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歹也是一代霸主,死得竟是如此窩囊:屍體發臭生蛆,兒子都不管

諸葛亮的《出師表》有這麼一句千古名言: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好歹也是一代霸主,死得竟是如此窩囊:屍體發臭生蛆,兒子都不管

一句話,講出了千古帝王興衰的奧秘。縱觀古今,但凡聖君,必然親賢避奸,桀紂之君,必然親奸避賢。

好歹也是一代霸主,死得竟是如此窩囊:屍體發臭生蛆,兒子都不管

假使這位春秋霸主能夠早日明白這個道理,也不至於,晚年死得那麼悽慘窩囊。

他真的是死得悽慘且毫無尊嚴。被人活活餓死不說,更可悲的是,竟然連個棺槨都沒有,他的屍體就這樣整整在床上停放了六十七天。屍體臭味再不用說了,就連從屍體當中爬出的蛆蟲都已經爬出窗外,這滲人令人窒息的場景,是真實發生的事情。

也許有人會問,他沒兒女嗎?怎麼就不料理老子的身後之事?

他有兒子,有五個。他們忙得根本沒時間管,他們正忙著互相殘殺搶奪王位了。就連後人都看不下去這五個冷血的兒子:停屍不顧,束甲相爭!說的就是這五個沒有人性的兒子。

好歹也是一代霸主,死得竟是如此窩囊:屍體發臭生蛆,兒子都不管

活活餓死,屍體生蛆。作為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怎麼就死得如此窩囊呢?一代霸主怎麼會落得如此下場呢?

故事從頭講起:

這是一段婦孺皆知的故事。公元前686年,齊國國君齊襄公被人殺害了。這齊襄公也不是什麼賢明的君主,而是個荒淫無道之徒。和魯桓公的夫人,也就是自己的妹妹。嚐嚐私通不說,還藉著酒勁殺死了妹夫魯桓公。

好歹也是一代霸主,死得竟是如此窩囊:屍體發臭生蛆,兒子都不管

果然,多行不義必自斃。很快,齊襄公就被自己的堂兄弟公孫無知殺害了。公孫無知便自立為齊國國君。這公孫無知在國君的位置上屁股還未坐熱,就被一個叫雍廩的人殺害了。

真正是禮儀崩壞啊,瓦釜雷鳴。春秋亂世,人心不古。臣弒其君,子弒其父。

然而此時的齊國,國君的位置空了出來。

最有實力的兩個繼承人。一個便是哥哥公子糾,另一個便是弟弟公子小白。經過激烈的角逐,在這場王位爭奪中,公子小白取得最後的勝利。名字雖然有點萌,人卻是個狠角色。小白,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齊桓公。

好歹也是一代霸主,死得竟是如此窩囊:屍體發臭生蛆,兒子都不管

勵精圖治,成就霸業

繼承王位以後的小白,任人唯賢,聽從鮑叔牙的建議,不計前嫌,任用管仲為相。對內進行發展經濟,改革弊制。整頓朝綱,實行軍政合一、兵農合一的政策。齊桓公的勵精圖治換來了齊國的迅速崛起。

好歹也是一代霸主,死得竟是如此窩囊:屍體發臭生蛆,兒子都不管

對外,齊桓公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號。可憐的周天子是滿心的歡喜啊,終於有人記起要尊敬我啊。然而,他高興得太早了。齊桓公的尊王攘夷,只不過是打著正義的大旗,為自己謀福利。更糟糕的是後來的霸主們,都效仿齊桓公,以周天子之名號令天下。

迅速崛起的齊國,首先將矛頭指向了一些小國。第一個就是譚國。小白挺記仇的,因為當年自己流亡在此,譚國對他很不好。

在滅掉譚國以後,齊桓公想了一個一舉兩得且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速成霸主的好辦法——會盟,扯大旗。

公元前681年,齊桓公在北杏舉行會盟,自己以諸侯身份主持了這次會盟,此次會盟,齊桓公的威望在諸侯各國中得到了提升。

好歹也是一代霸主,死得竟是如此窩囊:屍體發臭生蛆,兒子都不管

在北杏會盟後的第二年,宋國公然背叛盟約。怒不可遏的齊桓公決定好好地教訓宋國,在出兵討伐宋國之前,他做了一件在他看來極其正確的事。派人帶著豐厚的禮品去拜訪了周天子,並且控訴了宋國的罪行,恰好此時的周天子,早就想借齊桓公的力量樹威立信。於是,周天子給了齊桓公正義的大旗。當齊桓公扛著周天子的大旗出現在宋國時,宋人一看到周天子的大旗,立馬就跪地投降。

沒人願意做眾矢之的,沒人願意背上和周天子作對的罪名。儘管周室衰微,但天下諸侯合起來,不好對付啊。齊桓公覺得這一招簡直太管用了,不費一兵一卒,還威力巨大。自此以後,只要對付不聽話的諸侯國,他一定拿上自己的兩大法寶,會盟和尊王。

