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遊兩萬公里只為求取仙丹,始皇帝的沙丘之劫,秦帝國的衰敗之路

眾所周知,秦始皇嬴政是擊滅六國、一統天下,立下不世之功的千古一帝。

可以說,此時的嬴政天不怕地不怕,不怕人,更不怕鬼,唯獨懼怕的就是死亡。因此,

“長生不老”

對於他來說,就是最大的追求。

據傳,長生不老的仙丹和萬歲不死的仙人,就在虛無縹緲的遙遠海上。於是,四處巡遊,希望可以遇上那些真人異士賜給他不死的仙藥,便成為了始皇帝生命中最大的樂趣。

秦始皇五次巡遊兩萬公里,只為求取仙丹

《史記·秦始皇本紀》

記載,有關嬴政稱帝后,其在位的近12年中,共有五次大的巡遊活動,分別是——

第一次:

始皇27年

(公元前220年)——

西北邊疆

第二次:

始皇28年

(公元前219年)——

山東郡縣

第三次:

始皇29年

(公元前218年)——

山東沿海

第四次:

始皇32年

(公元前215年)——

北部邊疆

第五次:

始皇37年

(公元前211年)——

南下雲夢

巡遊兩萬公里只為求取仙丹,始皇帝的沙丘之劫,秦帝國的衰敗之路

事實上,始皇帝第一次巡遊的目的還是非常簡單,也非常明顯的,主要就是巡視自己的西北邊疆,

懷揣著政治目的

,而不是為了求仙問道。

始皇帝第二次巡遊則是去了泰山,而他到泰山的目的卻並不是與儒生們一起去拜孔子,而是和儒生們一起討論

“泰山封禪”

的事情。

始皇29年,嬴政的第三次巡遊可謂是有驚無險。當時,始皇帝巡遊到了陽武縣(今天的河南原陽),便遇上了一個大麻煩:

在陽武縣以南一個名為

“博浪沙”

(當時的韓國地界)的地方,始皇帝便

遭遇了韓國貴族張良的行刺

,所幸有驚無險。

雖說,此次出遊給始皇帝帶來了不小的驚嚇,但他最終還是登上了

芝罘山

(芝罘即之罘)刻石記功。

始皇帝此次出遊的目的很明顯:

海邊、芝罘、琅琊,全部都是尋求仙藥的地方。

當然,他並沒有找到任何的仙藥!

始皇帝的第四次巡遊,則去了

碣石

(今天的河北秦皇島),此處原是六國時期燕國地帶。在這裡,始皇帝見到了燕國的一位方士

盧生

,盧生忽悠秦始皇道:

“亡秦者胡也!”

(所謂“胡”,是六國時期秦國人對匈奴的稱呼)

秦始皇一聽,恍然大悟:原來,對我大秦帝國威脅最大的是匈奴!於是,一氣之下便下令蒙恬率領二十餘萬大軍,北伐匈奴。

始皇帝的第五次巡遊,也是人生中的

最後一次巡遊

,他帶上了丞相李斯、幼子胡亥、中車府令趙高等人,最終

暴斃於沙丘

巡遊兩萬公里只為求取仙丹,始皇帝的沙丘之劫,秦帝國的衰敗之路

根據這些歷史記述可以看出,始皇帝嬴政確實喜歡出遊,其五次出遊加起來的時間近30個月,且大部分時間(最後三次巡遊)都是在燕齊舊地、海濱地帶度過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求仙問道,尋求長生不老的仙藥。

畢竟,古人們沒有科學方面的知識,所以會認為海市蜃樓就是仙人所居。因此,在秦帝國的46個郡裡,始皇帝至少遊遍了38個郡,妥妥的一個旅遊狂人!

秦始皇異常迷信,所到之處大行封禪

直到現在,仍然有不少人將秦始皇與隋煬帝相提並論,認為他們都一樣,為了四處遊玩,大肆浪費民脂民膏。

實際上,

古代的帝王出遊,完全不是像我們表面上看到的那樣因為旅遊愛好,而是內含某種寓意的……

就拿秦始皇來說,他之所以巡遊,一方面是為了政治宣威,而另一方面則是為了聞名宣勢,不單是為了外出遊玩。而這一點,從始皇帝第一次外出巡視邊疆就可以看出來,他的目的就是為了開疆拓土、穩定軍心。

此後,始皇帝開始東巡去往江南之地,則是因為當時的

讖謠

(中國古代政治預言),在讖謠中曾提到過:

東南有天子氣,因東遊以厭之

。(厭即壓,壓者鎮也)

