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遲子建精品文集,品人生幸福的過往——風雨總是那麼燦爛

讀遲子建精品文集,品人生幸福的過往——風雨總是那麼燦爛

《風雨總是那麼的燦爛》是黑龍江省作家協會主席遲子建的精選文集《光明總在低頭的一瞬間》中的第一部分,由19篇雜文組成,多數是一些牽扯了情愛的文章。

遲子建是1964年出生的,跟我剛好同年。她的少年是在漠河縣的一個小山村裡度過的,而我的少年是在友誼農場林場渡過的,生長環境也極為相似,因此,我喜歡在她的作品中尋找自己年少時的影子。

遲子建畢業於大興安嶺師範學校,後來又考入了北京師範大學與魯迅文學院聯合主辦的研究生班,使她對文學的愛好得到了更好地發揮。

她的作品“最具油畫色彩、濃郁生活氣氛及地域特色。”具有文風沉靜婉約,描寫細膩生動,語言精妙,具有一種淡淡的傷懷之美的特點。

讀遲子建精品文集,品人生幸福的過往——風雨總是那麼燦爛

代表作品有《額爾古納河右岸》《候鳥的勇敢》《鬼魅丹青》等。曾獲得茅盾文學獎,百花文學獎、冰心散文獎和3次魯迅文學獎等榮譽。現為中國一級作家,中國作協第九屆主席團成員,黑龍江省作家協會主席。

《龍眼與傘》和《燈祭》,親情是最深沉的愛

在《風雨總是那麼的燦爛》這輯作品中,我只介紹兩篇特別令人感動的作品,一篇是《龍眼與傘》,另一篇則是《燈祭》,當然,其它作品同樣可圈可點。

《龍眼與傘》敘述了兩位母親對兒女的愛,深情中透著沉重,令人熱淚盈眶。

《龍眼與傘》寫的是在遲子建創作《額爾古納河右岸》時,有一天,漠河下起了春雪,紛紛揚揚的鵝毛大雪中還夾帶了絲絲細雨。母親害怕女兒被春雪打溼,於是撐著一把藍色大傘,腋下還夾了把綠傘,在泥濘是一趟一滑地來接女兒回家。

讀遲子建精品文集,品人生幸福的過往——風雨總是那麼燦爛

母親到了遲子建的樓下才給她打電話:“我就在你樓下,下雪了,我來給你送傘,今天早點兒回家吃飯吧!正在創作亢奮點上的遲子建有點兒懊惱,她對母親說:“雪有什麼可怕的,我用不著傘,你回去吧,我再寫一會兒!”

母親又說:“我看雪中還夾著雨,怕把你淋溼,你就下來吧!”遲子建終於沒有壓住心中的不滿,衝著媽媽無理地說“你也是,來之前怎麼不打個電話,問問我需要不需要傘?我不要傘,你回去吧!”

放下電話,遲子建馬上意識到自己犯下了不可饒恕的錯誤,她跑到陽臺,看見飛雪中的母親微弓著背,緩緩地往回走,羞愧得無法張口叫住母親。

在這裡,遲子建用了一句很經典的話,讓人讀後尤其喜歡:“

雪中夾雜著絲

絲細雨,好像殘冬流下的幾行清淚

。”

《額爾古納河右岸》初稿完成後,遲子建來到青島,有一天下午,青島海洋大學文學院的劉世文老師,跟她回憶起了自己兒子十幾年前在遊樂園意外墜亡的事。

劉老師說,她接到老家打來的電話,預感到兒子已經不在了,心如刀鉸。在火車上,她黯然神傷的樣子引起了同行旅客的關注,一位南方籍旅客抓了幾顆龍眼遞給她。那個年代,龍眼是北方稀有的水果,劉老師把它們緊緊地攥在手裡,想著帶給兒子。

在文章的末尾遲子建寫到:“

母愛就像傘,把陰晦留給自己,而把晴朗留給兒女。母親也象那一顆顆的龍眼,不管表皮多麼乾澀,內裡總是深藏著甘甜的汁液。

遲子建的作品有個特點,喜歡在開頭處做個小小的鋪墊,並在結尾處畫龍點睛,給出自己的觀點。她的文章語言流暢,用詞優美,幾乎每篇都有金句。

讀遲子建精品文集,品人生幸福的過往——風雨總是那麼燦爛

《燈祭》講述了父親為自己做年燈的往事,同齡人幾乎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小時候拎著一個用玻璃罐頭瓶子做成的小燭燈,走東家進西家,是件十分有情趣的事。

沒有月亮的除夕裡,這盞燈就是月亮了。

每每轉回家時,蠟燭燒得只剩下一汪油。父親會笑吟吟地問:“把那些光全折騰沒了吧?”我說:“全給丟在路上了。剩下最亮的光趕緊提回家來。”

那汪蠟燭油上斜著一束蓬勃芬芳的光,的確是亮麗至極。將死的光芒總是燦爛奪目的。

父親去世的當年,我們沒有點燈。別人家的院子燈火輝煌,我們家卻黑漆漆的。我坐在暗處想:點燈的時候父親還不回來,看來他是迷路了。我多想提著父親送我的燈上路上接他回來啊。爸爸,回家的路這麼難找啊!

給祖宗的墳上送燈是我們都曾經做過的事,包含了很多對逝去親人的思念在其中。

好的句子是文章的靈魂,能夠產生觸動心靈的效果

讀遲子建精品文集,品人生幸福的過往——風雨總是那麼燦爛

遲子建的文章裡有很多精彩的句子,讀了令人心動。比如在《暮色中的炊煙》裡寫道:

炊煙是房屋升起的雲朵,是劈柴化成的幽魂

;在講述串門子女人如何觀察別人家有沒有吃過晚飯時寫到:

炊煙無形中充當了密探的角色;

在描述“老毛子”跳舞時寫到:

我那時把她愛跳舞歸結為她擁有一雙自由的腳,並不知道一雙腳的靈魂其實是在心上。

在《看花的姿態》結尾處遲子建是這樣總結的:

我們這一代人傳統文化的根基淺,缺乏琴棋書畫的浸染,對西方文化的認識也不夠深刻,為什麼我們可以寫出好看的作品卻難寫出有大品格的作品?我想是因為我們的文化底蘊還不足,境界還不夠深遠所致的,我們看花,是用眼睛;而他們(白先勇、鄭愁予等臺灣作家)看花,用的風和日麗寂寞、滄桑的心。

讀遲子建精品文集,品人生幸福的過往——風雨總是那麼燦爛

好的作品讀來總會令人產生心靈上的碰撞,讓人找到一種被吸引被感動的釋放感來,引導人們產生奮發向上的激情和感動,這就是文學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