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道盡頭是骨科”?專家告訴你腳崴了怎麼辦

人民網北京2月19日電 (記者喬業瓊) 雪上飛馳、冰上共舞雖然美好,但美中不足的是,因運動方式不當、防護不足等原因,一些人出現了運動傷害,“雪道盡頭是骨科”的話題還一度登上熱搜。今年春節以來,湖南省人民醫院骨關節與運動醫學門診就接診了多名踝關節扭傷的患者。

湖南省人民醫院骨關節與運動醫學科主任醫師王靖表示,踝關節扭傷俗稱“崴腳”,踝關節損傷佔所有運動損傷的20%左右,受傷後會出現疼痛、腫脹、無力、不穩等短期或長期的遺留症狀,80%的踝關節損傷者會出現再次損傷。

那麼,崴腳以後應如何正確處置?王靖建議:

1、保護:保護受傷部位,不要讓受傷部位出現導致其受傷的相似動作,造成二次損傷。可用彈力繃帶保持踝關節中立位,有條件的可用護踝支具固定。

2、休息:受傷後應立即停止所有活動尋求幫助,及時就醫。

3、冰敷:給受傷部位降溫,可減少出血及區域性炎症反應,緩解疼痛,抑制腫脹。冰敷宜每次10~20分鐘,每天3次左右,注意不要直接將冰塊敷在患處,可用溼毛巾包裹冰塊,以免凍傷。

4、加壓:使用彈力繃帶包裹受傷踝關節,最好適當加壓,減少出血及腫脹。但應注意避免過度加壓,防止肢體遠端缺血。

5、抬高:傷者平臥,將患肢抬高至心臟水平以上,可增加靜脈和淋巴迴流,減輕腫脹,促進恢復。

王靖提醒,踝關節受傷後,應注意避免以下誤區:

誤區一:馬上脫鞋。腳踝受傷有時看似不嚴重,但可能傷到肌肉、肌腱、韌帶或骨頭。急著脫鞋尤其是比較緊的鞋,可能造成二次損傷。因此,受傷後如果腳踝處淤青、嚴重腫脹、疼痛感劇烈,先不要急著脫鞋,最好第一時間去醫院檢查後處理。

誤區二:多活動就能好。崴腳後,有些人會轉動或者按摩腳踝,以此判斷傷情或促進恢復。殊不知,隨意扭動和按摩,可能使損傷部位症狀加重。

誤區三:塗抹活血藥物。毛細血管破裂後,塗抹紅花油一類的活血藥物可促使血流加快,使腫脹加重。所以,在損傷的急性期(24小時內),如果使用紅花油塗抹揉搓,將加重損傷部位的血液滲出,加重腫脹。

誤區四:貼跌打損傷藥膏。跌打損傷藥膏可讓藥物透過面板迅速滲透,產生活血行氣、舒筋散結的作用。但如果扭傷處已經發生骨折,貼藥膏只能暫時緩解表面症狀,骨折部位不會因此長好,還容易發生錯位,甚至造成骨骼畸形。

誤區五:休息休息就好了。很多人踝關節損傷後,以為休息幾天就好了。沒想到躺了幾天後,患處腫脹、疼痛更加嚴重,到醫院檢查才發現存在骨折、韌帶斷裂等情況。

王靖強調,如果出現腳踝受傷,在進行應急處置後,應儘快到醫院關節或運動醫學專科就診。

點選下方圖片進入【生活寶典】專題,獲取更多精彩科普

↓↓↓

“雪道盡頭是骨科”?專家告訴你腳崴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