其外孫楊惲獻給宣帝,這才才面世的。再加上“居”和“合”很像,個人書寫習慣等,誤認的機率很大。不如上圖證明一下;

孔子世家(一):孔子出身

既然孔子臨終才懷疑自己是商人後代,貫穿整個文章,突然才發現,司馬遷這是寫了一個悲劇的故事,可以回顧下孔子一生,少孤,沒有見過父親,一生不得志,兒子先死,最得意學的生也先死。真是太慘了,司馬遷是不是有感同身受,也很難說。有人說《孔子世家》開頭不是交代得很清楚嗎?其先宋人也。對呀,這是別人說的,就像你給別人介紹孔子一樣,難道孔子的後人也不知道嗎?這不好說,就是現代來說,還能記住自己太爺爺名字的人也不多。關鍵是孔子還生了一個 極其平庸的兒子孔鯉魚。

孔子世家(一):孔子出身

再回頭讀《孔子世家》第一段,又有疑惑了。看下面紅線,司馬老先生去過孔子老家,還是孔子後人孔安國學生,對夫子名字做了個解釋。說孔子出生時腦袋中間低,四周高,是圩頂,所以雲丘,這估計是傳說了,是否真有此事?畢竟孔子離史記寫作時代都400多年了,這事也說不清,古代人起名字是很隨性的,例如,孔子兒子就是因為魯君獎勵了孔子一條鯉魚,才起名孔鯉,劉邦兒子,一個劉肥,一個劉長估計都是根據長相起的名字。但是我認為這兩個傳說都是後人附會的,我們先來解釋“丘”是啥意思。

孔子世家(一):孔子出身

後人會不會看好聯想?四周高中間低,對聖人的崇拜加以神話就成孔子生而圩頂了。至於“禱於尼丘得孔子”,也可備一說。為什麼要去尼丘山祈禱?這個說法肯定來源於孔子後人的講述。孔子家語記載:

叔梁紇先娶妻施氏,生9女,無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稱孟皮。孟皮腳有毛病,叔梁紇很不滿意,於是又娶顏徵在。當時叔梁紇已60多歲,顏徵在還不到20歲。

叔梁紇求子心切,去祈禱也就不足為怪了。孔子,名丘,字仲尼。沒有什麼特別,但是聯想一人就很有意思了,難道是冥冥之中的巧合?

孔子世家(一):孔子出身

比如釋迦牟尼。一生也是徒弟無數,追隨者甚眾。關鍵是兩人所處同一時代,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釋迦牟尼: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6年。比丘是指年滿二十歲,受過具足戒的男性出家人;比丘尼指滿二十歲出家,受了具足戒的女子;比丘與比丘尼都是屬於佛教用語中梵語的音譯詞,比丘與比丘尼合稱出家二眾。比丘是出家修行人的稱謂。神奇在哪裡?有兩個字重合啊。尼字和丘字。巧不巧?孔子名字和尼丘山有關,但是那個山為什麼叫尼山也是很有意思,尼是啥意思?自己去意會……此處省略10000字。

孔子世家(一):孔子出身

還是正常一點的比較好,作為形容詞解。

尼,安也。——《爾雅》

尼,和也。——《廣雅》

如果作為動詞解,好像是命中註定了孔子的一生,所以起名字不能亂起啊!百科釋義如下:

1、 阻止;阻攔 。淫囂不靜,當路尼眾。——《墨子》。

2、又如:尼行(停止或阻止前進);尼阻(阻止,阻礙)。

好燒腦啊,下集說說孔子真的姓孔?也許還真不是!偷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