意思是說:自從秦滅六國後,吳楚之地還是存在極強的反抗和不滿情緒,以及很多不穩定因素的,而

“天子氣”

就是說他們以後會造反。因此,始皇帝是藉著巡遊之名去當地巡視政務的。

不過,

始皇帝在那裡也確實做了不少迷信的事情

,比如:

四處挖地脈、改地名,並大量修建具有厭勝氣息的建築物等。

說白了,秦始皇之所以不辭勞苦、迢迢遠行,最主要的目的絕對不是為了吃喝玩樂,而是為了秦帝國的長治久安。

巡遊兩萬公里只為求取仙丹,始皇帝的沙丘之劫,秦帝國的衰敗之路

與此同時,始皇帝又是一個非常迷信的帝王,比如:去

泰山封禪

、到

九嶷山祭祀虞舜

、到

會稽山公祭大禹

等等,每到一個地方都是五迷三道,都要祭祀天川鬼神。

其實,始皇帝的這種迷信並不屬於什麼怪力亂神,主要還是因為五、六百年來,秦國人的宗教傳統早已蘊藏其間了,不光是始皇帝,其他人也都是這樣做的。

因此,如果要說迷信的話,也不能說是秦始皇一個人迷信,而是整個秦帝國,包括從前的秦國,早就存在一脈相承的民間與宗教信仰了。

當然,

對於完成了千古大業的秦始皇來說,他推崇鬼神力量的最大動力,除了祈禱天神庇佑秦帝國以外,最最重要的,還得是他求仙長生的一種期望。

徐福指路蓬萊山,秦始皇親率大軍出海

始皇帝的最後三次巡遊,最大的目的就是求仙問藥。

當時,在燕齊舊地、濱臨渤海的地方,時常都會出現海市蜃樓的自然景觀,因此始皇帝對於那些地方會出神仙、出仙藥一事是深信不疑的。

俗話說:

有需求就有供給

,更何況是皇帝!

因此,在這個方術和丹藥文化傳承非常濃厚的燕齊舊地,一直都活動著不少的方士和術士。

巡遊兩萬公里只為求取仙丹,始皇帝的沙丘之劫,秦帝國的衰敗之路

這些國家級的大騙子,聽說皇帝有這樣的需求,自然是歡欣鼓舞、聞風而動……

所以,在始皇帝巡遊琅琊的時候,齊國的

徐福

等人便迫不及待地上書始皇帝,狂吹海上有三座神山:

蓬萊山

方丈山

瀛州山

以至於後來,在李白、杜甫和蘇東坡的一些詩文中,這三座山還一度成為了

“海上仙山”

“仙外來客”

的代稱。

徐福告訴秦始皇,山上有仙人居住,還有不老仙丹,因此皇上要誠心誠意、齋戒沐浴,然後才能前去尋找。此後,徐福就帶著所謂的童男童女、大部隊,以及供給船,乘坐巨舟去往海上游弋,尋找仙人與仙丹。

不得不說,

一個人一旦迷信於長生不老,他的智商就會歸零!

絕頂聰明的秦始皇,在海上尋仙失敗後,就開始了更為瘋狂的求仙問藥之旅……

始皇帝的第五次巡遊,實際上也是他的

魂斷之旅

當年十一月,秦始皇到達雲夢,隨後又來到九嶷山祭祀虞舜,祭祀結束後便順江而下,途徑丹陽到達了浙江(非浙江省,而是今天的錢塘江),由於河水暴漲,始皇帝一行人被迫轉向,沿著河來到會稽山祭祀大禹,並立石頌德記功。

此後,途經吳地渡過長江,乘大船從海道到達琅琊、芝罘等地。就這樣,始皇帝花費著鉅款,四處尋仙問藥。

突然間,

好幾年沒有音信的徐福出現了……

不得不佩服,徐福的“功力”那是相當的高!

巡遊兩萬公里只為求取仙丹,始皇帝的沙丘之劫,秦帝國的衰敗之路

面對暴虐的始皇帝,“問藥無果”的徐福一臉虔誠,繼續忽悠他:

仙藥馬上就找到了,就在那蓬萊山上,一老者吃後,如今已活了800多歲了!原本,微臣率領船隊即將達到,不料卻在海上遇到大魚,因而阻了去路。皇上乃真龍天子,怕是隻有您能鎮得住那條大魚了……

始皇帝信以為真,隨即下令一眾人馬前往海上尋找大魚,到了芝罘附近,大魚真的出現了,將士們便在海上架起連弩將其射死了一隻。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其實,始皇帝軍隊射殺的大魚,就是幾十年才出現一次的鯨魚群。在古代,古人對其也是有所認識的,當時還有很多人將鯨魚群看作是龍兵過境,正好徐福知道,又正好被始皇帝碰到!