還別說,效果真的好,就連當時強大的楚國,也是被這兩大齊桓公的法寶收拾得服服帖帖的。傲慢的楚國趕緊恢復了向周天子納貢,並表示以後自己本本分分地做人做事。

好歹也是一代霸主,死得竟是如此窩囊:屍體發臭生蛆,兒子都不管

人生巔峰,葵丘會盟。公元前651年,意氣奮發的齊桓公在葵秋舉行了規模空前的會盟,更令齊桓公感到驕傲的是,這次會盟,周天子派人給他送來了祭祀的太牢珍貴的弓箭和車子。這是至高無上的榮譽啊。看到坐下的各諸侯國君,周天子的代表,情緒激昂的齊桓公對著上天喊出了自己的口號:要聽話,聽我的話。

好歹也是一代霸主,死得竟是如此窩囊:屍體發臭生蛆,兒子都不管

至此,春秋時期的第一位霸主宣告誕生,史稱齊桓公。齊桓公能夠成就如此之霸業,除了自身的勵精圖治,就是他善於察言納諫,聽從建議。任人唯賢,遠離奸佞。天下賢才,皆歸桓公。

然而,霸業已成的齊桓公,卻在執政後期。尤其是自管仲去世以後,徹底淪為昏君。望著病重的管仲,齊桓公問道:“你走了之後,誰可以接替你做我的丞相了?易牙怎麼樣?”

管仲說:“不可,殺子事君,簡直不是人。”

齊桓公又問:“豎刁如何?”

管仲說:“不行,為了侍奉國君,居然親手自宮”

齊桓公最後再問:“開方這人如何?”

管仲回答:“背棄親人來事君,沒有人情味,不可。”

這三個人,為了討好君主,真正是無所不用其極的奸佞。

好歹也是一代霸主,死得竟是如此窩囊:屍體發臭生蛆,兒子都不管

尤其是做得一手好菜的易牙,就是那個被稱為廚神的易牙。更會討桓公的歡心。有一天,吃飽的桓公說道:“這天底下的美食我都吃過了,不知道人肉味道如何?”

桓公的隨口一說,別有用心的易牙卻記下了。回到家中,他竟然將自己年僅四歲的兒子給燉了。端給了齊桓公,齊桓公覺得美味極了,問道:“這是什麼肉,這麼好吃?”

易牙含著眼淚,回到:“這是我兒的肉。”

聽到易牙的回答,齊桓公感動得稀里嘩啦,感慨到:這人對我,可真是忠心啊。

管仲一死,齊桓公立刻將他的忠言警告拋之腦後,這三個狠人全部得到了桓公的信任和重用,至此,齊國的禍亂就來了,桓公的好日子就來了。

好歹也是一代霸主,死得竟是如此窩囊:屍體發臭生蛆,兒子都不管

晚年昏庸的齊桓公,寵幸奸佞,以至於他的兒子們捲入了嚴重的內鬥之中。自己卻被矇在鼓裡。為了控制朝政,切斷齊桓公與外界的一切聯絡。易牙將齊桓公囚禁在深宮之中,他將城牆高築,完全封鎖了城中的一切訊息。

飢困交加的齊桓公實在餓得受不了了,想找到實物。宮女這才告訴了桓公真相,宮中斷糧已有數日了,現在一切事物均由易牙掌控。聽聞此言,飢困交加的齊桓公才想起了管仲對他的忠告。然而,一切悔之晚矣。

幾天之後,這個令諸侯們膽寒的齊桓公便被活活餓死在了深宮之中,一代霸主,至此隕落。想當年,葵丘會盟,天子來賀,諸侯聽命,普天之下,唯獨桓公。晚年寵信奸佞,死的何其窩囊,一塊饅頭也不曾討來。就連他死了之後,五個兒子也是顧不得管他,忙著爭鬥奪位。以至於暴屍在床整整六十七天,屍體發臭都沒人入殮。一代霸主,落得如此悽慘下場,實在令人唏噓不已。

好歹也是一代霸主,死得竟是如此窩囊:屍體發臭生蛆,兒子都不管

正如管仲所言,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親人兒子和自己都不愛惜,這樣的人,對別人又怎麼會真心呢。易牙,豎刁,開方此等奸佞小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獲得桓公的信任,真正是不計代價的竭力討好。然而小人一得志,他們的險惡用心很快就暴露出來。

桓公,不聽勸阻,只看到奸佞小人的假忠心,聽到他們阿諛奉承的甜言蜜語,卻看不透他們心中藏著的陰謀詭計。

好歹也是一代霸主,死得竟是如此窩囊:屍體發臭生蛆,兒子都不管

千百年來,歷史的滾滾洪流,都映證了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這句話的正確性,但是,後來的帝王們又有幾個真正銘記,還不是重蹈歷史的覆轍。

歷史的價值正在於此,正如唐太宗李世民所言:“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也講出了我們無論做人還是做事,都要善於吸取經驗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