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夾餅和驢打滾

簡 平

葉先生有些神秘地跟我說:“北京來人了。”

葉先生是我的朋友,他有個親戚在北京,每次親戚來上海,總要帶點北京點心作為伴手禮,葉先生常會叫我來一同分享。我即刻問道:“帶的茯苓夾餅嗎?”葉先生又有些神秘地跟我說:“驢打滾。”

我挺詫異,因為葉先生的親戚每次帶的都是茯苓夾餅,以至於我就此認為茯苓夾餅是最具代表性的北京點心了。顯然,茯苓夾餅“不負眾望”,它比傳說中的冰糖葫蘆更受上海人的歡迎。葉先生也覺得和我分享茯苓夾餅很有面子,不忘介紹茯苓夾餅的“煊赫身世”:“這可是皇上吃的。”有一陣兒我犯失眠,葉先生幫我四處打聽有什麼祖傳秘方,有一天他找到我,滿面紅光,激動不已,說是“有救了”。我忙問是何方神藥?他回答:“繞了一大圈,結果竟然是茯苓夾餅。”看我狐疑,他讓我上網搜尋,果然網上說茯苓夾餅是滋補性的傳統名點,能安神健腦、滋陰補陽、利水滲溼。葉先生說已叮囑他的親戚下次來上海時,專門給我帶上一大袋子。

葉先生真是好人,在親戚來上海前,他決定自己動手為我製作一些茯苓夾餅。我不太相信他有這等本事,那薄如紙、色如雪的皮子哪兒能輕易弄成?葉先生說:“皮子可以將就些,裡邊的餡兒是一樣東西都不會少,核桃、芝麻、大棗、蜂蜜、杏仁、花生、山藥、芋頭……什麼東西都不要看表面,要看內裡、看本質,一層皮說明不了問題,只要那些名貴的東西在便是了。”後來,葉先生真把他製作的茯苓夾餅給我送來了。我一看,誤以為他要請我吃北京烤鴨。葉先生笑了笑:“弄不到茯苓細粉,只能用麵粉代替了。”我嚐了嚐葉先生為我做的茯苓夾餅,實事求是地說,我真的是當藥吃的——既然是藥,再難吃也要吞下去。由於餡兒裡放了太多的糖,沒過多久,我血糖飆升、牙齦腫脹,連倒泛出來的胃酸都是甜膩膩的。

我想葉先生應該很顧及我的感受。這不,現在他又告訴我,親戚帶來的是驢打滾。

這驢打滾不似茯苓夾餅的名字那般優雅,如同草根的諢名;也不像茯苓夾餅那般白皙,猶如粗糙的疙瘩。但葉先生說,這驢打滾的名字雖然很土,卻生動形象,外邊撒的一層豆麵,就像是老北京郊外野驢撒歡打滾時揚起的陣陣黃土,這不是特別歡樂喜慶嗎?我嘗過以後覺得確實很好吃,不黏不膩、入口綿軟、香甜適宜,很符合上海人的口味。見我誇讚,葉先生竟然追著我問:“除了失眠,你還有什麼不舒服?驢打滾也能滋補養身,而且自己動手做沒茯苓夾餅那麼複雜,糯米粉、江米粉有的是……”我連忙擺手,說吃過一個驢打滾之後,已經“百病皆除,百毒不侵”了。葉先生聽後連忙說:“那我以後就讓親戚只帶驢打滾了。”我有點同情他那位親戚:“你那親戚也太辛苦了,之前是茯苓夾餅,現在又是驢打滾,以後別再麻煩人家了。”

前幾天去一家餐館吃飯,沒想到菜譜的小吃點心檔裡有驢打滾,服務員見我驚訝,料我肯定是個趕不上趟的鄉下人,說:“驢打滾在上海不僅有堂食,還能叫外賣了。”我當即講給葉先生聽,他非常驕傲地說:“看來驢打滾已經進入上海了,那親戚下次來,叫他們帶什麼點心呀?”我說:“不就是茯苓夾餅、驢打滾,還有傳說中的冰糖葫蘆嗎?”葉先生有些嫌棄地撇撇嘴:“你以為北京點心就是這幾樣東西嗎?連開埠才一百七十多年的上海都有那麼多美食,別說有八百多年建都史的北京了,好吃的多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