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擋車下長坡或陡坡時該如何操作,帶擋滑行下坡會越來越快麼?

自動擋車如何下坡絕對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自動擋的出現、是為了各位車友可以更輕鬆的駕駛車輛,可隨著自動擋普及快二十年來,很多車友似乎連下坡都不會了!怎麼下坡?提前控制好車速下唄,這實際上是一件很隨意的事,什麼制動器過熱、車速越來越快的說法其實並不嚴謹!

為什麼自動擋下坡會變得如此複雜?換句話說究竟是什麼緣由導致很多車友(或沒碰過車的理論人士)對用自動擋車下坡如此的在意?實際上自動擋車下坡並不難、也並不複雜;之所以自動擋車下坡難、頗有些人為製造困難的味道,也就是明明不難、但我們要製造困難,不製造困難、也就沒辦法突出下坡的危險性、也就沒辦法證明L擋的意義!

很多朋友在談及自動擋車下坡時、都會刻意地去描繪出一個特殊的下坡場景,也就是下坡時速度很快、然後頻繁地給剎車、再然後制動熱衰、最後失控,結果車毀人亡;但凡說自動擋車下坡難的、皆是上述的片段,即便咱們不給油、滑行都不行,因為在劇情的描繪中D擋下坡、即便不給油車速也會越來越快(其實不是、或者不全是),總之製造各種困難、來突出L擋(或M模式)的意義!

實際上這種情景假設存在很多漏洞,第一我們沒必要高速下坡、咱們又不是拓海為什麼要在下坡不斷給油再不斷剎車呢?其二乘用車制動沒那麼容易熱衰、偶爾點一下控制下車速不存在熱衰的;其三大部分車D擋、不給油滑行的車速會越來越慢(並非所有車下長坡滑行都會越來越快);所以在坡頂保持合理的車速,比如40千米、車速每到50公里時輕點一下剎車即可,是不是很簡單!

通風盤式制動

過去的乘用車採用的是實心剎車盤、如上圖所示,所以存在散熱的問題、所以頻繁進行制動存在熱衰減的可能;而後來通風制動盤出現了(如下圖所示),盤體雙層設計、兩層之間設計有擾流道,所以當制動盤高速旋轉時、會使得大量空氣高速流通擾流道,同時帶走熱量、這根本就是一套很完美的風冷散熱系統!

當然很多低端(或低配車型)為了降低門檻價格,通風盤制動只用在前輪,而後輪則是用實心盤或轂剎來替代;實際上這並沒有什麼問題,因為車子制動時、重力前移從而導致後輪與地面附著力大幅度降低,所以制動時後輪幫不上什麼忙;當然著並不是說通風盤就不存在熱衰減了(暴力駕駛一樣很容易熱衰),但只是以中低速行駛、偶爾踩腳剎車調整下車速,怎麼踩都不會熱衰、因為熱積累沒有熱發散快!

制動時產生的熱量大小與制動距離、制動力息息相關,車速越快、制動距離越長、制動力越大所產生的熱積累越嚴重;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連續2、3次從100Km-0km所產生的熱量很可能比100次50km-40km所產生的熱量都高,當然這個例子並不精確、但朋友們應該可以明白,制動產生的熱量完全取決於您的減速前車速、以及預期減速後車速,這兩個數值差異越大、產生的熱量越多,反之產生的熱量很少、甚至形成不了熱積累;比如保持40-50km時速下坡,每當車速突破50km點一下剎車、這麼操作幾百次制動也不會導致衰減,所以複雜麼?贏得著L擋?車上若沒有L擋、難不成把車從坡上抱下來麼?

D擋滑行下坡、車速不一定越來越快

很多車友都說自動擋車D擋滑行下坡(不踩油門)、車速越來越快,還有很多車友對這種觀點深信不疑(大多數沒親自嘗試過);鄙人嘗試過幾次,在在本溪、丹東(那裡山道很多)選過一條8、9公里長且坡度很大的長坡,坡頂時車速83km、D擋滑倒坡底時車速下降到57千米,嘗試的車型Q50、5系、奧迪A6、Q5、本田雅閣等,皆是D擋空油門滑行車速越來越慢,而非越來越快;所以自動擋下坡時D擋滑行車速並非越來越快,至少並非所有的車D擋滑行下坡都會越來越快!建議朋友們嘗試下,相信很多駕駛自動擋車的朋友都下過長坡、僅僅是沒留意罷了,要知道只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致於L擋到底有什麼用?可以這麼說幾十年前的自動擋換擋邏輯不行,該升擋時、升不上去,不該升擋時、卻頻繁升擋;所以當時的設計師就給自動擋引入了L、2、3三個可人為干預擋位(如上圖所示),L擋實際上就是1擋罷了,這就是手自一體的雛形,為了在爬坡時有更充足的扭矩、就必須防止變速器的自動升擋,所以產生了L擋、後來也被應用到下坡方面;後來手自一體直接配備了M模式也就淘汰了L擋、所以現在很多車都已經沒有這個L擋了!

寫到這朋友們還覺得自動擋車下長坡很困難麼?其實一點都不難,我們只是正常駕車下坡、而不是高速往下坡衝,完全可以把車速控制在很低的水平;其次通風盤制動沒那麼容易熱衰減;再其次覺得車速快即便不踩剎車鬆開油門也能讓車速下降(不絕對、但大部分車子如此,各位車友可以嘗試下、實踐遠比聽說更重要),所以開自動擋車下坡從來都很容易,保持合理的車速、偶爾點幾下剎車控制下車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