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南山第1隱士” 隱居30多年, 天天清水白菜, 現親人已不認識他

看到標題上的“終南山”,是不是有很多人想到了最近“鍾南山”,筆者第一時間就聯想到了哈哈,但是實際上這兩者並沒有關係。

隱士大家知道是什麼嗎?那時的隱士跟現在的隱士還是有點區別的。

隱士這個詞可以說出於道家,道家和儒家大家肯定都知道。儒家主張人們的學習方式是“學”,他們學習了很多的方式方法,他們信奉學習就是為了做官,才能治理天下。因此儒家學也被歷代皇帝認同。

他們的“入世”與道家的“出世”則不同,儒家的入世是指參與世俗的活動;而道家的出世則是參與大道,參與修行,要做到心空,心空才能修仙。

所以很多信奉道家的都選擇了做隱士,但是隱士也不是那麼容易的。隱士的標準有兩個,一是必須擁有大智慧,二是要自願不進入官場才想修心。

“終南山第1隱士” 隱居30多年, 天天清水白菜, 現親人已不認識他

滿足這兩個才可以成為隱士,在終南山上相傳有5000多名隱士在,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裡面的“但侯大師”,他被人稱為終南山的第一隱士。

“終南山第1隱士” 隱居30多年, 天天清水白菜, 現親人已不認識他

他信奉道教,在終南山上進行修心,遠離紅塵。他每天的額日常就是清晨起來打坐,然後就讀書,讀的是《道德經》,應該也是道家的書籍,或許是他在這方面的天賦很高,每次讀時都會有新的體會。

他生活在一個小破屋裡,裡面沒什麼燈光,點燈都需要靠蠟燭,每天也不吃什麼大魚大肉,就喝清水,吃的就幾根青菜。每天重複這種生活,重複了30多年。換成我們平常人,早就受不了,所以他還是挺厲害的。

“終南山第1隱士” 隱居30多年, 天天清水白菜, 現親人已不認識他

他的家人也會偶爾去探望他,但是在過了那麼久,早就認不出來原先的樣子了。

有人說道家就是看破紅塵,無慾無求,這位隱士就做到了。但也有人說他拋棄自己的父母跑去做隱士,沒有做到贍養自己的父母反而還讓父母擔心,這種行為就是自私自利。

筆者對這些觀點都不做評價,讀者們覺得呢?你們覺得所謂隱士,是無慾無求還是自私自利呢?歡迎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