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民族的集體記憶,民族服飾的審美情趣

一、少數民族服飾與旅遊學

從旅遊學的角度來看,少數民族服飾更有其現實意義。民俗風情是旅遊學的一項重要內容。服飾藝術,尤其是少數民族服飾藝術,它的直觀性給旅者以強烈的印象,旅遊者往往被它吸引而難以忘懷。少數民族服飾的特殊形制,豐富的色彩,繁雜的裝飾物,具有特殊的審美價值,給旅遊者以美的享受。

一個民族的集體記憶,民族服飾的審美情趣

國際上有許多專門工作者對服飾的考察有濃厚興趣。各國學者,特別是民族學、民俗學專家,向來關注我國少數民族服飾藝術。相當數量的國際旅遊者到我國以後,要到一些少數民族地區遊覽、考察,蒐集民間服飾藝術資料。

一個民族的集體記憶,民族服飾的審美情趣

許多國家的民族學家、民俗學家,把民族服飾的研究看作是研究民族起源、民族族屬劃分的“鑰匙”,因為少數民族服飾和少數民族語言一樣,它是民族形成、發展的歷史實證,也是區分民族的形象性的標誌之一。

一個民族的集體記憶,民族服飾的審美情趣

二、少數民族服飾的一般特徵

1、民族特徵

民族服飾是區別民族成分的形象性標誌。例如帽、袍、裙、背心、披肩等服飾明顯體現出不同民族的族屬。從不同特色的帽子,可以區分不同的民族:維吾爾族的花帽;土族織錦氈帽,阿昌族婦女高筒式包頭,藏族的金花帽,裕固族的喇叭形紅纓帽,回族的白帽都各有特點。雲南、廣西十萬大山的瑤族婦女戴一種獨特的帽子,它是一個高聳的支架,蒙有黑布,掛有紅色纓絡。

一個民族的集體記憶,民族服飾的審美情趣

從帽子形制、裝飾或髮型、髮飾上,也可以區別各民族或同民族的不同支系。

藏族以金花帽為華貴,但不同地區的藏族,有不同形式的金花帽:拉薩地區戴的金花帽有四個皮毛翅,男的戴此金花帽時,往往折掩進去三個翅,留一個翅在前方。工布地區的藏族青年婦女多戴一種有兩個三角形的尖翅的圓形錦花帽。戴的方式是兩翅朝向斜前方。老年婦女則戴無翅的圓形錦花帽。

少數民族的袍衫有其不同特點。袍是許多民族的常服。例如蒙古族、藏族都喜尚大袍。蒙古袍的主要特點是高領、大襟、有扣、渝邊、不開啟;藏袍的主要特徵是:寬袍、長袖、右斜襟、無扣。藏北地區牧民的皮袍,袖長至膝下。袍身長過人體許多,穿袍時,必須把袍的下襬高高提起,然後束扎腰帶,腰部鬆出一個囊袋,袍的下襬高懸至膝部。這樣著裝,兩臂下垂時,兩袖垂直至小腿部,形成袖長超過袍的下襬,別具一格。

一個民族的集體記憶,民族服飾的審美情趣

一個民族的集體記憶,民族服飾的審美情趣

一個民族的集體記憶,民族服飾的審美情趣

一個民族的集體記憶,民族服飾的審美情趣

蒙古族男女都愛穿滾邊長袍。喜歡扎紅、黃、綠綢緞腰帶。蒙族服裝常用雲錦圖案作邊飾。

生活在東北地區的達斡爾族穿狍皮大衣“皮大哈”,此袍立領,領下有一圈緣邊飾帶,袖口有三角形的錦花裝飾,袍的腰部略窄,下襬寬闊,左右腋下開啟,開啟處有圖案邊飾。皮大哈為對襟,一排五個鈕釦。女袍名“女大衫”,為大襟袍,右肋下有七扣,袍邊和袖口有華麗的邊飾。

少數民族穿裙者甚多,裙的式樣各特色。

苗裙:一般單色、雙色或染花紋,裙褶細密。

彝裙:幾截不同色彩的布料,聯結成多層次的大褶。

傑族筒裙:多用布、綢料,有的飾以傣錦。

景頗族筒裙:多為毛織花裙,以紅色為主,上織黑色和少量黃色、綠色圖案花紋。其形狀與傣族筒裙類似。

朝鮮族長裙:上過腰部,下至腳面,質地輪盈,無紋飾。

廣西瑤族女子束以褶裙,多穿在長褲外邊,垂至膝,而褲腳至足。

俄羅斯族女子的裙子多用輕軟織物製做,腰、臀部貼身, 下襬肥闊,長至小腿部。

維吾爾族女子喜尚連衣裙,用輕軟織物製做,多為斑斕彩紋。

從不同特色的背心、坎甲,可以區分不同的民族族屬。

羌族的羊皮背心,兩側有小開啟,邊緣有珠狀裝飾物。自肩部和下襬處露出長長的羊毛。

傈僳族女子的背心多紅色,領和襟有寬大的黑色緣邊,左衽,下襬左右兩側有小開啟。套穿在白衫上,下穿自色長裙,使人感到潔淨鮮明。

維吾爾女子的小背心,短小、緊身,穿在肥闊的連衣裙上,顯得俊秀瀟灑。

土族女子的小背心,無領、有寬大的方領口,幾乎成袒胸狀,套在長袖衣外邊,多為黑、紅單一色調,腰束繡有簡單紋飾的寬頻。

高山族男子的罩甲,無袖、對襟、長至臀,這種長坎甲多黑色,襟上有紅、黑、白帶狀緣邊,色彩簡單明快。

東鄉族女子背心,多為紫紅、墨綠等單色、素面,無領、領口如雞心狀的尖口,或為圓口。

白族女子背心,多紫紅色,穿在藍緣邊白袍之外,背心的下緣以寬頻束扎。

彝族女子的背心,多黑色,大襟、有碩大之紐扣,自左肩到右腋下有一寬頻裝飾。

獨龍族女子的背心,多素色,有天藍、亞青等色,大襟,有小緣邊裝飾。

撒拉族男子的黑背心,對襟,有紐扣,多套在白衫上,對比強烈。

從不同特色的披肩、頭巾,可以區分不同的民族族屬。

彝族男子的披風“在爾瓦”有長長的穗飾頭戴扎黑色頭巾,並結一個“英雄結”高高豎立。

彝族女子的頭帕多紅色,有黃、黑紋飾,頂在頭上,前至額,後垂至頸,用髮辮在中間纏繞固定之。

白族女子的頭帕多白色,頂在頭上,前起頭頂,後垂至肩,同樣以髮辮纏繞將其固定。髮辮多纏在頭後顱頂上,不象弊族婦女的髮辮纏於前顱頂。

黎族女子多用織錦,纏裹成圓筒狀,自前額、耳後至顱後,將頭罩住。

哈尼族女子以黑帕先折一端於頂,再纏一週,連耳裹上,左側垂下一紅穗。

高山族男子頭扎大紅巾,一端垂於左側耳後。形成穗飾,格外引人注目。

瑤族婦女的包頭絲帶鑲有彩珠,頂部蓋有繡布或扎以黑色方布,額前與腦後部繡有紅色方形圖案。

一個民族的集體記憶,民族服飾的審美情趣

一個民族的集體記憶,民族服飾的審美情趣

一個民族的集體記憶,民族服飾的審美情趣

塔塔爾族女子頭巾特別長大,可垂至大腿以下。

獨龍族喜尚披毯。納西族婦女喜用七星披肩。這些裝束表現出各自民族的習俗和族屬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