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不是正史,為何還如此受推崇?

提到我國的古代史,有的人喜歡漢朝,因為漢代對後世影響深遠,如“漢族”、“漢服”、“漢字”等名字都來自於它。有人喜歡唐朝,因為當時的中國的世界上最為強盛和開放的大國,留下了“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的佳話。

除此之外,重視文治的宋朝、疆域遼闊的元朝、個性鮮明的明朝等時代也都被許多人喜愛。

不只是單獨的朝代,一些特殊的歷史時期也得到了人們的垂青,如百家爭鳴的春秋戰國時代、風雲變幻的五代十國,當然,要說熱度最高的,三國當居魁首。

《三國演義》不是正史,為何還如此受推崇?

人們對三國的喜愛,從小說《三國演義》受喜愛程度的經久不衰就可見一斑。不過,也有人詬病羅貫中所寫的這部小說和歷史有很大差異。

那麼,為什麼有人說《三國演義》和真實的三國有很大的出入?《三國演義》不是正史,它對我們來說有什麼用呢?

首先,《三國演義》和歷史上真正三國的差異確實是存在,且不小的。畢竟作為一部通俗小說,它成書的目的並不是記錄和闡發歷史,所以其中的內容自然並非是完全符合史料的記載。

此外,羅貫中本非史學家,自然沒法做到準確記下三國所有的歷史事件、人物,出現紕漏在所難免。

再加上他為了宣揚仁治的思想而刻意美化了劉備,最終就導致了《三國演義》與史書相去甚遠。

人們說《三國演義》偏離史實,自然是因為其中的內容確實存在許多小說憑空創作的成分。

舉幾個比較典型的例子,人們引以為常識的許多三國故事都來自於羅貫中的虛構。劉備、關羽、張飛在涿州相遇,並在桃花林中結拜為了異姓兄弟。而實際上,劉、關、張確實關係親密,但並沒有結拜過,互相之間更不會互稱“大哥”、“三弟”。

《三國演義》不是正史,為何還如此受推崇?

在《三國演義》中被諸葛亮氣死的東吳名將周瑜,在歷史上以寬宏大量知名。哪怕是老將程普仗著自己資歷深厚多次不服他,他都始終以禮相待,不放在心上。

《三國演義》不是正史,為何還如此受推崇?

小說中,多智近妖的諸葛亮曾創造“火燒新野”、“舌戰群儒”、“草船借箭”、“借東風”、“空城計”、“七擒孟獲”等膾炙人口的故事,但在歷史上,這些全都不見於記載。

對於劉備的勢力,羅貫中極盡美化之能。而對於曹操,他則是當作仇人一樣抹黑,在其筆下,曹操是誤殺故人後將錯就錯,留下“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名句的奸雄。他對皇帝沒有絲毫敬意,對漢朝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不過,曹操在自述平生的《讓縣自明本志令》卻說:“意遂更欲為國家討賊立功,慾望封侯作徵西將軍,然後題墓道言‘漢故徵西將軍曹侯之墓’,此其志也。”

《三國演義》中不忠實歷史的地方可謂數不勝數,而這也難免引來了人們對它的指責。

那麼,既然不是正史,我們是否應該放棄《三國演義》呢,它對我們有著什麼作用?

筆者認為,我們非但不應該單純因為它不夠“真”就否定它,還應該大力支援,讓更多人讀到它。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它確實滿身都是寶。

《三國演義》不是正史,為何還如此受推崇?

如今,許多人見到《三國演義》中的錯誤便要痛斥一遍羅貫中對歷史的“不敬”。可是,正如上文所說的,他本來也不是要寫一部史書。

捫心自問,相信很一大部分人最先接觸三國曆史,都是因為《三國演義》。而那些說它背離歷史的人,大部分其實家裡也並沒有《三國志》。我們不能因為定義不同,就將小說全盤否定。

設想,如果說一個人閒來無事,那麼,他會傾向於選擇盡是史料的史書,還是生動有趣的小說來閱讀呢?答案顯而易見,《三國演義》的成書,讓三國的這段歷史被以更加通俗的語言呈現在了讀者的面前,現在在日本、韓國等地之所以三國曆史十分流行,關羽、諸葛亮無人不曉,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不是正史,為何還如此受推崇?

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從簡到繁的過程,《三國演義》故事精彩,語言簡單,更加適合文言文功底並不深刻,或剛剛入門的歷史愛好者閱讀。

筆者相信,如果不是因為它,如今喜愛三國曆史文化的人並不會有那麼多。畢竟比起一個真實的形象,紅臉的關公、黑臉的張飛、手持羽扇的諸葛亮明顯要更加讓人印象深刻。