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醬、八大餷...跟我們一起去天津漢沽過一個漁鹽味兒的年!

(央視財經《消費主張》)

對於天津,不少人先想到的可能是麻花、狗不理包子,還有煎餅果子。但是,廣袤的渤海灣水面孕育了數千年獨特的海鹽文化,也創造了一種極具地方特色的年味美食——八大餷。

天津漢沽古稱小鹽河,這裡依薊運河傍渤海灣,從漢代開始就置灶煮鹽,是中國最早的海鹽生產地,至今已經有千餘年曆史。

蝦醬、八大餷...跟我們一起去天津漢沽過一個漁鹽味兒的年!

飛鑔隊表演

在過去,漁民出海打漁都是多艘漁船一起下網,趕上了海里有魚再一起收網。那時候可沒有手機和對講機,要是遇到海里來了魚群,在船上靠喊是不能讓旁邊船聽到的,於是就想出了一個主意。

蝦醬、八大餷...跟我們一起去天津漢沽過一個漁鹽味兒的年!

李瑞林 民俗專家:過去的漁民在海上作業是協同作業,聯絡靠鑼、鼓、鑔,逐漸形成了一種謀生方式。

擊鼓為令,打鑔傳音,就這樣漁民們自創了一套海上的聯絡方式。後來沿海漁民們將音樂、舞蹈和武術元素融合進打鑔,逐漸形成了有節奏,有規律的飛鑔表演。伴隨著鼓點兒,表演者動作大開大合,非常帶勁。

蝦醬、八大餷...跟我們一起去天津漢沽過一個漁鹽味兒的年!

每逢春節到來的時候,漁民們滿懷敬天、敬地、敬大海的情感,手持飛鑔,用狂放不羈的表演形式盡情的慶祝豐收,感謝這一年來出海的平平安安和對美好生活的喜悅心情。

蝦醬、八大餷...跟我們一起去天津漢沽過一個漁鹽味兒的年!

李瑞林 民俗專家:過年的時候,他們表演就沿著街道,走了這條街,走那條街,你就是嘴裡含著餃子,吃著飯也得放下,跑出去,跟著兄弟們,大人們,跑出去看飛鑔去。

海鯰魚燉大蘿蔔

海鯰魚燉大蘿蔔,這道菜可是當地人過年都要吃的。海鯰魚頭特別大,眼睛小小的眯起來,沒有鱗,全身都裹著一層厚厚的黏液。它的肉質十分軟滑,蛋白質含量非常高。在當地,生了孩子的婦女大都會食用海鯰魚湯來催乳,腸胃不好的人也可以吃海鯰魚肉來養胃。

蝦醬、八大餷...跟我們一起去天津漢沽過一個漁鹽味兒的年!

蝦醬、八大餷...跟我們一起去天津漢沽過一個漁鹽味兒的年!

李永昌告訴記者,對於這鯰魚的“鯰”,他們這裡有個特殊的寫法,“鯰”字要寫成“年”。

蝦醬、八大餷...跟我們一起去天津漢沽過一個漁鹽味兒的年!

李永昌:鯰魚應該是一個魚字邊,一個紀念的念,鯰魚,但在我們地區寫這個字,一般都寫過年的年,為什麼用這個字呢?有個典故。

民間相傳,海鯰魚身為水中生物,自以為體型特殊生長快,不服龍王爺的管轄。它狂妄自大地聲稱,一年長一尺,十年長一丈,不久就可超過龍王。龍王聽了後勃然大怒,下令讓海鯰魚一年一死。由此,在這裡海鯰魚生命週期通常不超一年,於是再也難見身長超過一尺的海鯰魚了。

蝦醬、八大餷...跟我們一起去天津漢沽過一個漁鹽味兒的年!

海鯰魚頭大,身子長,刺少,吃起來方便。它的味道特別鮮美筋道,幾百年來都是沿海居民年夜飯餐桌上的佳餚。

拾搗海鯰魚,不需要動刀,第一步先去腮。

李永昌:鰓和腸子都連著,順勢一擠,腸子就出來了,所以這個魚的特點就是不破肚。

把處理好的鯰魚切斷,去尾後裝盤待用。接下來是另一個主角——大蘿蔔。

李永昌:海鯰魚燉蘿蔔,咱們選用紅蘿蔔,咱們當地有講究,現在不是冬季嘛,“冬吃蘿蔔夏吃薑,賽過神醫良藥方”。

蝦醬、八大餷...跟我們一起去天津漢沽過一個漁鹽味兒的年!

