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拓人,不要以為精通收併購就能安全地“活著”

後臺一位老鐵,希望明哥寫一下投拓類的文章,今天就滿足這位老鐵的要求。投拓是一個外行人看起來很牛批,但在內行人看來很苦逼的崗位。如果只是苦逼也就算了,投拓如今還是房企內卷最嚴重的崗位之一。

投拓兩個字,拆分開來:

一個是投,也就是投資,需要掌握房地產開發全流程的知識。包括但不侷限:財務、法務、營銷、開發、設計、成本、運營等各個條線的知識框架及邏輯。除了物業服務以外,投資基本上要了解所有的房地產開發過程中的知識。

另一個是拓,也就是需要拓展人脈,拓展專案資訊和資源,儘可能收集齊全的政策、規劃、市場等資料資料。

一個合格的投拓,投和拓都得具備,門檻非常高,而且培養起來很花時間和成本。這也就決定了投拓這個崗位的起始工資必然很高,甚至可以跟設計崗位的工資一較高下。想想也很容易理解:

一個人,需要掌握房地產開發階段這麼多的知識儲備和技能,除了努力刻苦之外,更多的是需要天賦。

投拓人,不要以為精通收併購就能安全地“活著”

投資拓展的興起

投拓這個崗位,興起於2016年,崛起於2017年。那個時候,正值此輪市場最瘋狂的時候,全國各地的熱點城市地價飛漲,地王一天一變。在當時,如果能夠控制地價,能夠拿到便宜的地,對於房企來說,就具備彎道超車的能力。

投拓人,不要以為精通收併購就能安全地“活著”

▲像這類公開尋地找地的海報,2017、2018年經常在地產人的微信朋友圈內亂飛。

那個時候,應該是收併購的最佳機會,也是投拓最有價值的時候。當時的投拓最重要的價值就是收併購。簡單來說,投拓就是為收併購而生的崗位。在沒有收併購之前,房企是不需要投拓的,最多隻需要投資。從2017年開始,依靠收併購彎道超車的房企增多,像融創、恆大、福晟、陽光城等房企,當年都是業內知名的收併購明星房企。

規模、業績、土儲透過收併購顯著增加。收併購是當時房企規模快速彎道超車的途經之一。行業標杆的成功,刺激了一大批的房企跟風學習,每家房企都開始組建投資拓展部等組織架構。

投拓人,不要以為精通收併購就能安全地“活著”

▲早期的投資部,就像一個小型的地產城市公司,基本上什麼部門都在投資部內有獨立的條線,專為投資拿地服務。

當時的投資拓展,需求量猛增,並且主要是方向是土地專案收集類的投資,這類崗位就出現了市場空窗期,當年會投資技術的,普遍沒有土地資訊資源,有土地資訊資源的,往往沒有收併購的基礎知識。這段空窗期造成了,市場上的投資拓展人員被分為了三大流派:

投拓人,不要以為精通收併購就能安全地“活著”

▲投資拓展當年被分為了資源流、技術流、綜合流三種流派,其中最稀缺的就是既有資源,又熟悉收併購業務的綜合流。

有需求並且市場上供不應求,當年各家房企都在擴充自己的投拓人員,有些房企的人力為了完成指標,不斷放低門檻,導致了投資拓展人員當年的能力普遍參差不齊。

在那個年代,只要稍微懂一點收併購的知識,再多跳幾次槽,工資翻倍,職位翻番是大機率的事情。在那個投資拓展瘋狂的年代,整個投拓人才市場的注水率奇高。

投拓人,不要以為精通收併購就能安全地“活著”

收併購業務的核心是談判和稅籌

做收併購業務的基礎,就得先了解收購公司的要求和條件,至少《公司法》得熟悉,股東、註冊資本、資本公積、資產、債務、董監高等專業名詞,至少得知道是啥意思。

這些名詞的基礎,只是為了在談判時增加自己的籌碼。除了基本的商務法律知識,剩下的就是財務類的知識,主要還是稅務如何籌劃,包括土增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印花稅、契稅等等。

投拓人,不要以為精通收併購就能安全地“活著”