按理說,始皇帝已將大魚射死,仙藥也該有眉目了,可此時的徐福又是一頓忽悠,並再次帶著一大筆經費和浩浩蕩蕩的船隊,出海找藥去了。

秦始皇大悅,遣振男女三千人,資之五穀百工種種而行。徐福得平原廣澤,止王不來。

至此,始皇帝非但沒有起疑心,反而更加深信不疑,認為徐福就是一個大大的忠臣!最終,徐福帶著鉅款和船隊去到了平原廣澤,在那裡自立為王了。

據一些歷史學家考證,流傳很廣的日本“神武天皇”,應該就是徐福。

但是,關於徐福最終的歸屬和下場,在中國國史上是沒有記載的。

巡遊兩萬公里只為求取仙丹,始皇帝的沙丘之劫,秦帝國的衰敗之路

始皇殞命奔波途,趙高矯詔擁胡亥

始皇帝一邊率隊往咸陽返回,一邊等待著徐福的好訊息,可隨著時間越來越久,徐福始終了無音信,始皇帝開始鬱悶了……

一路奔波勞累,加上求藥心切,等隊伍走到平原津的時候,始皇帝病倒了。

始皇病逝,死前召令扶蘇即位,中車府令趙高和丞相李斯等人矯詔以始皇身份賜死扶蘇,扶蘇遂自盡。

隨著病情越發嚴重,秦始皇覺得自己已經進入彌留之際,便立刻下詔,讓遠在邊境正和蒙恬一起防守匈奴的皇長子扶蘇立即返回都城,欲交代後事。

只可惜,蓋有璽印的書信還未發出,始皇帝就病死在了沙丘。

始皇帝嬴政嚥氣後,丞相李斯與皇子胡亥一心想著趕緊將皇帝的遺體護送回咸陽都城,再召回皇長子扶蘇繼位,讓大秦帝國儘快迴歸正軌。

可就在這個關鍵時刻,一個蟄伏已久的小人卻突然間登上了秦帝國曆史的舞臺……

他,就是心懷叵測的中車府令——

趙高

說起趙高,給人的印象大多是影視劇裡猥瑣不已、一臉諂媚、柔膚弱體的樣子。

巡遊兩萬公里只為求取仙丹,始皇帝的沙丘之劫,秦帝國的衰敗之路

非也!

實際上,趙高此人學富五車,不僅是皇子胡亥的老師,更是一個文字學家。當初,始皇帝統一天下文字,其中就有趙高的功勞。

始皇死後,趙高與李斯合謀偽造詔書,逼皇長子扶蘇自殺,立胡亥為帝,並自任郎中令。

趙高開始力勸李斯,想讓這位秦國第一號朝臣加入自己的陣營,與自己聯手做件大事——

廢長立幼

巡遊兩萬公里只為求取仙丹,始皇帝的沙丘之劫,秦帝國的衰敗之路

趙高告訴李斯,以德以功以能來看,李斯都不如現在正和扶蘇一起鎮守邊疆的蒙恬,如果扶蘇做了皇帝,定會將蒙恬當作自己的頭號朝臣。不僅如此,扶蘇此人性情剛毅,怎比得了皇子胡亥那樣文雅。

說白了,趙高的意思就是:

胡亥此人沒有本事,是很好駕馭的!

如果立他為帝,便可將其玩弄於股掌之中,也算是有立天之功了。

從二人的對話中,我們可以發現,趙高的口才是超一流的,而他的情商與智商也都是高人一頭的!

當時的大秦頭號文臣李斯,也是被趙高說得精神恍惚。另一方面,考慮到自己曾經得罪過皇長子扶蘇,李斯也是很怕他回來繼承皇位的。

巡遊兩萬公里只為求取仙丹,始皇帝的沙丘之劫,秦帝國的衰敗之路

於是,在自己的私心雜念和趙高的極力勸說下,李斯喟然長嘆、泫然流涕,默認了此事,從而做出了一個非常錯誤的決斷。

正是因為李斯的這一錯誤決斷,秦二世就從扶蘇變成了胡亥,也使得他和自己的宗族,最終落得個

身死滅族

的下場,同時也給秦帝國造成了一個萬劫不復的悲慘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