做這道菜講究熱鍋涼油,待油溫升高後下蔥、姜、蒜,煸炒香味兒,然後下鯰魚,蓋上鍋蓋燜。待魚肉變白,蛋白質析出後加調味湯汁和鹽,再熬煮一會兒,等魚肉五成熟的時候放入大蘿蔔。

從細滑的鯰魚裡冒出來的熱氣,帶有大海里的味道,漫延迂迴,縈繞鼻端。甜甜鹹鹹的湯汁在小火慢熱下沸騰冒泡兒,令人垂涎欲滴。

蝦醬、八大餷...跟我們一起去天津漢沽過一個漁鹽味兒的年!

蝦醬

蝦醬是濱海新區常用的調味料,它是用大蝦頭、蝦身或麻線,一種極微小的蝦,碾碎後加入鹽,經發酵磨成粘稠狀的醬製品。味道腥、鹹,還帶有鹹鴨蛋的油香味兒。

蝦醬、八大餷...跟我們一起去天津漢沽過一個漁鹽味兒的年!

幾百年以來,蝦醬的做法雖然大體相同,可是蝦醬製成後的味道卻大不相同,其中最關鍵的環節就在於晾曬、衝缸以及攪拌發酵的火候是否到位,這些都需要蝦醬師傅長期的經驗積累。

蝦醬、八大餷...跟我們一起去天津漢沽過一個漁鹽味兒的年!

王有柱,在渤海邊的漁家長大,從少年時就跟著家裡人做蝦醬,一轉眼已經做了幾十年,王師傅告訴我們,蝦頭醬一定要用這種帶油的新鮮蝦頭,把蝦頭放到案板上用刀剁碎,放進發酵用的罐子裡。

蝦醬、八大餷...跟我們一起去天津漢沽過一個漁鹽味兒的年!

特別要提醒的是,製作蝦醬是不能放加碘鹽的,因為蝦醬本身碘含量就高,如果再用加碘鹽,不但容易使蝦醬變質,還會對人的健康產生影響。

王師傅把蝦醬罐子裝滿後,就需要蓋上蓋子封存起來,等到來年夏季再拿出來曬,高溫會使它快速發酵,經過一個夏天后就可以食用了。

在王師傅工作的地方擺放著六、七十口醬缸,這些都是去年製作的麻線醬,今年過年剛好用來食用。為了讓蝦醬能達到“頂風鮮三里,順風香滿莊”的鮮香程度,王師傅需要每天來這裡搗醬缸。

蝦醬、八大餷...跟我們一起去天津漢沽過一個漁鹽味兒的年!

搗醬缸,當地人稱之為懟缸,是用木質的耙子沉到缸底,把蝦醬裡邊的沼氣和異味帶出來,每天早晚各一次。這樣可以避免蝦醬底部變質,也能使蝦醬充分發酵。

蝦醬、八大餷...跟我們一起去天津漢沽過一個漁鹽味兒的年!

王師傅告訴我們,蝦醬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氨基酸,吃飯的時候就著蝦醬可以增進食慾,每一百斤蝦醬還可以過濾出十斤蝦油,他們本地人尤其喜歡用蝦油炒菜拌飯吃。

蝦醬、八大餷...跟我們一起去天津漢沽過一個漁鹽味兒的年!

八大餷

一過臘八,漢沽八大餷傳承人張長河老人就叫來自己徒弟李永昌,一起去逛海鮮市場選購食材,準備過年做一桌豐盛的宴席。

春節就要到了,居住在漢沽的人們開始購買海鮮,製作年夜飯菜餚。而年夜飯的餐桌上,具有地方特色的鹹鮮美食那是必不可少的。

蝦醬、八大餷...跟我們一起去天津漢沽過一個漁鹽味兒的年!

天津漢沽自古以來就是盛產海鹽的地方,隨手可得的海鹽成了漢沽人飲食文化的一部分。

“餷”就是熬跟煮的意思,最早在漢沽沿海漁村形成,是當地漁民為生存所發明的,烹飪河海兩鮮的一種獨特技法。那麼,這八大餷又是什麼呢?