▲合理稅務籌劃和偷稅漏稅往往就是一線距離,掌握好這個度其實很重要。

最常見的問題就是收購時的溢價如何處理。如何進行稅務籌劃,這是收併購業務知識裡的核心知識點。雖然不一定得精通,畢竟專業的事情,房企裡還會配備有專業的財務進行核算。但是必須知道邏輯原理,投拓假如不知道這些業務基礎知識,在接下來的談判階段,會被土地方懟得話都說不出,還價都不好還。

只有掌握稅籌知識,知道如何進行稅費最佳化之後,才能做出詳細測算,得到測算結果後才能進行交易對價的談判。

假如一個投資拓展,不能理解基礎的投資業務知識,在接下來的談判中,將沒有任何話語權,往往會被土地方牽著鼻子走。

有人可能會問,公司裡不是有更專業的財務和法務嗎,這些專業條線知識交給專業的人不是更穩妥嗎?話是這麼說沒錯,但是財務、法務通常很少會參與談判,也就是說,當年大多數的財務、法務是不會談判技巧的,把希望寄託在他們身上,往往也就意味著,談判直接談崩了,地也就不可能拿到了。

所以,投拓人掌握基礎財務知識,並不是來搶財務、法務飯碗的,而是在談判中能夠增加自己談判成功優勢的。很多投拓在切入財務板塊後,會陷入稅籌的奧妙中無法自拔,以為自己是註冊會計師了。

但是結果是,毫無用處。投拓掌握稅籌等基本知識,就是為了談判和內部溝通協調各部門的時候運用的。

投拓人,不要以為精通收併購就能安全地“活著”

投資拓展的沒落

那波投資拓展崗位大熱的行情,隨著2018年下半年開始,國家政策強力調控,樓市急劇降溫而開始萎縮。

表面上看,是市場行情變化,導致各大房企的戰略收縮,不再拿地了。不拿地的房企,投拓沒有了存在的必要和價值,裁員潮必然而來。當年那波裁員潮,首先被砍掉的就是所謂的“資源流”投拓。因為房企不拿地,資源就算個屁!

從更深層次看,主要是房企經過兩年急速發展收併購業務,市場上的收併購專案已經不多了,還飄在市場上的專案,都是被人選了又選,挑了又挑,仍然不要的專案。這些專案,就不可能產生太大價值。也有一些不信邪的房企,偏偏要硬拿“網紅專案”,往往最後“死”的非常慘烈。

投拓人,不要以為精通收併購就能安全地“活著”

▲曾經風光無限的世茂,在吞下福晟後,至今都沒能恢復過來。

另一個原因則是,隨著房企內部的變更,組織效能提升,一專多能,勝任多崗位的人才開始湧現。比如財務、法務崗位,精通投資、測算、設計、談判等多線條業務的“多面手”人才開始湧現。這些人才可以完全替代傳統的投資拓展崗位,從而導致了投拓內卷的加劇。

市場上已經沒有多少好專案了,投資拓展人假如有很明顯的短板,等待他們的,往往就是一把鍘刀砍下。

隨著三道紅線及前融等融資方式被封堵,再加上重點城市集中供地的政策,整個房地產對於投拓人才的需求量急劇減少。

所以,投資拓展的沒落不可避免,現在的投資拓展可替代性實在太高了。有的投資拓展,以為自己精通收併購業務,就具備核心競爭力。但是,現在的房企大部分都不願再做收併購了。

精通收併購業務,並不意味著就能安全地“活著”。時代拋棄你的時候,連聲招呼也不會打。

投拓人,不要以為精通收併購就能安全地“活著”

寫在最後

如今,投資拓展人的核心競爭力,來自於城市更新和產業勾地,這是因為目前,這兩塊業務目前還處於空窗期,並且有很強的地域性限制。一旦未來,城市更新和產業勾地更規範,更多的房企進入這個賽道,那麼這兩個業務,也會像投拓一樣內卷。

投拓人,這兩年必須得想清楚自己的優勢和競爭力是什麼,評估過自己的競爭力以後,要麼及時換賽道,要麼就進入城市更新或者產業勾地領域,還能勉強再撐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