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入秋“第一肉”,滋陰潤燥解暑氣,補而不膩

【來源:廣東省中醫藥局_養生保健】

它是入秋“第一肉”,滋陰潤燥解暑氣,補而不膩

處暑過後,秋天的氣息越來越濃,秋燥也隨之而來,不少人出現了面板幹、口腔幹、鼻腔乾等問題,所以秋季的飲食要注意滋陰生津。

而秋天很多人都會吃一些肉類來“貼秋膘”。豬肉、牛肉、羊肉、雞肉、魚肉。。。。。這麼多肉類,吃哪種最合適?自然是選擇具有滋陰作用的鴨肉了。

一鴨“潤”三秋

如果說秋季有哪些食物可以“趕走”燥邪,鴨子一定是首選食材。在常見的肉類食物中,鴨子是最適合用於初秋滋補的。

鴨也叫舒鳧,《禽經》中說:“鴨鳴呷呷,其名自呼。鳧能高飛,而鴨舒緩不能飛,故曰舒鳧。

中醫認為,鴨肉味甘、鹹,性寒;歸脾、胃、肺、腎經;具有大補虛勞,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的功效。

它是入秋“第一肉”,滋陰潤燥解暑氣,補而不膩

《本草綱目》中記載鴨肉能:補虛除客熱,和臟腑,利水道,療小兒驚病;解丹毒,止熱痢;頭生瘡腫,和蔥、豉煮汁飲之,去卒然煩熱。《食療本草》謂:鴨肉能“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

清代名醫王孟英也在《隨息居飲食譜》中說鴨肉:“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養胃生津。”

現代營養學認為,鴨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磷、鐵、煙酸和維生素B1、B2。有研究表明,鴨肉中的脂肪不同於黃油或者豬油,其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接近理想值,化學成分近似於橄欖油,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凡體內有熱的人,以及體質虛弱、食慾不振、潮熱汗出、大便乾燥、心煩失眠或水腫的人,秋季多吃鴨肉,對身體大有裨益。因此,民間素來有“老鴨勝補藥”的說法。

秋天適合吃鴨肉,該怎麼吃呢?

它是入秋“第一肉”,滋陰潤燥解暑氣,補而不膩

說起吃鴨,想必大家腦海中都浮現出了各種美味的鴨餚,北京烤鴨、廣東燒鴨、薑母鴨、八寶鴨、鹽水鴨……可謂是百鴨爭豔。相比於油膩的烤鴨和燒鴨,鹽水鴨更值得推薦。

鹽水鴨是南京的一道著名美食,《白門食譜》中就記載:“金陵八月時期,鹽水鴨最著名,人人以為肉內有桂花香也。”經過燜煮的鹽水鴨,保持了豐富的汁水,鮮香細嫩,通體瑩潤,具體做法如下:

鹽水鴨

它是入秋“第一肉”,滋陰潤燥解暑氣,補而不膩

材料:

光鴨2000g,食鹽15g,醋15g,蔥結15g,姜20g,八角2g,花椒2g。

做法:

① 光鴨斬去小翅和腳爪,在右翅窩下開一小口,取出內臟、氣管、食管,放入清水中浸泡,去除血汙;

② 鴨子洗淨瀝乾水,用精鹽、花椒醃製1小時,再放入食鹽水中浸泡1~2小時,取出洗淨;

③ 鍋中加水,放入鴨子和醋、蔥結、姜塊、八角,大火燒開,加蓋燜燒20分鐘後翻面,再燜燒20分鐘至鴨肉硬酥時取出,晾溫後切塊裝盤即可。

除了做成鹽水鴨,鴨肉也是用來煲湯的好材料,最近的天氣比較乾燥,煲一碗滋陰潤燥的沙參玉竹老鴨湯就再適合不過了。

沙參玉竹老鴨湯

材料:

沙參15g,玉竹10g,老鴨1只,生薑2片,陳皮3g,食鹽適量。

做法:

① 所有材料洗淨,老鴨宰殺後,去毛和內臟,洗淨切塊;

② 老鴨與沙參、玉竹、生薑、陳皮一起放入砂鍋中,加入清水2000ml(約8碗量),大火煮沸後,改小火煲1。5小時,放入食鹽調味即可。

其中,沙參具有滋陰清肺、養胃生津的功效,而玉竹可以養陰潤燥。沙參與玉竹同煮,可以大大增強滋補養陰作用。如果出現乾咳、鼻咽乾燥、心煩口渴等跡象,喝這碗湯就十分合適了。

山藥鴨肉湯

它是入秋“第一肉”,滋陰潤燥解暑氣,補而不膩

材料:

鴨1只、山藥2根、食鹽5克、料酒2勺、水適量。

做法:

①處理乾淨的老鴨剁成小塊,用熱水焯至血汙浮沫出,瀝乾水分,用熱水沖洗乾淨,瀝乾水分。

②山藥去皮,切滾刀塊,置入清水中待用。

③鴨肉入砂鍋,新增沒過食材的熱水,新增蔥和姜。

④煮開後,用勺子撇清表面的浮沫和雜質,新增料酒轉小火,蓋蓋,慢燉。

⑤燉至筷子可以順利穿過鴨肉,新增山藥,煮開後,用鹽調味,繼續煮至山藥熟透,關火即可。

功效:

