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天朝宮殿面積之大,超出你的想象!十多年還沒最後竣工

洪秀全天朝宮殿面積之大,超出你的想象!十多年還沒最後竣工

1853年3月,太平軍由武昌順江而下,勢如破竹,19日攻克了清王朝的東南重鎮江寧(南京),並定都於此,更名為天京。洪秀全進城後,初駐蹕藩司衙門(今瞻園),4月遷入修葺後的清廷兩江總督衙署,並同時在周邊大興土木,以擴建成天王府,正式的稱謂是“天朝宮殿”。

洪秀全天朝宮殿面積之大,超出你的想象!十多年還沒最後竣工

天王府的興建,經歷前後兩期工程始竣。第一次剛建不久就遇火災。次年正月,天朝宮殿重新擴建,殿闕巍峨、壯麗無比。

天王府的建築平面,呈一南北向的長方形,“周圍十餘里”;四面數丈高的宮牆蜿蜒環繞,分內外兩重,“外曰太陽城,內曰金龍城”;宮牆之外,開鑿一道寬深二丈的“御溝”(護城壕)。同北京的紫禁城相比,天王府的規模大小,“似乎不在彼之下耳”。據史書記載,大致範圍如下:東沿黃家塘至利濟巷、西臨碑亭巷一線、北到楊吳城壕(今珍珠河)、南抵科巷一帶。面積遠遠超過兩江總督署。

洪秀全天朝宮殿面積之大,超出你的想象!十多年還沒最後竣工

天王府內建築格局亦有多處記載,矛盾之處有不少。現大致描述如下:天王府南部有一巨大廣場,最南端,屹立著一列黃色大照壁,寬逾九十丈,上邊彩繪著龍虎獅象圖案,張掛著天王的若干詔旨。照壁以北,品字式的三座牌坊拔地而聳:正面一座,“全金立匾,上橫書四大字曰‘天堂路通’”,是謂“天朝牌坊”;左右兩座,一書“天子萬年”,一書“太平一統”,朱漆棟柱,遙相呼應。牌坊之側,又豎著“文武下馬牌”,這是太平天國官員來到天王府前必得下馬的地點。

在這個宮前大廣場的中央,還建有數丈高的一座“天父臺”。每年十二月初十洪秀全生日,他都要在此登臺,“禮拜謝天”。屆時,臺上臺下數十面大鑼“齊鳴不已,聲徹滿城”,氣象煞是雄壯。臺的四周,“皆用黃布圍遮臺腳”,並支倚“天橋”(寬達丈餘的扶梯)可上,平素亦不禁百姓登臨,“惟登者必令下跪,以明敬天父之意也”。

洪秀全天朝宮殿面積之大,超出你的想象!十多年還沒最後竣工

步抵廣場北盡頭,跨過橫臥於御溝之上的“五龍橋”,便來到了天王府外城的頭道大門“真神榮光門”前。因為它是天朝宮殿的第一門,故又名“天朝門”、“皇太門”;又因為門首飾有一雙栩栩如生的飛鳳,也稱之為“鳳門”。這鳳門前,昔日刀戟林立,侍衛森嚴,自不必說。那裡,一字擺開了上百對大鑼,天王上朝即“轟擊三通,曉諭全國”。門外還“掛諸黃綢十餘丈”,綢上“硃筆大書,字徑五尺,其文曰‘大小眾臣工,到此止行蹤,有詔方準進,否則雪雲中(即雲中雪,系太平天國“刀”之隱語)。’”

外城二道門的匾額上,則“金漆奪目”地題著:“真神聖天門”。門的兩側有亭翼然,各以黃綠琉璃瓦覆頂,取名“吹鼓亭”

洪秀全天朝宮殿面積之大,超出你的想象!十多年還沒最後竣工

聖天門又是通貫天王府內城的頭道門,所以它也叫“禁門”。踏進聖天門,再穿過修長的雨道和“忠義”牌坊,就到了天朝宮殿的核心所在——“金龍殿”,又稱“榮光大殿”,位置在現在的總統府大堂。其後,依次是“基督殿”、“真神殿”等九進殿宇,第九進殿宇為三層大樓,“頂層繞以闌,闌內建長窗,屋上覆黃瓦,四角懸簷鈴,登眺可及數十里”。洪秀全曾說天朝“自有九重天庭”,或許即是指的這一番殿宇銜疊、深重莫測的佈局罷。

天朝宮殿的最後一部分,是“後林苑”,它與內城的東花園、西花園,一起構成了天王府的遊樂區。這裡奇花異草,臺榭亭閣,既有“塘方十數畝”的水池,又有曲徑通幽的園圃;有臨風攬翠的石舫,更有“金魚活潑,荇藻縱橫”的“玻璃室”以及“天王銷夏處”……。苑內,還蓄養著虎、豹、孔雀、仙鶴之類。據載,有次“一虎逸出”,守苑的女兵們“用長刀群斃之”,洪秀全知悉後,下令將虎皮示眾,“以誇女兵之勇”。

這項工程,是由“素性機巧”的兩名廣西工匠賓福壽和張維昆並肩擔綱,規劃督造;同時,從蘇、徽、鄂一帶招募了大批“匠作兄弟”,日夜趕工而成,許多材料是拆除明故宮而得。

洪秀全天朝宮殿面積之大,超出你的想象!十多年還沒最後竣工

太平天國十多年間戰火不斷,天朝宮殿就是在如此亂局中興建,直到1864年天京被湘軍攻克,仍未最後竣工!(本文摘自《解密總統府》,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NJHFHHH,在旅行中感觸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