張長河說,所謂“八大餷”,其實並不是嚴格的八道菜,而是一種總稱,主要選用河、海出產的魚、蝦、八帶、海螺、毛蚶、麻線、螞餮、墨斗等8種水產品,採取“三不一洗”的粗加工方法,即不熗鍋、不去鱗、不剖腹、洗魚鰓,以保持食物的原有鮮香,使它肉香骨酥、鹹香可口,成品由頭到尾,嘗腹吃腸,連魚骨都可食用,所以深受人們喜愛。

蝦醬、八大餷...跟我們一起去天津漢沽過一個漁鹽味兒的年!

張長河說,“八大餷”中的“八”只是形容種類豐富的意思。本地可以用來餷的食材非常多,因此“八大餷”所餷的並不侷限於八種食材。但是,比較普遍的還是會有餷墨斗、餷白蝦、餷螞餮這些品類。

蝦醬、八大餷...跟我們一起去天津漢沽過一個漁鹽味兒的年!

張長河先要製作餷墨斗和餷白蝦。墨斗選用帶籽的特別好吃,魚籽本來就很鮮,加上滷味湯汁後味道會變的更濃。張長河介紹, 餷好的食物晾涼後可以長期儲存,口味也更濃厚。

蝦醬、八大餷...跟我們一起去天津漢沽過一個漁鹽味兒的年!

這種看起來有點嚇人的蟲子是螞餮,有人認為它就是沙蠶,生在淺海泥裡,靠吃泥裡的微生物活著,雖然外表不是很討人喜歡,但它卻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蝦醬、八大餷...跟我們一起去天津漢沽過一個漁鹽味兒的年!

螞餮的性情溫和,包容性強,與哪種調料搭配在味道上都會很謙讓,所以為了保留它的原汁原味,人們往往只用鹽來調它的鮮香。

餷過的螞餮極入味兒,鹹鹹的滷汁充盈滿口,齒頰生香。嚼一嚼,純淨的海的鹹鮮伴著它柔滑的肉質,和舌尖親密地融合在一起,那滋味真讓人一輩子都忘不了。

蝦醬、八大餷...跟我們一起去天津漢沽過一個漁鹽味兒的年!

做完八大餷,張長河開始指導老伴兒捏冠頂蒸餃。澄面是一種無筋的麵粉,澄面遇熱柔軟,可塑性強,遇冷變硬,具有彈性,煮熟後有嚼勁,在南方經常吃的蝦餃和腸粉就是用這種麵粉製作的。

現在張長河要做的冠頂蒸餃是一種傳統點心,內含三鮮蝦仁。它的外形是三角形,邊緣帶有花式捏褶,蒸熟後餃子晶瑩剔透特別好看。

蝦醬、八大餷...跟我們一起去天津漢沽過一個漁鹽味兒的年!

北方人講究大年三十晚上吃餃子,張長河家也不例外,今天家裡孩子都回來了,張長河跟老伴特意買了韭菜、蝦仁、雞蛋和木耳,教孩子們包餃子。

大家一起合作,做出的菜可真不少。瞧,三鮮豆漿雞蛋羹、餷蚶子、拌海蜇、餷螞餮、魚頭泡飯……這個夜晚,每個人心中滿滿的都是快樂和幸福,充滿著對來年的美好期盼。

蝦醬、八大餷...跟我們一起去天津漢沽過一個漁鹽味兒的年!

天津漢沽人過年習俗:

天津漢沽、塘沽等地區構成了現在的濱海新區,這裡的人們愛吃海貨是出了名的,漢沽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借錢吃海貨,不算不會過”。意思就是說,為了吃海貨,即使借錢欠債也沒人笑話你不會過日子。雖然是一句戲言,卻也反映了吃海貨在當地人心中的地位。

這個年如果您想在天津過,我們推薦您可以出了天津城區一路往東,前往漢沽、塘沽這些臨近海邊的地方,品嚐一下當地海貨。八大餷、蝦醬、海鯰魚燉大蘿蔔,還有白菜蚶子蒸餃,感受一下上千年的海鹽風俗文化,千萬不要錯過!

(本文編輯:田羽菲)

轉載請註明央視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