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樂毅無奈的功敗垂成,他像一顆流星,照亮了世人的狹隘

資治通鑑:樂毅無奈的功敗垂成,他像一顆流星,照亮了世人的狹隘

導語:

公元前279年,樂毅摧枯拉朽般的伐齊之戰,看似已經接近尾聲,齊國全境已經剩下了莒城、即墨兩座城池,此時樂毅已經在這兩座孤城外耗了三年。終於,該發生的事情,還是發生了。這簡直可以編寫一套計算機程式,只要滿足一定條件,就一定能得到某種結果。所以,人性這個東西,是完全可以預知的。

資治通鑑:樂毅無奈的功敗垂成,他像一顆流星,照亮了世人的狹隘

大家好,我是【駱山河的小跟班】,歡迎大家一起和我品讀《資治通鑑》。

【故事開始】

因為樂毅在兩座孤城外耗了三年,既不攻,也不打,燕國國內就有人開始帶節奏了。這幾乎就是一個必然現象。

有人對燕昭王說:“樂毅是何等人物,一瞬間就攻下了齊國七十多座城池,可偏偏就這兩座攻不下來,肯定有貓膩,肯定是樂毅想拖延時間,等齊國人都服了,樂毅好自己當齊王。現在之所以還沒有行動,是因為樂毅的家眷都在燕國,他還有所顧忌。但是等他在齊國時間長了,他就會把原配妻子忘了,大王你得早做打算啊!”

資治通鑑:樂毅無奈的功敗垂成,他像一顆流星,照亮了世人的狹隘

不得不說,這個進言的人說得還真挺有道理。當時的情形,樂毅還真有這樣的可能,有能力,有軍功,有威望,還領兵在外。換了誰,誰心裡都得犯嘀咕。作為一個臣子,向君主進言要小心提防,也算是忠心可嘉了。但這個人最後腦袋搬家,是因為他犯了一個最嚴重的錯誤,那就是他看錯了燕昭王!

資治通鑑:樂毅無奈的功敗垂成,他像一顆流星,照亮了世人的狹隘

燕昭王這個人可真是不簡單,他爹

燕王噲那麼“作死”,把國家禪讓給了一個啥也不是的子之,僅僅三年,就把燕國玩得支離破碎。等

燕昭王接手的時候,燕國是個實打實的爛攤子。就在這種情況下,燕昭王招賢納士,廣攬賢才。韜光養晦,猥瑣發育二十多年。硬生生地把燕國帶到了歷史最高峰。這樣的人,能是輕輕鬆鬆就被帶節奏的嗎?

資治通鑑:樂毅無奈的功敗垂成,他像一顆流星,照亮了世人的狹隘

在燕昭王感覺到苗頭不對的時候,他立即啟動了應急預案——開會。他召叢集臣,把那個進言的人叫來。在大庭廣眾之下,怒罵了那個進言的人:

“先王舉國以禮賢,讓國給子之,但是所託非人,子之德薄,不能堪命,國人不服,所以造成亂局。齊國無道,乘我國內亂,害死了我先王。寡人繼位以來,痛之如骨,所以廣延群臣,外招賓客,以求報仇!誰能替我報這大仇的,我願意和他共享燕國!現在樂先生替我攻破齊國,讓我大仇得報。齊國本來就應該是樂先生的,不是燕國的。樂先生如果能擁有齊國,與燕國併為列國,結歡同好,以抗諸侯之難,這正是燕國的福分,寡人的心願啊!你怎麼竟敢說樂先生壞話!”

資治通鑑:樂毅無奈的功敗垂成,他像一顆流星,照亮了世人的狹隘

於是將那人推出斬首。賜給樂毅妻子王后之服,賜給樂毅兒子公子之服,又配置諸侯國王規格的車馬,護衛車隊一百輛,派宰相專程護送樂毅家眷到齊國,立樂毅為齊王。

高!實在是高!這套操作,大家是不是很熟悉?

在後來韓信讓劉邦封他為假齊王的時候,劉邦也是這麼幹的

。真搞不明白,為啥這種時候,都是齊國當“皮球”。這種高明的“踢皮球”標準動作,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資治通鑑:樂毅無奈的功敗垂成,他像一顆流星,照亮了世人的狹隘

首先,這個得衡量一下客觀條件。

試想一個問題:如果樂毅,真的要當齊王,燕昭王攔得住嗎?

如果攔得住,那根本就不用費這個勁兒。

問題就是,燕昭王其實攔不住。那既然攔不住,就不如名正言順地送給他,這樣就站在了道德的至高點上,把皮球傳給樂毅。如果樂毅真的當了齊王,那也是我燕昭王讓你當的,以後見了面就得矮半頭,還是理虧,咱們有賬不怕算,來日方長。如果樂毅沒那個心思,那正好體現了自己的大度,心胸坦蕩,正好消除了隔閡。結果怎麼樣都不虧。

資治通鑑:樂毅無奈的功敗垂成,他像一顆流星,照亮了世人的狹隘

其次,敏感問題要公開處理。

要重視宣傳工作的重要性,為什麼很多陰謀見不得光?因為只要一見到陽光,它就灰飛煙滅了。就像這個事情,如果樂毅真的想當齊王,我正好把事情搞的路人皆知,讓你接受輿論的壓力,把你架在火上烤。你樂毅就算當了齊王,也會被口水淹死,不得民心,還怎麼稱王?