鴨肉性涼,能滋陰養肺、止咳化痰;山藥能益肺健脾養胃,兩種食材同吃,是秋季進補的上佳組合。

苡仁酥鴨粥

它是入秋“第一肉”,滋陰潤燥解暑氣,補而不膩

材料:

滷鴨子200g,粳米100g,薏苡仁30g,去心蓮子、芡實、白扁豆、水髮香菇各20g,白胡椒粉、鹽各適量。

做法:

①將滷鴨子斬成塊,下入熱油中炸酥,瀝乾油備用。

②薏苡仁、去心蓮子、芡實、白扁豆一起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煮30分鐘。

③香菇切成片放入鍋中,倒入粳米,續煮30分鐘至粥成,加入白胡椒粉和鹽調味。

④將粥盛入碗中,放入炸好的鴨塊即可食用。

功效:

此粥取材豐富,全部都是健脾食材,搭配在一起,可以起到補脾健胃、益氣養陰的功效,對脾虛、腎虛等均有調養作用,是中老年人及體虛者的補益良方。適合脾虛嘔逆、洩瀉、水腫、食少乏力、倦怠神疲者,以及脾虛兼有腎陰虧損、心煩失眠、骨蒸勞熱、遺精、赤白帶下者食用。四季皆宜食用。注意食積、氣滯者不宜多吃。

五味鴨

材料:

鴨肉1斤,白糖50克,生薑、小蔥、白酒、米酒、米醋、白砂糖、生抽、花生油適量。

做法:

鴨肉灼水,放入油鍋中與生薑、小蔥一起炒香。倒入等量米酒、米醋、生抽,各約3瓷勺,再加入白砂糖。倒入適量清水,以恰好蓋過食材,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燜煮30分鐘即可。

功效:

滋陰潤燥。

陳皮水鴨湯

它是入秋“第一肉”,滋陰潤燥解暑氣,補而不膩

材料:

陳皮2個,生薑2塊,青頭鴨1只,豬肉200克。(可供5至6人食用)注:這裡1個陳皮,是指一個陳皮果陳化後的果皮,常見為三瓣。

做法:

陳皮、生薑洗淨備用。水鴨、豬肉過開水去血腥。將備料全部放入鍋中加清水,大火燒開,小火慢燉1。5小時,肉爛調鹽即食。

功效:

青頭鴨又稱花頭鴨,肉質少泥羶味,味道較清淡,性寒、味甘,歸胃、肺、腎經。鴨肉可清熱、排毒、滋陰、補肺、潤燥、養顏,很適合秋冬氣候乾燥時食用。對於陰虛火旺、身體虛弱、食慾不振,大便乾燥、虛弱浮腫等症有較好的作用。

陳皮性味辛溫、微苦,入脾胃、肺經,健脾理氣、燥溼化痰;生薑溫中除肉腥;瘦肉甘平補虛,調湯鮮味。故此湯有健脾補虛、養陰清虛熱的功效。更年期人群有潮熱、口乾、腰痠、胃脘不適症狀,陳皮水鴨湯也適用。

這些食材,和鴨肉一起燉煮,也很美味

01土豆

它是入秋“第一肉”,滋陰潤燥解暑氣,補而不膩

土豆和鴨肉共同燉至軟爛時,不僅口感細膩,而且味道鮮美。這是因為,土豆口感軟糯,並且富含穀氨酸鹽,鴨肉含有豐富的氨基酸,脂肪含量也相對較高,在燉煮過程中,它們相互作用,會產生更鮮美的味道。

02酸菜

它是入秋“第一肉”,滋陰潤燥解暑氣,補而不膩

酸菜經發酵而成,含有有益健康的有機酸——乳酸和醋酸,能夠起到開胃的效果,並抑制腸道中致病菌生長,利於腸道健康。而且酸菜的酸湯有提鮮之效,與本就鮮味十足的鴨肉湯相搭配,滋味更加突出。

03冬瓜

它是入秋“第一肉”,滋陰潤燥解暑氣,補而不膩

中醫典籍《神農本草經》中記載,冬瓜能清肺熱化痰,除煩止渴。鴨肉油脂多,冬瓜熱量低,兩者葷素搭配,能起到去油解膩效果,適合控制體重人群及高血壓患者。

小貼士

鴨肉雖好,卻也並非人人皆宜。首先,感冒患者不宜食用鴨肉,可能會加重病情;其次,慢性腸炎者要少吃,吃了可能使腸炎病情加重;腹痛、腹瀉、腰痛、痛經等症狀的人群,也最好少吃鴨肉。■

【來源:本文內容綜合自許尤佳育兒堂、廣東省中醫院、江門市五邑中醫院、中國中醫藥報等微信公眾號】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