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簡史3:這次徹底搞明白—紅茶

編輯:中域教育法正

紅茶類名茶圖譜

茶簡史3:這次徹底搞明白—紅茶

(1)正山小種。正山小種紅茶是最古老的一種紅茶,是世界紅茶的鼻祖,又稱拉普山小種。18世紀後期,正山小種首創於福建省崇安縣(1989年崇安撤縣設市,更名為武夷山市)桐木地區。歷史上該茶以星村為集散地,故又稱星村小種。茶葉是用松針或松柴熏製而成,有著非常濃烈的香味。桐木紅茶外形條索肥實,色澤烏潤,泡水後湯色紅濃,香氣高長帶松煙香,滋味醇厚,帶有桂圓湯味,加入牛奶則茶香味不減,形成糖漿狀奶茶,更為絢麗。其成品茶外形緊結勻整,色澤鐵青帶褐,較油潤,有天然花香,香不強烈,細而含蓄,味醇厚甘爽,喉韻明顯,湯色橙黃清亮,葉底欠勻淨,與其他茶拼配,能提高味感。

茶簡史3:這次徹底搞明白—紅茶

(2)祁門紅茶。中國歷史名茶,世界三大高香紅茶之一,簡稱祁紅,產於安徽省祁門、東至、貴池、石臺、及江西的浮樑一帶。祁門紅茶高香美譽,香名遠播,美稱“群芳最”、“紅茶皇后”。祁紅外形條索緊細勻整,鋒苗秀麗,色澤烏潤(俗稱“寶光”);內質清芳並帶有蜜糖香味,上品茶更蘊含著蘭花香(俗稱“祁門香”),馥郁持久;湯色紅豔明亮,滋味甘鮮醇厚,葉紅亮。

茶簡史3:這次徹底搞明白—紅茶

(3)金絲螺紅。屬滇紅茶,產於雲南省南部與西南部的臨滄、保山、鳳慶、西雙版納、德宏等地,滇紅製作採用優良的雲南大葉種茶樹鮮葉。其外形蜷曲成螺,身骨重實,色澤調勻,沖泡後湯色紅鮮明亮,金圈突出,香氣鮮爽,滋味濃強,富有刺激性;葉底鮮亮,加牛奶仍有較強茶味,呈棕色、粉紅或薑黃鮮亮,以濃、強、鮮為其特色。

茶簡史3:這次徹底搞明白—紅茶

(4)英德紅茶。20世紀50年代由廣東英德茶場始製成功,歷史雖不長,卻已揚名四海。成品具有外形重實、色澤烏潤、茶色紅豔、香氣濃郁、口感極好等特點而倍受品茶人士的青睞。

茶簡史3:這次徹底搞明白—紅茶

(5)九曲紅梅。九曲紅梅簡稱“九曲紅”,產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周浦鄉的湖埠、上堡、大嶺、張餘、馮家、靈山、社井、仁橋、上陽、下陽一帶,尤以湖埠大塢山所產品質最佳。外形條索細若髮絲,彎曲細緊如銀鉤,抓起來互相勾掛呈環狀,披滿金色的絨毛;色澤烏潤,滋味濃郁,香氣芬馥;湯色鮮亮,葉底紅豔成朵。

茶簡史3:這次徹底搞明白—紅茶

(6)海南紅茶。海南紅茶是海南省大葉種植的,主要分佈在五指山和尖峰嶺一帶。海南紅茶成品茶品質優良,外形條索粗壯緊實,色澤烏黑油潤,內質湯色紅亮,香氣高而持久,滋味濃強鮮爽並富有刺激性,葉底紅勻,新增牛奶後色紅味活。

紅茶的養生作用

紅茶為全發酵茶,其中含有的多酚類物質在酶的催化和氧化下形成茶黃素和茶紅素等。紅茶滋味甜醇、濃厚,香氣甜香(蜜糖香)。紅茶性溫熱,暖胃,散寒除溼,具有和胃、健胃之功效,可驅寒暖身。

紅茶對脾胃虛弱、胃病患者較為適宜。紅茶還具有養肝、護肝的作用,紅茶糖水可治療肝炎。多酚類的氧化產物具有明顯的抗凝和促纖溶作用,可防止血栓的形成,具有保護心血管的功能。

紅茶的重要品質成分是茶黃素、茶紅素等化合物,它們不是鮮葉中原有的,而是在加工過程中形成,即由茶多酚氧化聚合而形成的氧化產物——茶黃素(TFs)、茶紅素(TRs)和茶褐素(TBs)。

茶黃素是一類複合物,具有苯駢卓酚酮結構的物質,目前已發現並鑑定的茶黃素種類共有28種,其中主要有四種:茶黃素(TF或TF1)、茶黃素-3-沒食子酸酯(TF-3-G或TF2A)、茶黃素-3′-沒食子酸酯(TF-3′-G或TF2B)和茶黃素-3,3′-雙沒食子酸酯(TFDG或TF3)。

茶紅素形成的可能途徑大致包括簡單兒茶素或酯型兒茶素的酶性氧化,或茶黃素進一步氧化聚合,是紅茶中含量最多的多酚類氧化產物,佔紅茶幹物重的5%~11%,佔紅茶水浸出物的30%~60%。其色棕紅,是紅茶茶湯中紅物質的主要成分,收斂性、刺激性弱於茶黃素。

茶黃素能顯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顯著清除人體內的自由基,阻止自由基對機體的損傷,預防和治療心血管疾病、高脂血症、脂代謝紊亂、腦梗死等疾病,改善微迴圈及血流變等,還有良好的抗氧化及抗腫瘤作用,在有些方面甚至優於兒茶素類。

茶黃素對腫瘤擴散和轉移具有抑制作用;對炎症反應和免疫調控過程也具有重要作用;可吸附和降解在吸菸過程中產生的有害化合物,減輕吸菸對人體健康的危害;茶黃素及其沒食子酸酯對逆轉錄病毒(HIV-I)的逆轉錄酶以及各種細胞的DNA和RNA聚合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