樂毅先生還是很懂事的,自然是不能接受燕昭王的冊封,上書以死發誓。之後,大家就都佩服樂毅的忠心大義,自然就沒人再敢謀害他了。

資治通鑑:樂毅無奈的功敗垂成,他像一顆流星,照亮了世人的狹隘

但是,問題就像是垃圾一樣,它不會憑空消失,它只會轉移陣地。

沒過多久燕昭王就死了,他的兒子燕惠王繼位。好巧不巧的是,燕惠王在做太子的時候,就跟樂毅不對付,有矛盾。經驗表明,一般情況下,一個組織的毀滅都是從內部開始,然後才招惹外部敵人的。這就像在大海中流血,會招來鯊魚的道理一樣。

資治通鑑:樂毅無奈的功敗垂成,他像一顆流星,照亮了世人的狹隘

樂毅和燕惠王的君臣矛盾,自然逃不過當時的齊國將軍田單這條“大鯊魚”。他吹響了反攻的號角,三次反間計,一次詐降,耍的燕軍原地轉圈。

第一次反間計:

他放出訊息說:“齊王已經死了,樂毅沒有攻下的城池就兩座而已,樂毅與燕國新王有矛盾,怕被誅殺,不敢回國,所以以伐齊為名,實際上是拖延時間,想自己做齊王。現在齊國人還沒有親附他,所以他就放緩進攻即墨,等待時機成熟。齊國人現在最害怕的,就是燕國換別的將領來,那即墨就完了。”

燕惠王中計,派騎劫為大將,換樂毅回國。樂毅知道燕惠王想弄他,他直接到趙國去了。

資治通鑑:樂毅無奈的功敗垂成,他像一顆流星,照亮了世人的狹隘

第二次反間計:

他放出訊息說:“我最擔心燕軍把齊國俘虜鼻子割了,推到陣前,那即墨人就嚇破了膽,戰鬥意志就崩潰了。”

騎劫中計,把俘虜的鼻子都割了。

第三次反間計:

他放出訊息說:“我們最怕燕國人把我們城外祖宗墳墓挖了,這樣就會讓我們心驚膽寒。”

騎劫中計,把人家的祖墳都刨了,棺材屍骨都拖出來燒了。

這三道反間計下來,先是把敵人的水平拉低了,然後把自己士兵搞得群情激奮,怒不可遏。齊軍士氣高漲,恨不得把燕軍生吞活剝。這此消彼長下來,田單知道,復仇的時機差不多了。

資治通鑑:樂毅無奈的功敗垂成,他像一顆流星,照亮了世人的狹隘

之後田單導演了一出詐降好戲:

他告訴燕軍,我們要投降了。燕軍圍了三年,當得知這個訊息的時候,無不歡呼雀躍,放鬆了警惕。田單還找了個“群眾演員”扮演一個城中大戶人家,像模像樣地拿了兩萬四千兩黃金,獻給燕軍將領,並讓燕軍將領在入城的時候保護他家不被破壞。燕軍將領一看,這是真的要投降了,自然就拿錢辦事。燕軍將領們就更加鬆懈,就更不用說小兵們了。

資治通鑑:樂毅無奈的功敗垂成,他像一顆流星,照亮了世人的狹隘

結果可想而知,就在當晚,田單率領城中軍民,還有一千多頭牛,帶著滿腔的怒火,從城中殺出。這一刻,他們已經等待了太久!燕軍大敗,騎劫被殺。齊軍一路乘勝追擊,齊國全境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勢,全部反叛燕國。不久,齊國被燕國攻佔的七十多座城池,全部光復。

大名鼎鼎的樂毅伐齊之戰,就此結束。

資治通鑑:樂毅無奈的功敗垂成,他像一顆流星,照亮了世人的狹隘

【故事感悟】

夜長必然夢多,不要有僥倖心理

樂毅在齊國圍而不攻三年,這必然會遭到“小人”們的陷害。類似的事例還有,秦武王讓甘茂去攻韓,甘茂起先不去,在與秦武王達成了“息壤之盟”,取得了秦武王的絕對信任之後,才動身出發;魏文侯派樂羊(樂毅先祖)伐中山,樂羊勝利歸來,魏文侯扔給樂羊一大堆彈劾他的奏章。

資治通鑑:樂毅無奈的功敗垂成,他像一顆流星,照亮了世人的狹隘

這就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無論在工作和生活中,幹一件曠日持久的大事之前,一定要先取得支持者的絕對信任,否則這件事情就幾乎不可能成功。反過來說,如果不能取得絕對的信任,那這件事情就不要幹,因為幹了也白乾,不僅無功,還有可能有過,把自己搭進去。

資治通鑑:樂毅無奈的功敗垂成,他像一顆流星,照亮了世人的狹隘

同一件事情的描述,無關對錯,只有立場

同樣是樂毅在齊國圍而不攻三年的事件。

樂毅的描述:想採取懷柔政策,更好地統治齊國。

進言人的描述:樂毅是在拖延時間,想讓自己當齊王。

田單的描述:樂毅是害怕燕惠王,不敢回國,想造反。

資治通鑑:樂毅無奈的功敗垂成,他像一顆流星,照亮了世人的狹隘

這三種描述都有道理,誰對誰錯?根本就沒有對錯!這就是在考驗決策者的智慧,對於人的瞭解,對於人性的瞭解。這也就拉開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燕昭王選擇相信樂毅,所以他成功了。燕惠王選擇懷疑樂毅,所以他失敗了。

資治通鑑:樂毅無奈的功敗垂成,他像一顆流星,照亮了世人的狹隘

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會給我們建議,五花八門,但是他們對同一件事的描述,都是站在他們自己的角度上提出的,很多都與我們無益。我們要做的就是,努力去甄別每一條資訊,加強對於人心的瞭解,使自己不掉溝裡。

以上。

資治通鑑:樂毅無奈的功敗垂成,他像一顆流星,照亮了世人的狹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